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非句子网:专注分享好词好句
位置: 欧非句子网 / 句子精选 / 文章内容

苏轼诗词大全100首隶书优选27句

2024-06-09 投稿作者:つ西红柿炒鸡蛋。 点击:62

苏轼诗词大全100首隶书

1、与欧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这一特点,在其行书等作品中,有突出体现。大部分的行书书法家,要么端正,要么纵逸,在苏轼以前,除隶书、魏碑外,极少有人结构扁平。其特点有:取横向之势,这就要求在处理的时候,从字形上讲横画较长,竖画较短,撇捺较长。从用笔上讲,凡是纵向用笔一般起笔、收笔较重,藏锋较多,看起来笔画虽短,但短粗有力,字形稳重,端庄,字字丰润;凡是横向用笔一般露锋较多,与其他笔画承接转合,连带游缠,潇洒、流丽,丰富多彩。

2、与谁同坐轩,也就是我们习惯称之为“扇亭”的小建筑,面向别有洞天的月洞门,静立水畔,极为雅致,有说不出的风韵。与清风明月同坐,多有诗情画意,但是也能感觉到文人内心深处的清高与孤独。

3、与谁同坐轩隶书对联:

4、妩媚天真。

5、用笔丰腴,用墨肥润。

6、简析:此为状景抒情联。江山、花柳,含情脉脉,期待着人们尽情观赏,此联节自唐杜甫《后游》诗,云:“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野润烟光薄,沙喧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这里作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江山、花柳

7、作者:款署:“凤生姚孟起”。姚孟起,字凤生,一字凤笙,清吴县(今江苏苏州)贡生,以书名。正书宗欧阳询,隶书略仿陈鸿寿,兼治印,偶作画,古拙如金农。

8、扇亭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拙政园西部旧名“补园”,为张履谦购得,悉心重建后所命名。张履谦因经营盐场而发家,但是祖先是制扇起家的,建一扇亭,以示不忘祖先之业。此外张履谦母亲的娘家是苏州的制扇世家,所以她的母亲也擅长于制扇,并且一生珍藏了百余扇。这个扇亭也是为母亲而建,见扇亭如见母亲。张履谦后代也多爱扇成癖,所以后人对这个扇亭尤其偏爱。看来这个小小的扇亭是张氏家族的象征,也是母爱的象征了。

9、江山如有待

10、左突右撞。

11、结字扁平,错落有致。

12、按:轩依水而筑,构作扇形,其内桌、凳、窗、门,皆为扇形,小巧精雅,别具一格。

13、作者:款署“媛叟书于吴门”。媛叟即清何绍基号。

14、译意:美好的江山正等待着人们再度登临,花柳无私地呈现出它的色彩风姿。

15、简析:轩选址优越,依水而筑,构作扇形,小巧精雅。轩额取意宋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词:“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原词反映了苏轼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他优游林泉,流连山水,希求超脱。故孤芳自赏,只与明月清风为伍,表现出孤高的气质。和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中所说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心怀异曲同工。“与谁同坐”,一句反问,拨动了游客的心琴,使之与山水共响。人们要去捕捉,去聆听清风明月下的天籁之音,去咀嚼醇美的诗意,去眺望举目入画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周瘦鹃先生曾赋《苏州好·调寄望江南》一词,写出了超逸的韵致:“轩宇玲珑如展扇,与谁同坐有知音。于此可横琴。”

16、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如《武昌西山诗帖》中的“但见落日低黄埃”一句,一大一小,错落有致。有时是几个字重,几个字轻,轻重搭配,同样给人很强的韵律感。如《答钱穆父诗帖》中“借君妙语写春容,自顾风琴不成弄”一句。“借君”二字重,“妙”字轻;“语写春”三字重,“容自”两字轻;“顾风”两字重,“琴不成”三字轻,“弄”字又转重。

17、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用笔丰腴是其书法技法的主要特点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横细竖粗,东坡的书法一般横画较细,特别是长横画,求其筋骨而少肉;竖画用笔基本上都铺毫较多,比较肥重,这样整体看来,就形成了横向空间较密,纵向空间较疏朗得视觉效果。二是撇肥捺厚,左右舒展。撇画中,短撇较为厚实,长撇要么起笔较重,要么收笔较重,笔速较缓,尤其是撇和捺在担任主笔的单体字里,尤其明显。三是转折自然,不留痕迹。东坡的字转折用笔,一般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用笔圆润,切锋极少,毫无绝壁林立,斧凿刀砍的生硬感;二是擅用藏锋,转折用笔大都深藏于笔画中,不露痕迹。三是用墨黑厚。东坡的字首先黑,据说常用宿墨,漆黑发亮,赵孟頫就评价苏轼的书法如“黑熊当道,森然可怖”;东坡的用墨还黑厚,纵观东坡各帖,极少有飞白和枯笔出现,注墨较多,酣畅淋漓。

18、来到西花园内,池内有一石幢。池对面是与谁同坐轩,因形状象一把打开的折扇,所以也叫扇亭,后面是浮翠阁。

19、拙政园精致的建筑不胜枚举,我独爱扇亭。每次去扇亭,我都会和朋友说,这是绝佳的框景。人站到扇亭后面去,墙上一个空的扇框,人的笑脸正好作扇面,头顶是姚孟起的篆书匾额“与谁同坐轩”,古朴苍劲,两侧是木刻楹联“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整个拍下来,是一幅图。一幅古典建筑与现代游客构成的完美图画,画中巧含苏轼的词和杜甫的诗。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主人的建筑构思的巧妙。

20、等自然景物以人的思想情感,极富人情味。联语唤起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召唤人们去尽情地捕捉自然美,欣赏自然美,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陶冶。

21、花柳更无私

22、这是指东坡在书写时的章法上,字势横向布局,要么取左势,要么取右势,来回变化,跌宕起伏,好比猛虎跳涧,抑或羚羊蹬踏,左右相戏,东西乱窜,错落有致精彩异常。这在其《李太白仙诗卷》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此作品字势横向,左右从一开始取势变化明显,比如第一句“朝披梦泽云”,“朝”字左顾,“披”字右盼,“梦”字又复左顾,“泽”字复右盼,至此卷的后半段,这种趋向变化更是夸张明显,加上连带牵丝、浓淡、欹侧、大小变化,绝妙无比。宋金著名诗人施宜生谓:“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

23、轻重有致。

24、苏州园林处处是艺术,处处是文化,值得我们一生细读。

25、拙政园,有“中国园林之母”之称,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典范。拙政园我去过不下百次,最难忘情的是西部的与谁同坐轩。

26、与谁同坐轩

27、黄庭坚在《与景道使君书》中称“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这种娟秀的韵味,让人看起来觉得自然率真甚至天真朴拙,毫无狂怪做作之意。加之丰腴的用墨,扁平的结字,观之犹如视敦厚贤淑之贵妇,望之未觉生疏,反而顿生一股亲近温暖之意。这种特点,是与其深厚的人文修养有关的,也是和宋代书法“尚意”的时代特征相联系的。当时的士大夫文人都把书与画作为表达自己感情的载体,追求自我性情的抒发,而苏轼被视为“尚意”的领袖。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为什么苏轼留下的作品中,以信札和即兴的诗文为主,而极少刻意去抄写前人和他人的诗文。又正因如此,通过他留下的书法,又进一步验证了他所阐述了的书法观,即“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意而已,以其不求售也,故得之自然”。这也是最能体现东坡“我书造意本无法”艺术特色的重要特征。

阅读更多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苏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4 条评论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最新评论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