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讲课视频
1、三是平易近人,虽然现在已经是知名学者,但是她在和普通人交往的时候从不摆架子。蒙曼之所以能代替于丹,除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随着声名的远扬,于丹教授广受邀请,水涨船高,她的出场费也达到了5-10万,甚至更高。而蒙曼教授相对低一些。央视近年来主张节俭办栏目,出场费也相对于商讲来说低一些。
2、蒙曼是老师倒是真的,是做学问的人。前一段看蒙曼的职称是副教授,更加感觉她是一个有真学问,不沽名钓誉的人。为人师表不需要浓妆艳抹,不需要名饰名包,传道授业解惑即是良师。
3、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蒙曼的这一个不经意的解释,即刻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议。其实这个错误在笔者看来算不上是致命的,寻常人有一些知识盲区,导致个别的失误实属正常。
4、于丹,1965年6月28日出生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播出专题讲座“于丹《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2007年春节期间,讲座“于丹《庄子》心得”亦在“百家讲坛”播出,同样好评如潮。2007年“十一”黄金周又在央视“文化访谈录”播出“于丹·游圆惊梦”讲解昆曲。她讲课时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
5、与于丹败在了品性上不同,蒙曼被拉下神坛,则有阴沟里翻船的意思。
6、蒙曼的讲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7、蒙曼从百家讲坛到中国诗词大会,表现不俗。赢得多数观众的喝彩!蒙曼尽管学富五车,但很谦逊低调。余以为评价一位学者,首先看他的讲话是不是有根有据,是不是见解独到,且能指导别人,能代领人走出某团迷雾,其它的都是表象。
8、于丹成名以后不甘心再坐学术的冷板凳,她开启了自己的财富人生。刚开始的时候她热衷于举办文化讲座,后来又开始担任各式各样节目的评委,还兼职很多社团和协会的职位。
9、这个错误之所以在蒙曼的身上被无限地放大,皆因为名人效应。从于丹到蒙曼,她们有相似的成名经历,从国学大师沦为“文化小丑”,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沽名钓誉注定不会长久。
10、年春节期间,连续推出于丹讲《庄子》心得,同样收到广大群众的喜欢广受好评及收视狂潮。
11、于丹讲庄子心得,在2007年春节期间百家讲坛首播。
12、很难想象,一位因讲述《论语》心得体会而火起来的人,却因为自己的不良言行被忘记。《论语》中讲的“仁义礼智信”,于丹仅仅是做了解读,并没有融进自己的做人做事中。这才是最大的讽刺!
13、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于2007年春节期间在《百家讲坛》栏目解读《庄子》心得,2007年2月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于丹〈庄子〉心得》,以现代的视角来讲述庄子的思想。在《于丹〈庄子〉心得》中,她将主线放在庄子的“逍遥游”上。“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天地自在逍遥游。于丹说,庄子写在书里面的东西,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庄子这个人在天地之间,可以说看破了生死,超越了名利,看透了这一切一切。”
14、蒙曼的课与理都是有根有据的,而且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磅礴的那种气势非常接地气,这一点是于丹讲不来的。
15、整日忙于挣钱的于丹早已经忘记了自己原本的身份只是老师,一位游走在各个商业场所的老师,又怎么会有时间去研习学问。
16、反观蒙曼老师的讲课,清新自然亲切可信,给人感觉有一种亲和力,绝对没有卖弄、哗众取宠的意味。而且论述的幽默风趣,其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不用多讲,大家都会觉得蒙曼是一位学富五车,充满书卷气的学者。听她的课,如沐春风,让人心情愉悦。看看于丹的拿腔拿调,就能体会到蒙曼的学风可贵。
17、成名之前的籍籍无名与成名之后的众星捧月,两者之间的差距太大,以致于有些人开始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自己原本只是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人们喜欢她们是因为她们所传承的文化,并非她们本人。
