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珊和巴金的爱情故事
1、他只有一次婚姻,就是小他十三岁的萧珊。
2、萧珊(1917-1972),巴金之妻,1944年5月,在贵阳花溪与巴金结婚。与巴金厮守了28年,直到1972年因为直肠癌逝世。她去世的时候只有55岁。巴金1904年出生,萧珊去世的时候巴金68岁。
3、既然两人关系已经明朗,于是,萧珊向父亲坦承了自己决定跟巴金在一起的决心。父亲百般劝阻也拗不过女儿,也只好作罢。萧珊的妈妈请巴金在外面吃了一顿饭,在饭桌上就诚心跟巴金说,我把我女儿就交给你了。这次酒楼的吃饭,也成为了巴金和萧珊的订婚宴。从此,巴金和萧珊真正开始了他们的爱情之旅。
4、当时战争连连,世间纷乱,到处是血雨腥风、但是,热爱人类,热爱和平,让世界充满爱,这是巴金的梦想和追求。于是,他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和哀伤,创作了这篇文章。
5、漫长的时间只是带给了他无尽的孤独与思念,往事历历在目,回忆如此鲜活,巴金从未觉得妻子走远。他没有将妻子的骨灰安葬,而是一直放在自己的卧室中。
6、当时的中国是千疮百孔没有出路,内战和抗日战争的摧残,人心涣散,这是一篇声讨假丑恶的战斗檄文,是一道召唤真善美的心灵闪电,是一声警策世人的长鸣钟,它更是作家爱心的一次放飞。
7、萧珊和巴金的初识在上海,是18岁的读者“迷妹”和已经30出头畅销书作家的“读者见面”,随后,在上世纪30-40年代那个动荡时期,他们相聚又分离,最后1944年结婚,并且相濡以沫、携手一生。
8、萧珊去世时,巴金才68岁,两人相伴28年,但巴金却怀念了萧珊整整33年。为了悼念亡妻,晚年的巴金对萧珊一往深情,相继创作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文章。
9、巴金先生在病重曾多次希望自己可以安乐死,但是,上天好像在和他开玩笑,留他自己直到一百零一岁。巴金先生去世的时候是没有伤感的,因为他终于结束了独自承受十几年的相思之苦,可以见到自己心心念念之人了。
10、巴金出生于一个封建专制的大家庭中,他坚决抵制包办婚姻,甚至不惜离家出走。萧珊的出现,让巴金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来自女性的体贴和关心,让他一颗冰冷的心逐渐开始融化。那时萧珊正面临父亲的逼婚,于是来和巴金坦白心意,但考虑到萧珊出生商贾之家,正值桃李年华,而自己已年过而立,却还在为生计奔波,并无多少积蓄。年龄的差距和现实的考虑,让巴金只能冷冷的装作事不关己。可当看到萧珊伤心离去后,他立刻后悔了。巴金找到萧珊解释道:“我明白你的心意。只是你目前还小,一旦考虑不成熟,会悔恨终身的。等你将来长大能有主见了,成熟了,还愿意要我这个老头子,那我就和你生活在一起。”一番真挚的话语,道出了巴金内心深处的顾虑,也让萧珊更加坚定了追求爱情的决心。
11、巴金《我的心》的创作背景:
12、巴金68岁。
13、单身独处32年,与爱人相恋成婚36年,晚年苦守着妻子骨灰33年
14、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多样,但总体也可归结为六类,其一,书写外国人生活的作品,这类作品集中在《复仇集》、《电椅集》中,《光明集》里也有一部分作品。这类作品描写了许多外国人的故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外国人形象。其二,反映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小公务员革命者等各阶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
15、巴金只有一位妻子。著名作家巴金一生只结过一次婚,他的妻子是萧珊。巴金32岁时发表中篇小说家而出名,当时年仅19岁的萧珊作为读者慕名给巴金写信,两人相识。巴金40岁时与萧珊结婚。萧珊是个翻译,他们结婚后生了一儿一女,非常幸福。但结婚28年后妻子萧珊患肠癌离世,巴金独自伴着骨灰活到101岁。
16、虽然巴金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但是等他长大成人后,这个封建大家庭已经败落,没有人给巴金包办婚姻,而巴金也没遇到什么可意的女人,三十多岁还未结婚。
17、《怀念萧珊》是悼念亡妻之作
18、其实,爱情的开场大都千篇一律、你侬我侬;可是,真正考验的,是爱情的谢幕。今天欣赏的文章是萧珊去世六年之后,巴金写的经典悼亡之作:《怀念萧珊》。
19、巴金写的经典悼亡之作:《怀念萧珊》。
20、这三篇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总结了那段历史的教训。其五,描写40年代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们的不幸遭遇,收在《发的故事》、《小人小事》等集子中,其中的某些作品体现了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
21、巴金在临终遗言中表示,要把自己的骨灰和妻子的骨灰放在一起,撒向大海。在这个物欲横流,人们变得越来越薄情的时代里,巴金对妻子的深情显得尤为珍贵,令人动容
