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1、(一)实施目标
2、(一)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3、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重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使学生在如何进行自我修养、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人生的得失成败等道德修养水平不断提升,培养学生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韧、孝仁礼仪等道德品质。在传统文化所提供的参照中,使学生在少年时就站在了相对高的道德起点上直面人生。
4、B.体验“诵读”乐趣
5、第二,经典诵读的方式传承、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优秀文化结合起来。
6、C.关注“诵读”过程
7、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
8、通过经典诵读,我们想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教学的效益。
9、组长:马洪国副组长:韩秋
10、(二)参加对象:全校师生
11、根据新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和学生的实际,我校编印首批校本教材共四册。分别为《三字经》(供一二年级使用),《弟子规》(供三四年级使用),《增广贤文》(供五六年级使用),《论语》选读(供六年级使用)。
12、(3)儿童诵读文化经典简单易行,成效显著
13、小学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重要的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领导着时代的潮流。而经典就是我们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经典诵读,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经典,了解古文化的丰厚博大,对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修养是大有裨益的。
14、(3)成果展示。学校通过举行诵读评比活动。检测各班级学生的诵读情况,同时结合教师的即时评价情况,评寻诵读大王”、“品味经典小名士”等标兵,并在学期末优秀学生评选中,优先考虑。
15、(二)课程开发与实施定位
16、利用教室内黑板报,教室走廊墙裙,展示学生所读、所得。间周定时更换,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
17、午读——让阅读成为习惯
18、除此之外,教师教育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阅读经典。让学生多接触古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19、小学生处于童年期,单纯无邪,心如明镜,污垢未染,越是这样的心灵越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学生被无所不在的浅俗、甚至庸俗、低劣的“快餐文化”包围着,造成他们“阅读面太窄,快餐式的阅读太多,名著读得太少,就像一个营养不良的人。读的不是精品,而像鲁迅先生说的,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精神上充分发展的人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从儿童开始诵读经典名著,是我们一贯的基本教育方法,20世纪因受到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而被逐渐丢失了。”在学生记忆力强的时期诵读的经典可以作为一种终生去消化、理解、受益的储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典会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才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终身教育!
20、A.营造书香氛围
21、第四,与时尚携手,与喜闻乐见同行。经典诵读以传统诗文为主,多进行探索和丰富的实践,将传统诗文与现代的、为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造性地结合起来,经典内容与新颖方式相互激发,收到了加倍的效果。
22、(四)实施措施
23、古诗文诵读采取的是“不求甚解”与“直面经典”的方式,小学生每天用10—20分钟诵读经典,重在对学生人格的熏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因而并没有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反而开拓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另一空间,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矗
24、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13岁之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和智慧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正如古人所说,这一时期的儿童“多记性,少悟性”,小学生的记忆潜力很大。如王财贵先生所说,小学生好像是一头有四个胃的牛。如果不让他们好好储存下一些经典,正是饿牛。对小学生进行经典教育就是先让他们“食饱”,而后慢慢“反刍”。朱光潜先生回忆自己的读书生涯:“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来,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曾经就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潜能开发之间效应相关性进行了实验。统计分析的结果发现,诵读经典对于提高儿童识字量、记忆力、注意力和人格都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或促进作用。另有研究表明,经典诵读能够提高学习成效、提升学习能力的项次记有:提升记忆力、增进日后的理解力、加强阅读能力、思考的触角多且广、提高语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好、提升作文能力、增加语汇、认识更多字、较易了解文言文、提升专注力、持续力增加、开发理性等。
25、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26、(1)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27、号召学生每天在完成学业以后,能够思考与反省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并用随笔、日记或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不限形式、不限篇幅、但力求真实。
28、三、实施目标与定位
29、(五)诵读形式与时间
30、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学校利用电子屏滚动播出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标语,利用学校广播室播放推普专题节目,每个班级出一期推普周主题黑板报,积极宣传普通话基础知识,掀起了一股学习普通话、会说普通话的推普热潮。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31、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
32、语文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一次抽查,及时了解学生的诵读情况。
33、一是保持学生浓厚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动力。因为,古诗文经典毕竟比较抽象,而且拗口,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的确是比较困难的,如何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活动,寓教于乐。