18、谁也没有想到,蒙曼这位诗词信手拈来的才女居然会因为这首诗而翻车。诗中描写的是烈日炎炎下的农民辛勤劳作,是在铲除田间的杂草,而蒙曼却解释成是春日农民在播种,稍具农村尝试的人都知道,播种是不可能在烈日下的。
19、蒙曼是位踏踏实实学者,不矫情,不做作,接地气,接人气,很令人欣赏称赞;于丹是个废话大王,她生产“正确废话”的能力,也非常令人惊讶
20、于丹因为在《百家讲坛》讲《论语》而被人熟知,她在节目中讲述了自己研读论语的心得体会,她独到的见解让观众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人。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老师到一位众人熟知的文化名人,于丹火了。与她有相似成名史的就是蒙曼,她是因为参加了《中国诗词大会》而一夜成名。
21、中华书局为了做于丹这本书,专门组织了一个团队,从章节体例到遣词造句,里里外外给于丹的《论语心得》做了大范围改动,这本书才得以面世。
22、二是语速适中,她能做到不激不厉。
23、于丹是在2005年的时候上的《百家讲坛》,因为她讲的《论语》通俗易懂,让她在那年非常的火。
24、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于丹和蒙曼都被冠以国学大师的头衔,那么大众对她们的要求就自觉高于一般人,因为他们是文化的传播者,是我们学习和教育孩子的典范。一旦她们的言行出现了问题,大众对她们是没有丝毫容忍度的。
25、CCTV-10《百家讲坛》于2007年2月22日,播了于丹教授关于“庄子”的所谓“心得”。
26、学习是一个常学常新的过程,忘记了本分的于丹也早已将学术研究抛诸脑后,没有新知识和新见解,她的老本很快就吃完了。不仅在学术上没有进益,于丹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她的脾气也越来越大,屡屡被网友曝光一些不雅的行为。
27、年春节期间,讲座“于丹《庄子》心得”亦在“百家讲坛”播出,同样好评如潮。2007年“十一”黄金周又在央视“文化访谈录”播出“于丹·游圆惊梦”讲解昆曲。她讲课时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语言妙趣天成。
28、德不配位,于丹逐渐失去了她的观众,社会是如此的残酷,没有了观众的于丹很快就被网络和媒体忘记了,加上她之前的言行不端,于丹被封杀的消息也一度传的沸沸扬扬。
29、由于于丹对于论语的理解浅显,原来于丹创作的那些解读书籍,在交稿的时候,是远远达不到出版的标准的。
30、相比之下,蒙曼比于丹水平要高得多。于丹的专业是现代传媒,而蒙曼是文史学科的科班出身。于丹没有扎实的文科根底,但在语言的‘’游走‘’上下过一番功夫。细听她的讲解,大部分是废话和赘话,对于没有文化基础的人,可能会觉得于丹讲得字正腔圆、阴阳顿挫,那架势、那风范,能把一般讲师,盖过几条街。但骗不了多少有点文学根基的人,一听就知道是正儿八经、华丽的胡说八道!
于丹讲课视频
31、这两位女性一度成为了国学大师,但好景不长,很快她们就沦为了“文化小丑”,因为沽名钓誉注定不会长久。
32、蒙曼一直在想方设法试自己的学生亦或者每一个听讲者都能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自主的学习知识,这也是当今的教师所没有的独特思维之一。
33、于丹相比较而言更像个演员,胸有点墨就忘乎所以,拿耍大牌当个性,恰似被一群弱智观众惯坏了的蹩脚演员。于丹又像一个厨师,收来食材加工一下卖给大众。类似的厨师很多,智商高的做西餐,像高晓松;有真知灼见的做佛跳墙,如梁宏达。而于丹充其量会做个汉堡,绝对到不了披萨的水平。
34、百家讲坛于丹和蒙曼的区别是:于丹的专业是现代传媒,蒙曼是文史学科的科班出身,于丹出道较早,出频率高,她讲的是中国古代经典和诗词,而蒙曼讲的是中国古代历史,这是她们之间最大的区别。
35、一是条理清晰,能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3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这首《悯农》诗,是很多儿童的启蒙诗,浅显易懂地表达了一个农民辛苦,珍惜粮食的主题思想。
37、于丹在2006年“十一”黄金假期期间,在央视百家讲坛登台讲授于丹论语心得,广受观众的喜爱和好评,之后节目组再接再厉。
38、成也萧何败萧何,于丹和蒙曼都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能够走进大众的视野,若想持续这种光环,唯一的途径是保持读书人的本心,并且谨言慎行。因为大众想在她们身上看到一位文化人应有的学识、风度和修养,一味地沽名钓誉注定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