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非句子网:专注分享好词好句
位置: 欧非句子网 / 句子精选 / 文章内容

孟子与荀子思想异同-113句优选

2024-06-09 投稿作者:时间从来不等侯 点击:60

孟子与荀子思想异同

1、要把本性恶的人培养为善人,除了需要个人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之外,还需要有外在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礼”和“法”。荀子认为,古代的圣王利用人性“好利”“疾恶”的特性,发明了礼和法这两种制度,用礼和法来规范人的行为,奖赏善举,惩罚恶行,一步步地导人向善。

2、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采用的决定作用

3、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4、“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5、荀子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继承并深入讨论了儒家“礼”的思想。他说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6、特别强调言行的一致。认为学要落实到行,突出了墨子的实践观念。

7、孟子、荀子人性论的基本差异在于对人性的内涵界定不同。孟子从道德属性和天赋的道德素质出发定义人性,而荀子从自然本能和感官生理需求出发理解人性。孟子把礼义的起源归于心性,荀子认为礼义是后天产生的;孟子把礼义归于自然之天赋,荀子则从社会的角度加以解释。

8、儒家学说最为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人性问题始终是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孔子在这方面涉及相对较少,虽然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说过“天生德于予”的话,包含着德行由天所赋予的意义,但孔子并未明确说过性善。这也给后世的孟子、荀子两位思想家以极大的思想余地与空间。本文重在探讨孟、荀人性观的异同。

9、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10、孟子说:

11、孟子强调发挥先天的道德观,发扬人本性里仁义礼智的开端。孟子认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12、此“大人”即有德有位之人,“无意无必”,从而使“物无不化”,只有圣人方可达此境界,这也是人努力求善、发展本性的最终目标。

13、正如梁启超所说:

14、孔子、孟子、荀子的相同点是“仁”和“民本”思想。但是他们的人性论各异,孔子的人性论是性相近、孟子人性论是性善论、荀子的人性论则是性恶论。

15、荀子对“圣人”做出一些规定,不能屈服于权力利益,不能被群众改变志向,不能被天下事动摇心神,活着的时候和死了以后都是一样。

16、三人的政治思想均为儒家思想,孔子注重礼教,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以仁为本,荀子提倡性恶论。

17、孟子认为,这种为善的可能性,是人与动物的差别,是人的本质属性,也就是人性。人性的具体内容就是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分别是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和智之端。所谓“端”,也就是萌芽,四端并不是现成的善,而是善的起点、根源。

18、当然,孟子也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坏人。孟子认为,坏人的本性也是好的,只是由于在环境的作用下他们的本心陷溺了,走失了,他们不能保持和扩充自己的“四端”,所以变成了坏人。只要他们能找回走失的本心,也可以变成好人。

19、持积极的教育方法,主张“强说人”。认为儒家的“不扣则不鸣”的方法很消极,会错过教育时机。

20、孟子强调人应该不能沉溺于耳目之欲,要有作为道德主体的自觉,寡欲清明,使心不被物欲所累。孟子认为修养内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那么内心即使有迷失的部分,也是很少的;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那么即使有保存的部分,也是很少的。

21、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荀子·性恶》)

22、孟子:最关注民生,老百姓的利益,可以说孟子是最关注民生的先秦思想家,甚至超过了以“兼爱”为思想的墨子.

23、不同点:

24、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不同之处首先,孟子和荀子所处的时代不同。任何思想都是对当时社会的反应,在孟子所处的时代,周朝的奴隶制已经基本不复存在,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商鞅主张改革,推行法治,提倡战争,从而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孟子反对商鞅等人的观点,主张实行改良,施行“仁政”,因此宣扬天赋道德的“性善”论,从而为其“仁政”思想打下理论基础;荀子所处的时代则是战国后期,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已经不能单靠“仁政”来维护其统治,统治者迫切的需要加强法制。

25、“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嫉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26、一、对人性的不同理解造成孟、荀人性观的差异

27、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年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人。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8、孟子反对无尊严地苟活于世,他提倡人的弘大刚毅、坚定不移的气节与情操,崇尚慷慨赴义、勇往无前、死而后已的任道精神。而道德人格的实现与精神生命要比人的自然生命更重要,更值得维护。

29、一、孔子思想:

30、而“性”的第二层含义,即仁义等道德观念才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人与动物有别的根本原因。正所谓:

孟子与荀子思想异同

31、【孔子】有教无类、学思结合、老实、谦虚、时常复习等教育主张。

32、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3、事实上,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包括人在内的很多动物都同时具有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这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可以说,人性中既有善,又有恶。所以不论主张性善还是性恶,都有一定的道理。

34、通过对孟子荀子人性论上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对于人性的认识看似针锋相对、各执一词,但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并且在某种意义上两者的观点互相补充、殊途同归。两者对于人性的认识与逻辑分析的起点不同,但两者都注重个人道德自觉的重要作用,都含有朴素的人文色彩,归根结底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致力于实现天下太平,最终的理想归宿都是达到至善与圣人的境界。

35、战国时期儒家有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与荀子。孟子与荀子同属儒家,却在人性论上截然相反。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那么我们应该听谁的呢?

