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又
1、三个又字组字的写法是上面一个又字下面两个又字(即双字),写出来的是叒字。
2、三个又念:叒(ruò)
3、释义:古人发明取友之义,从三又会意,同心同德,彼此可相辅相成之意。
4、原文:日初出东方暘谷,所登榑桑叒木也。
5、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叒木也。象形。凡叒之属皆从叒。,籒文。而灼
6、【唐韵】而灼切,音若。榑桑,叒木。【说文】日初出东方暘谷,所登榑桑叒木也。【徐曰】叒亦木名。东方自然之神木。又【精薀[yùn]】叒,顺也,道相似也。古人发明取友之义,从三又会意,同心同德,而後可相与辅翼也。桑字从此,象众手之形,非取其义。【正譌】二又为友,三又为叒,所助者多,故为顺也。会意。
7、《说文解字》
8、出处:2012年12月17日晚间,日本朝日新闻中文网微博又发布了一条微博,“我们又双叒叕要换首相了。”这句话的关键在“又”字,四个汉字拆开就是10个“又”字,反映日本频繁换首相。
9、可以组词:叒叕
10、【卷六】【叒部】叒
11、释义:太阳刚从东方旸谷,所登叒榑桑木的。
12、本义:一对。
13、出自:东汉许慎《说文》。
14、拼音:ruò
15、拼音:yòu
16、释义:古同“若”(a.顺;b.指“若木”);
17、又双叒叕[yòushuāngruòzhuó],释义:表示某事物变化更替相当频繁。造句:我们又双叒叕要换首相了。
18、又双叒叕是网络语言,新词的诞生更多的是靠约定俗成,大家共同认可,它就有生命力,《现代汉语词典》要收录的也就是这一部分新词。网络语言的发展将来也会有这样的一个趋势:即一部分像“大哥大”一样自生自灭;另外一部分将从网上走下来,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
19、原文: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20、本意是手,多指右手,引申义是重复。
21、这是汉语知识中汉字生僻字的问题,在汉字的发展演变中,有一些字已经与其他字通用,原字就成了生僻字,三个又字组成叒字,同若字,叒字是一个三叠字,现在已很少使用。
22、三个又的拼写:叒ruò。
23、两个又念双,也就说,一个又加一个又念双,比如,吃饭用筷子,一根筷子没法吃饭,就再加一根,再加一根,就是两根,那么两根就成了一双。.三个又,念汉,比如天汉了,汉的时候,就是需要水,所以在又前边加上三点,就念汉,意思是庄稼需要水啦!
24、叒,读音:ruò字义:古同“若”(a.顺;b.指“若木”)。古人发明取友之义,从三又会意,同心同德,彼此可相辅相成之意。叒是古代神话中的树木名称《说文解字·叒部》:叒,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叒木也。
25、出自:清·林觉民《与妻书》。
26、“叒”,该字未收录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属于生僻字,普通话读音为ruò,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叒”的基本含义为古同“若”。
27、字源演变
28、叒,读音【ruò】
29、释义:厅旁有个房间,为我与你对居住的地方。
30、叒是一个汉字,读音为ruò,部首为又,古同“若”,a.顺;b.指“若木”。古人发明取友之义,从三又会意,同心同德,彼此可相辅相成之意。
三个又
31、可以查到。
32、【子集下】【又字部】叒·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4
33、“叒”,初见于商朝甲骨文中,会意字。“叒”是“若”的省变。“若”本义是顺从,答应,承诺。《说文》称:“若,择菜也。”与古字形不合。甲骨文和金文均象一人跪举双手理顺头发的样子,会意为顺畅、顺从的顺。金文下加一口字,表示用口答应,如同现在说“好,好吧”。也可会意按照发话人的口令去做,仍是顺从义。小篆把头发和上举的双手变成草字头和“又”(又在古文字中是一只右手的形状),下加口,虽仍表示顺从应答,但已经失去原形。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叒”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34、释义:环翁(袁可以立儿子袁枢)使你,既然擅长气势磅礴,又富有收藏。
35、叒木:《山海经》中树名。造句:在南海,黑水和清水之间,有种树名叫叒木。
36、答,一个又念又,雨个又念双,三个又念汉,因为又本来就是在一的前蹄下,又来一个,或又来一遍,所以念又,唉,又来一个,又念一遍,。
37、“又双叒叕”读音:yòushuāngruòzhuó。意思是:强调某频繁发生的事件再一次发生。
38、三个“又”即叒,念作ruò。四个“又”即叕,叕是多音字,有四个读音,分别是:zhuó、yǐ、lì、jué。
39、原文:环翁(袁可立子袁枢)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
40、叒古同“若”,指“若木”。古人发明取友之义,从三又会意,同心同德,彼此可相辅相成之意。叕念zhuó时有两个意思:
41、出自:明王时敏《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
42、拼音:shuāng
43、短,不足:“圣人之思脩,愚人之思~。”叕念yǐ时的意思是:张网的样子。叕念lì时有两个意思:1.止2.系。叕念jué时的意思是: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