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秋的意象的教学设计
1、(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7、唐·张九龄
8、下阙:对月怀人
9、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0、能感受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感情。
11、《中秋》(唐)李朴
12、我们看这首诗所用词汇,全都是平常所见,没有什么华丽晦涩的词语,也没有什么用典的地方。但是我们感觉这首诗,还是很有文采的。可见,诗歌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词汇,而是结构和意境。
13、结合里尔克的《豹》来体会文学意象的象征性。“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惫,什么都不能收留,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铁栏杆后边没有宇宙,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仿佛围绕一个中心,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表面看来,这首诗描写了关在笼子中豹子的客观形象,牢固的铁笼,慵懒的脚步,困顿的眼神,这笼中的困兽没有昔日强悍的英姿。
14、《静夜思》
15、《十五夜望月》
16、能有感情地朗诵诗词,并能背诵。
17、唐·李白
18、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1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0、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属四川),有《东坡全集》。
21、而尾联两句,则把颈联的事迹放大,把思念的情绪拓展:“这一天,月华流转,无论身处何地,人们在月光下,哪能不起相思之情呢?”余味悠悠,可以反复咀嚼。
22、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
23、(投影月夜图画和配合的诗词)
24、教学过程:
25、作为一种表意的形象,意象的基本内涵是象征的。即理解一个意象的含义要通过领会其暗示或者指示出来的象征意味,着重把握其概念性内涵。
26、(二)介绍作者:
27、八月中秋,月圆人团圆。上述句子中圆月的文学意象就是象征着合家团圆的内涵。
28、(三)诵读探究:
29、《望月怀远》
30、故乡看到的月亮和边城看到的月亮是同样的,正因为如此,月亮才成为承载相思的载体,成为了思乡文化的意象。
诗词中秋的意象的教学设计
31、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32、《月夜忆舍弟》
33、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
34、南乡子·中秋不见月
3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3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37、我们感受到某种焦灼的情绪和某种绝望而不甘的心情。豹,这一形象引起我们的共鸣,穿梭于现代社会社会中的人们,被自身不断膨胀的物欲和日益庞大的机制组织所控制,像困兽一般,只能无耐地望着那封锁自由的铁笼。
38、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39、理清诗歌脉络。
40、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这首诗基本上都是写景叙事,最后两句则转为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于中秋节的感慨。
41、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42、《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43、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
44、(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4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7、颈联具体写人们在中秋节的思乡想家之情。人在边城,向来是比较孤独的,因而对于中秋节的月分外喜爱,站在高楼望着天边月亮,久久不愿离开。
4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9、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50、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51、(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5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53、潮上水清浑。棹影轻于水底云。去意徘徊无奈泪,衣巾。犹有当时粉黛痕。
54、月亮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意象——团圆的象征,古人总爱对月抒怀,尤其是在中秋这样的节日,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55、《中秋月》: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56、(一)情景导入:
57、上阙:月下饮酒
58、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
59、唐·杜甫
60、海近古城昏。暮角寒沙雁队分。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露冷依前独掩门。
诗词中秋的意象的教学设计
61、《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中秋佳节,作者望月思人,不免孤单寂寞,满腹疑问无人倾诉,乘着酒兴,质问青天——“明月见时有”“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
62、首联用了中秋节常见的“桂花”意象,花香月圆,正是良辰美景清秋时刻。颔联说中秋节一年一度,乃是月亮最美的时候,就算是离开家乡万里之外的人,也能够从月光处得到蕴藉,缓解思乡之苦。
63、所以说,豹这个形象被诗人按照他的表达意图改造和设置成一个笼中的困兽的意象来隐喻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一个形象被按照表达的意图改造和设置,从而使得自身成为特定观念或者意义的象征形象,这是文学意象的象征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