36、【墨子】:1.墨子十分重视因材施教。

37、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孟子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说:“民为贵”,“君为轻”。他主张实行“仁政”,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放宽刑罚,减轻赋税。但孟子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是一种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

38、这即是对“成圣”目标的深刻表达。

39、荀子认为,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利己的,不论君子还是小人,都好荣恶辱,好利恶害。因此可以说,人的本性是恶的。

40、但是荀子同样无法否认人有为善的可能性,只是他认为那是后天教育的作用。荀子说:

41、在这一点上,孟子和荀子都强调人之善恶品行并非天生注定,人们天生的性相似,不会因人们的地位阶级等而有所不同。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萌生的朴素的人本位思想在儒家学说里的一大体现,也是两位思想家哲学思想里伟大光辉的部分。这不仅体现了孟子、荀子坚持人性平等、圣凡同类的态度,也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人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新的道德自觉。

42、最后,孟子、荀子提出的人性论有着相似的目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殊途同归。

43、扩展资料:

44、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45、思想主张

46、因此最重要的是,将性善论和性恶论结合起来,既要鼓励人向善,又要用制度来禁止人为恶。

47、孟子所谓的“性善”,并不是指每个人都是善良的,而是说每个人都可以为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为善的可能性。

48、孟子和荀子都承认人有两种属性,一种是为善的可能性,一种是为恶的可能性。只是孟子把善作为人的本性,将恶说成是环境的作用。而荀子把恶作为人的本性,把善说成是教育的结果。

49、孟子使人成贤成圣背后的意蕴在于“为万世开太平”,即使统治者行仁政,使被统治者行善、顺从,从而达到“为政”的目的。

50、三、荀子思想:

51、荀子十分强调教师的尊严,以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

52、荀子则强调后天的“化性起伪”,认为人之所以能有善性,是后天学习的结果,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

53、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54、【孟子】 1、人须受教育,近於禽兽。2、教育内容在於明人伦。3、倘不注重教育,则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国家随时都可能会丧亡。

55、荀子(前313-前238)战国后期思想家。名况,赵国人。荀子是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星坠日食,刮风下雨,春生夏长,是自然界的变化,自然界的变化又是有一定规律的。人力能够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这是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它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自然斗争力量的加强。

56、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

57、孔子:更关注贵族,士人以上级别的阶级利益,这是儒家思想有等级的“仁爱”思想的体现,本来儒家的政治主张就是维护贵族阶级利益的.

58、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59、荀子认为,人性的发展就是“化性”和“起伪”的双重过程,从而达至“圣人”之境。《劝学》篇中云:

60、荀子:是比较有争议的,甚至有人认为他是法家思想,所以他的思想比较切合社会实际.荀子有“人性本恶”之说,其实应该是“人性向恶”,两个的差别是,前者是本性是恶,后者说的是有可能向恶

孟子与荀子思想异同

61、孟子主张的人性论是性善论,荀子主张的人性论是性恶论。两者在对什么是人性有不同的解释。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内涵的截然相反的主张。即孟子所指的人性是人的根本特性,其中含有“善”的因素,即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道德性;而荀子所指的人性仅指天赋予人的自然属性,其中只含有“恶”的因素,而人的道德性在于后天的人为培养。

62、孟子举了生活中的例子来论证人性本善,当比如当人突然看到有将要掉入水井中的小孩时都会有恻隐之心,而这份同情心不是因为和小孩的父母认识,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也并非是因为讨厌孩子的哭叫声,因此看来善是人性中天生固有的。这种潜意识里的善只有被认识和发挥程度的不同,并不是不存在的。

6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64、荀子虽然是儒家代表人物,但他教出了两个学生:李斯与韩非子,都是法家人物。

65、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66、【荀子】:1荀子认为教师工作是崇高而伟大的政治职业,只有儒者和君子圣人来承担;教师是以礼义来教化士农工商的职业政治文化工作者。因此,他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67、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死后,其言论被编纂成《论语》一书.)

68、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内在于人的心性之中,是人自然、本然具有的。有些人现实中不善,并不是本性的原因。而如果人能践行并发扬人性中的善,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君子。同时人人都有使自己高贵起来的东西,但这并不是世俗的官爵利禄,而是人自身高贵的道德修养与品质。

69、孟子以为,仁,是人的本心,成圣的首要任务就是“成仁”。孟子将人的人格境界分为四种:有侍奉君主的人、就是侍奉某一君主,就曲意逢迎的人;有安定国家之臣、就是以安定国家为乐的人;有天民、就是他的学说方略能通达于天下时,便去实行的人;有大人、那是端正了自己,万事万物也随之端正了的人。

70、孟子的思想,被明朝的思想家王阳明继承了,发展出了彪炳千古的阳明心学。

71、都是儒家思想,提现了根本“仁爱”思想,共同表现形式“礼乐制度”.