34、学校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或成果展示等活动,以赛促学,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本次活动之中。
35、各班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味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36、对于经典诵读我们在大力推进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这一门课程的定位问题,如何使经典诵读真正收到实效而不加重学生负担是我们思考的重点之一。因此,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定位如下:
37、(2)学校抽查。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到各班级随机抽查学生的经典诗文诵读情况,将结果纳入到教师的评价之中。
38、在学生中开展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得以“童蒙养正”。通过引导学生诵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古诗文,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品味古代文化的鉴赏能力,感受先辈们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理解。
39、(三)诵读内容:
40、对学生的评价:
41、要学以致用,把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与写作结合起来。
42、暮湿—学会反思的生活
43、(2)经典诵读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
44、今天,有许多教育家和学者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科学的研究证明了诵读经典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其基本理论有以下几条:
45、学生借助图画、注解和助读,感悟诗文的意境,熟读成诵。
46、通过国旗下讲话,组织全体师生认真领会第十九届推普周有关文件精神。营造了一种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47、开展的主要活动有:
48、“有所知”,即属于了解的层面。
49、第一,要区分传统文化与优秀文化,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诵读要时刻注意将彼时彼地与此时此地加以区别,要汲取营养,而不是照搬字句。
50、四、主要措施
51、一、指导思想
52、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式结合起
53、(六)诵读要求
5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旨在及早让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刻接触最有智慧的经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逐渐培养其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开启其创新思维,奠定他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55、“有所得”,即真正有所收获。
56、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积极探索出一条以经典诵读为载体的青少年道德建设新途径,进一步提高青少年道德建设的有效性。
57、对于学校开展经典诵读,可以建议学生多读些课外书,多多学习诗词,培养自己的文学爱好提高写作能力。
58、建议学校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会使学生提高动力,互相学习,这是一种促进学生爱好读书的好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在校园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59、五、评价方法
60、第三,诵读是群众性的文化传习活动。要力避形式,着力让广大群众都参与进来,让大众易于学习的形式进行。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61、提倡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读书,同写反思,共同成长,为全体学生做乐读、善思、勤写的典范,带动诵读经典诗文活动的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
62、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全体学生和教师理解“诵读经典”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63、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我们设想学校每学年都要组织开展“诵诗会”、“诗文图展”、“诗文接龙赛”以及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书画比赛等活动,每班评寻背诗大王”、“背诗能手”,还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与学生共读经典、共同成长”活动。既让全体师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64、二是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经典诵读,尤其是高年级,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跟经典相关的知识,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信息资料,积极进行关于经典的探究活动。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言语谈吐、行为习惯、思想修养等)得到锻炼。因此,从这个方面的意义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65、成员:蔡翠翠刘建华李云孙启峰张丽君
66、主要依据《榴园镇中心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常规检查细则》中的有关规定,对教师的计划、备课、上课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67、为了引领学生与书为友,与经典同行,让阅读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我们充分利用午间空闲时间,号召学生在教室内静静的自由阅读、做读书笔记。假以时日,阅读一定会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
68、对于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个人有以下初步建议:
69、二、理论依据
70、晨诵——在晨曦中唱响经典
71、(1)经典诵读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72、以经典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探索特色化办学和实施素质教育有效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人文底色。
73、“记背于少年,受益于终身。”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30分钟为固定的诵读时间。每天清晨,伴随新一天的开始,班级采用教师随班陪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读等多种形式诵读经典、感悟经典。在强化记忆力训练、丰富文化底蕴的同时,师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74、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由班主任或语文老师利用早读课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既营造了书香校园的氛围,又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力争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