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疲我打
1、我国最著名的游击战中的十六字箴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2、这个句子出自《左传曹刿论战》。
3、十六字诀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通称。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逐步形成的游击战争作战指导原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十六字诀”把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辩证统一关系贯穿于游击战争之中,其总体精神是从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客观实际出发,利用民众和地形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扬长击短,趋利避害,灵活机动地作战,达到以小敌大、以弱胜强的目的。
4、“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诀方针,主要内容解读是以下四点:
5、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毛泽东
6、“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十六字诀即“关于人民军队在敌强我弱条件下广泛开展游击作战的指导性方针”,内容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一广为人知的口诀成为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也在抗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7、十六字诀
8、红军在反围剿时期,采取了“敌进我退,敌住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针,这是游击战的作战方针,按照这个方针,红军取得了一到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9、十六字诀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通称。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逐步形成的游击战争作战指导原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10、中国工农红军作战指导原则
11、敌人进攻的时候我方退守;敌人退军时,我方要追击;敌人驻扎在某地按兵不动时,我军要对其扰乱(乱其军心);当敌人疲劳的时候,我军要乘胜追击
12、游击作战十六字诀,即"关于人民军队在敌强我弱条件下广泛开展游击作战的指导性方针",内容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一广为人知的口诀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也在抗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13、第一句“敌进我退”和《孙子兵法》中“强而避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讲的面临强敌进攻时候要暂避锋芒,来避免损失、保存实力,已备战机。第二句“敌驻我扰”就和这句“逸而劳之”相对应。两者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想办法让敌军疲劳,避免敌军休整。第三句“敌疲我打”就和“乱而取之”是同样的道理,意思就是趁着敌人疲惫、混乱、没有完成休整的时候攻击敌人来获取优势。而最后一句“敌退我进”我觉得就和那句著名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相通的,敌人撤退时候要么准备不足,要么过度自信,这时候就是在战略上缺乏准备,意识上大意的时候。
14、这句话的意思是: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15、敌进我退:保存实力,待机转移攻势。
16、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我党在斗争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特色的军事策略理论。概括而言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的游击战术。
17、十六字方针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18、这句话出自《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选自《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19、文章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但却说明了战略防御的原则,是后发制人,以小敌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0、历史背景。
21、这是曹刿论战中的一句,意思是齐国派军队攻打我国(鲁国)。
22、“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23、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24、敌退我进:打击其士气,积小胜为大胜。
25、《曹刿论战》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26、十六字诀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简称。它是中国工农红军游击战争作战指导原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包括着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的两个阶段的作战行动在内。十六字诀的基本精神是,从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基本特点出发,利用农村的政治、经济和地理等有利条件,扬长避短,灵活机动,以求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敌人,逐步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夺取游击战争的胜利。十六字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体系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
27、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逐步形成的游击战争作战指导原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8、十六字方针:
29、敌驻我扰:以疲惫敌人,造成对我有利之形势。
30、“十六字诀”把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辩证统一关系贯穿于游击战争之中,其总体精神是从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客观实际出发,利用民众和地形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扬长击短,趋利避害,灵活机动地作战,达到以小敌大、以弱胜强的目的。
敌疲我打
31、敌疲我打:集中兵力,主动进攻,以歼灭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