72、同时,孟子提出“养气”的概念,认为人应该自觉地养心、养气,注重内在善性在生命中的全幅实现。孟子认为是人真正高贵起来的不是爵禄地位,而是高贵的节操与仁义礼智的道德。

73、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人的善端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孟子认为凡是同类的事物,它的性质和表现是相同的。人作为一个类,他的趋向表现也应该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人类之心应该普遍地具有仁义礼智的追求。圣人只是把人类所同具的仁义之心率先觉悟并践行而已。

74、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75、“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76、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

77、二、孟、荀人性论的相似之处

78、荀子①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②继承并深入讨论了儒家“礼”的思想.他说,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79、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仁义礼智等品德要在人的后天形成。荀子认为人如果顺着自然本性行为就只能产生恶,不能产生道德。不需要修饰、作为而天生具有的是性;后天习得、创造、完成的是伪。人性不能趋向道德伦理,只有经过人为的修行才能趋向善。

80、相同点:

81、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82、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83、荀子则在性恶论的基础上提出化性起伪的观点,主张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国家刑法,强迫人以理性支配感性,懂得社会道德规范,并使礼义内化为人性的自觉追求。

84、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

85、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

86、但是,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认同性善论,就会鼓励人向善,优点是可以发挥人的主体性,缺点是容易造就一批伪君子,这是儒家。如果你认同性恶论,就会禁止人为恶,优点是能够通过制度来约束人,缺点则是使人丧失了主动性,这是法家。

87、:都注重伦理道德,孟子的“仁义礼智”,董仲舒有“三纲五常”,黄宗羲是人民的平等性。

88、如果每个人都能好好培养自己的“四端”,保持之,扩充之,就能变成善人、好人。

89、荀子则视天为自然,而人性则同于天和自然,不是通过学习和后天努力所具有的,而是自然而然就是这样的。人性是人类生而具有的共同的自然本能欲望。

90、共同点:

孟子与荀子思想异同

91、首先,孟子、荀子都认为人们天生的本性是相似的,不因地位、财富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92、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93、孔子、孟子、荀子的相同点是“仁”和“民本”思想.但是他们的人性论各异,孔子的人性论是性相近、孟子人性论是性善论、荀子的人性论则是性恶论.

94、二、孟子思想:

95、这个“伪”字并不是虚伪、伪装,而是“人为”的意思。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恶的,而善来自于后天的人为培养。

96、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孟子·告子上》)

97、荀子认为凡人只要改变自己的惰性,化性起伪,化恶为善,都可以成为禹那样的圣人。尧舜、桀纣、君子、小人,其人性都是一样的,是后天的教化修养使之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98、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99、孟子承认,人和动物是差不多的,只有一点点差别——那就是人有为善的可能性。

100、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

101、相同点是“仁”和“民本”思想.但是他们的人性论各异,孔子的人性论是性相近、孟子人性论是性善论、荀子的人性论则是性恶论.

102、同时,孟子、荀子的人性论都是其学说的重要理论依据,对于正确完整地理解其全部学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03、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104、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关于性论,最应注意者,是各家同在论性,而所说之性,意义实不相同”。在与告子的争论中,孟子表述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在孟子看来,“口之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嗅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是人的自然属性,而这种声色之性是天生的,人与动物都具有,不足以区分人与动物。

105、:民本思想,都关注百姓,人民是社稷的根本。不同点:1:政治制度上的不同:孟子和董仲舒都是君主制(君权神授),而黄宗羲的观点则更为激进,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思想上的不同是:孟子和董仲舒都是重农抑商,看不起商人,认为他们贫贱低下。而黄宗羲则提出“工商皆本”一视同仁。

106、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其心性修养之路。在孟子看来,人心是善的,人既可自觉自己是善的,又可促成自己实现为善。因此,孟子在修养上强调“反求诸己”的原则和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人应该基于内心自然之善端、“不忍人之心”,在实际生活中推扩此善端,是实际生活的每一段和每一面都为善端之实现,亦即皆充满了善。

107、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108、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109、“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学大师,其政治论之归宿点全同,而出发点则小异。”

110、孟子、荀子认为人性平等,且需经过后天扩而充之,其最终落脚点都归于培养“贤人”、“圣人”,通过“仁”“礼”的内圣外王,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

111、其次,孟子与荀子都强调后天修身养性与个人主观意识的重要作用。

112、此之“成人”可理解为圣人,即内有定,外有应。在达至圣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目标。

113、:黄宗羲批判三纲五常,资本主义意识更浓。

阅读更多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4 条评论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最新评论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