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烟雨浙江潮全诗词赏析
1、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2、第二重:人得到后满足,或许会有现象和想象不一的失望,种种思绪让人们失去了欣赏山水的初心,这就是第二种境界。
3、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4、庐山烟雨浙江潮的意思是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5、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6、庐山烟雨浙江潮是苏轼的七言绝句,全文是:
7、“庐山烟雨浙江潮”是完全自然的客观的“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水”,就是一个纯自然的存在,于“我”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一个远方的风景,等着我去游览。这时的“庐山烟雨浙江潮”其实就相当于我们每个人少年青年时代那高高悬在前面的人生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们挥洒着汗水,忍受着痛苦,一路之上,留下了千般的遗憾和万般的不舍,只是为了心中的“庐山烟雨浙江潮”。在理想没有实现之时,我们就像这首诗的第二句所说的“未到千般恨不消”,所有已或多或少实现了自己年青时的理想的人,回想过去,大概都能深切理解这种“千般恨不悄”。
8、繁体版全诗
9、廬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无事,廬山烟雨浙江潮。
10、这是苏东坡人生最后一首诗,未见时千般想见,见到了也就是这样。
11、终于亲眼看到庐山、浙江的景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12、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并无惊奇,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13、译文: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并无惊奇,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14、这句诗出自于:北宋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
15、第一重: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时,山就是山,水不过就是水,这是第一境。
16、这“三般见解”,指得是禅悟的三个阶段,也即是入禅的三种境界。东坡此诗,颇有此意。
17、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18、第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其三,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19、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都值得去观赏。无缘去一饱眼福则会遗憾终身。
20、这首诗颇富禅意,一般都把它当作禅宗的悟道诗,全诗展示出人生追求真理的三个历程。
21、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由《五灯会元》卷17所载青原惟信禅诗的一段著名语录演化而成。语录的原句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22、“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的意思是: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23、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可说不少,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很特别,极具禅味。
24、原文庐山烟雨浙江潮苏轼
25、从诗的命意看,可以看出诗人对庐山的风景和钱塘江潮慕名已久,常萦于梦寐。似乎如果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究竟是旷世稀有还是平淡无奇,也不过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驱动。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不再那么激烈澎湃,不过是风幡不动心妄动。
26、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27、苏轼未写过“庐州烟雨”,在其《观潮》中有“庐山烟雨”。《观潮》原文:
28、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见千般恨未消。
29、最后一境,是返璞归真。在经历了人生种种,看淡执念后,再以纯净的初心去看待这山山水水,心中再无杂念时,这山水又回到了它们本来的面目。
30、浙江潮:指钱塘江潮汐。恨:遗憾。
庐山烟雨浙江潮全诗词赏析
31、庐山烟雨浙江潮
32、就苏轼的庐山诗而言,他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别开生面;他写的西湖诗“波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也独步古今。前者哲理趣味极浓,说明如陷在里面跳不出来,就常被现象迷惑而看不到客观事物的真相。后者观察景物敏锐而深刻,譬如恰到好处。《观潮》一诗,也是继于以往人生体验,看清自己心随境转、杂念丛生的冲动之后的淡雅,不随着冲动妄念走。
33、作品原文: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34、“庐山烟雨浙江潮”,是理想的目标,每个追求者都为之魂萦梦绕,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一睹为快。如该诗写到的,庐山的烟雨和浙江的潮水,未曾到过见过,便觉得心中有千万种的遗憾,没办法消除,一旦有一天去过看过,也就觉得没什么新奇,那烟雨依旧是庐山的烟雨,潮水依旧是浙江的潮水。没见过以前总是充满着向往和期盼,然后就想方设法地去追求和实现,一旦亲眼所见,身临其境,得到和拥有了之后,反倒觉得很平常。
35、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元丰三年(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36、[宋代]苏轼
37、白话译文
38、这句诗源于苏轼临终前写给儿子偈子,听说小儿子将去任中山府通判写下了这首《庐山烟雨》,那就应该在1101年所写。
39、《庐山烟雨浙江潮》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写庐山的烟雨和浙江的潮水,未曾到过见过,便觉得心中有千万种的遗憾,没办法消除,一旦有一天去过看过,也就觉得没什么新奇。没见过以前总是充满着向往和期盼,然后就想方设法地去追求和实现,一旦亲眼所见,身临其境,得到和拥有了之后,反倒觉得很平常。这首诗颇富禅意,全诗展示出人生追求真理的三个历程。
40、宋代蘇東坡
41、《庐山烟雨浙江潮》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由妄念躁动之中恍然超越、豁然达观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淤泥生红莲。
42、原诗如下:
43、作品赏析:
44、对此,世俗的感叹是:“不过如此!”而禅意的态度却截然相反。禅者会发出由衷的赞叹:“正是如此!”凡夫总是把极乐世界想象成远在十万八千里之外,并且即使到了极乐世界,也感觉不到乐趣存在。对于他们,日常的生活、熟悉的地方、得到了的东西就没有美妙可言。占有一物便失去一物的刺激,如此永远陷于无聊——痛苦――无聊的恶性循环中,精神的流浪从不停止。而已经解脱了的悟者,虽然与凡夫生活的空间原来是同一个,却能将日常的生活、熟悉的景致化为极乐世界,对拥有的东西倍加珍惜,将理想落成于现实,从不沉溺于海市蜃楼的幻想。如此,穿衣吃饭,行止语默,无不感受到真实、鲜活的生命之存在。
45、原诗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