脍炙人口什么意思啊
1、心旷神怡[xīnkuàngshényí]
2、脍炙人口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kuàizhìrénkǒu,脍:形声字,从月,会声,本义是指切细切薄的肉。炙是会意字,上面是肉,下面是火,就是用火烤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引证于现代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五:“邹容以无比的热情歌颂了革命,他那犀利沉痛的文章,一时脍炙人口,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成语作复杂式;作谓语、定语。相关近义词有喜闻乐见、爱不释手、交口称誉、妇孺皆知、人人皆知。反义词有平淡无味、鲜为人知。
3、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4、脍:切细切薄的肉、鱼;炙:烤。烤熟的肉。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
5、成语出处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6、脍炙人口释义:
7、脍炙人口
8、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9、成语结构复杂式成语
10、良莠不齐指的是庄稼地里禾苗与杂草一起生长,引伸意思是在一群人里有好人,也有坏人。
11、耳熟能详是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
12、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13、耳熟能详
14、脍炙人口指的是美食非常好吃,引伸意思是一篇文章文笔内容都非常好。
15、脍炙人口,原来是指美味的食品,后来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
16、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17、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18、成语用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9、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20、[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21、脍炙人口[kuàizhìrénkǒu]
22、“脍炙人口”这则成语的脍是细切的肉;炙是烤肉。脍炙人口,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常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23、示例清·陈忱《水浒后传》:“又登海天阁,见万顷银涛,千山削翠,~。”
24、成语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指听得多了
25、耳熟能详意思是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出处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词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脍炙人口意思是。炙,烤肉,美味大家都喜欢吃,比喻人人都赞美和传诵好的诗文或事物。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26、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7、反义词心烦意乱、心如火焚
28、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29、脍炙人口(拼音:kuàizhìrénkǒu)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脍炙人口”的原义是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含褒义
30、[拼音][kuàizhìrénkǒu]
脍炙人口什么意思啊
31、发音xīnkuàngshényí
32、kuàizhìrénkǒu
33、听熟了能说得很清,脍炙人口就是很多人都乐意说
34、近义词赏心悦目、悠然自得
35、ěrshúnéngxiáng
36、成语解释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37、释义旷:开阔,开朗;怡:快乐,愉快。指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38、成语解释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肉菜味道鲜美;使人爱吃。
39、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40、垂涎欲滴,一一个是指想吃某个东西,还有一个是比喻看到好的东西,十分羡慕极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