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出处用法
1、齐桓公征求管仲的意见,管仲说:“山戎经常骚扰中原,是中原安定的忧患,一定要征服。”
2、乃掘地,遂得水。【文言文翻译】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于没有熟悉地理的向导带路,在回家的路上迷失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
3、黄花逃回去对答里呵说:“齐侯率军前来,不过是要捉拿密卢,与我国毫无关系。我看不如杀了密卢,与齐侯讲和,方能保全我们自己”。另一位大臣则献计说:“北方有个地方叫‘旱海’,又称‘迷谷’,那里茫茫沙漠无边,路途难辨。如果能把齐军引入‘迷谷’,不用一兵一卒,就能使齐侯人马全军覆没。”黄花听到这里动了心眼。于是去杀了密卢,割下了首级,直到齐侯军中,献上密卢首级,并称答里呵已经率军逃跑,自己愿归顺齐侯,为齐军引路,追击答里呵。齐侯见黄花献上密卢首级,便信以为真,率领大队人马跟着黄花向北追击。黄花在前面带路,齐侯人马随后紧跟。进了沙漠,才拐了几个弯就找不到路了。茫茫无垠(yín)的黄沙,好似静静的大海,既分不清东西南北,也辨不出前后左右。齐桓公想找黄花来问一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哪里还有他的影子?这才知道中了黄花的奸计。这时太阳已经下山,夜幕笼罩着大地,四周漆黑一片,西北风一个劲地刮,冻得士兵直发抖。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才发现人马已零散不全。齐桓公命令赶快寻找出去的道路,但大队人马转来转去,怎么也走不出这个迷谷。这时,管仲猛然想起老马大多认识归途,便对齐桓公说:“老马识途,无终国的马很多是从山戎弄来的,不如挑选几匹无终国的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兴许可以找到出去的路。”齐桓公虽然将信将疑,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就同意试一试。于是管仲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大队人马跟在后头。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回到了原来的路上。大家死里逃生,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谋。从此,“老马识途”也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在山中行军,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的土壤有一寸深一仞之处就有水。”就发掘蚁穴,找到了水源。
4、【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5、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止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出处原文】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途失道。
6、就发掘蚁穴,找到了水源。
7、齐桓公决定跟踪追击,捉拿密卢,征伐孤竹国,彻底消除北方动乱的隐患。
8、齐桓公问他们:“你们的首领跑到哪里去了?”
9、有一天,齐桓公正与管仲议事,有人来报告说北方的一个叫做山戎(róng)的少数民族又侵犯了燕国,劫夺粮食、牲畜和财物,燕国派人来求救了。
10、齐侯大军到了燕园,才知山戎早就带着抢到的人口和财物跑了。
11、【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12、老马识途
13、山戎的首领叫密卢,他听说齐、燕、无终三国联合讨伐,知道打不过,就带着一些亲信和金银财宝向北方逃跑了。来不及跑的山戎百姓和士兵都投降了。
14、齐桓公为了使山戎真正心服,传令不许伤害山戎降兵和百姓。
15、齐桓公立刻派人带着礼物去无终国求助。无终国也派了一支军队前来参战。
16、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17、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亲率大军援救燕国。
18、【正音】识;不能读作“zhì”。
19、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20、途,路,道路。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成语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21、【用法】含褒义。多用在书面语里。比喻那些富有工作经验的年长者容易把工作做好。一般作主语、谓语。
22、答里呵派大将黄花率兵跟密卢前去迎战齐军,不料,黄花一出阵就被齐军打得大败。
23、凭借管仲和隰朋的圣明,到他们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马和蚂蚁求教学习看作是羞耻的事,现在的人现在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原文补充】虽然中原各国逐渐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但居住在边远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部落却不理这一套。
24、lǎomǎshítú
25、【结构】主谓式。
26、【近义词】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
27、燕国的君主燕庄公又对齐桓公说:“附近有个无终国(今河省玉田县),与我们素有往来,他们也和山戎有仇,可否请他们给我们带路,一同攻打山戎?”
28、管仲说:“山戎虽然跑了,但以后还会来骚扰。
29、再说密卢逃到孤竹国,向国君答里呵求援。
30、谜底:道。
老马识途出处用法
31、我们不如一追到底,彻底打垮他们,实现北方的长治久安。”
32、他们说:“一定是去孤竹国借兵去了。”
33、在山中行军,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的土壤有一寸深一仞之处就有水。”
34、山戎受到宽待,感激齐桓公。
35、风靡fēngmǐyīshí【解释】风靡:草木随风倒下,引伸为很风行。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象风吹倒草木一样。【出处】秦牧《幻想的彩翼》:“《牡丹亭》的故事曾经那么风靡一时,赚了不少人的热泪,就是一个例证。”【结构】偏正式。【用法】可形容小说、戏剧、宗教、歌曲、服装等一时很流行或盛行;也可形容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一时很受人注意和影响很大。一般作谓语、定语。【正音】靡;不能读作“mí”。【辨形】靡;不能写作“糜”。【近义词】风行一时、盛极一时【反义词】久盛不衰【辨析】~和“风行一时”都形容一时很流行。但~语义重。“风行一时”常指某种商品一时很流行;~不能。【例句】这种面料曾经~;现在不时兴了。【英译】become fashionable for a time
36、【反义词】不知所以
37、齐桓公听了管仲的意见,向北追击山戎。
38、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39、老马识途答一字:道路的道
40、【辨析】~与“识途老马”有别:~是“原来的马认得路”;用来比喻一种情况;可作谓语;可用作分句;“识途老马”是比喻人;一般不能作谓语或分句。
41、【辨形】途;不能写作“涂”。
42、于是就纵老马于军前,任其所至,随而从之,竟得道而归。
43、【例句】他虽然年高;但~;还是可以做个顾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