22、最后,还是女孩在信中提出:“笔谈如此和谐,为什么就不能面谈呢?”女孩主动寄了张照片给巴金,然后他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8年的恋爱长跑,年届不惑的巴金与这个名叫萧珊的女孩结为连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23、时代背景是:
24、巴金只有一位妻子,名萧珊
25、巴金结一次婚,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26、其三,是收在《长生塔》中的四篇童话,即《长生塔》、《塔的秘密》、《隐身珠》、《能言树》作者借助童话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其四,是收在《沉默集(二)》中的三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即《马拉的死》、《丹东的悲哀》、《罗伯斯底尔的秘密》。
27、萧珊(1917-1972),巴金之妻,与巴金厮守了28年直到逝世。原名陈蕴珍,乳名长春,鄞县人。1936年至上海,入爱国女子中学读书,参加学校戏剧演出,扮演话剧《雷雨》中的四凤,进而结识进步人士。同年始认识巴金,在巴金鼓励下,开始文学创作,处女作《在伤兵医院》发表于茅盾主编的《烽火》杂志。毕业后考取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4年5月,在贵阳花溪与巴金结婚。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上海文学》、《收获》编辑,兼事文学翻译。1972年8月13日中病逝于上海,享年55岁。
28、作者遭受批判、不断地写检查,丧失了做人的权利,妻子的安慰带给作者精神上的抚慰。在那个夫妻反目、父子相残成普遍现象的时代是多么难得。“我进了门看到她的面容,满脑子的乌云都消散了。”
29、是的,萧珊是巴金一生唯一深爱的女人,对于巴金而言,或许若无这一段爱情相伴,未必能有勇气走完整个人生
30、其六,反映志愿军生活,即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收集在《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等小说集中。这些作品是巴金小说创作的最后一批成果,是老作家对新中国文学事业的重要贡献。
萧珊和巴金的爱情故事
31、巴金以《家》而成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他们通信达半年之久,却从未见面。
32、《随想录》。随想录收录巴金先生文革结束创作的一百五十篇文章,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共五集,统称随想录。《怀念萧珊》是悼念亡妻之作
33、《怀念萧珊》是巴金散文集《随想录》中的一篇,是为悼念其妻子萧珊而作。这篇散文,记述了妻子在“文革”中因自己而受到牵连,身患绝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连诀别的话也没留下一句就离开人世的悲惨遭遇,描写了夫妻俩在那段日子里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以及互相鼓励着希望摆脱厄运的深切愿望。
34、萧珊是巴金的妻子,也是巴金一生唯一所爱,相知相爱近四十载,是巴金生活中最重要的亲人。巴金用深情绵邈的笔触看似平静地述说他们在“文革”中相濡以沫的深情,平静的背后是无法言表的沉痛与无奈悲哀。
35、因抵制包办婚姻,离家出走
36、巴金先生的妻子去世以后,他便觉得长命百岁是毫无意义的。在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中,《怀念萧珊》一文就是为悼念妻子而作。
37、巴金与妻子萧珊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失去妻子的日子让巴金觉得孤寂凄清。巴金与萧珊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而巴金的临终遗言更是令人动容。
38、巴金对婚姻的态度,也深深感动着每一个人,冰心就曾评价巴金:“他是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他的可佩之处,就是他为人的‘真诚’,就是他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上的严肃和专一。”
39、年,19岁的萧珊拜读了巴金的小说,当即就被巴金彻底吸引,于是就写下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读者信。当时的巴金已经是鼎鼎有名的作家,收到了不计其数的来信,但却被萧珊的信件吸引,他认真回复了比自己小13岁的萧珊的提问,从那以后,两人开始了长达半年的书信往来。
40、巴金每日必做的事情就是小心翼翼地擦拭妻子的骨灰坛,他知道妻子生前最爱干净,他想象着自己就是在抚摸妻子的倦容。在对妻子的怀念中,巴金度过了余生。
41、虽然巴金活了百岁,但是他对于自己的长寿并不感到快乐。妻子去世后,他失去了最爱的女人,这就像是自己的灵魂被抽走了一半。没有萧珊的日子,长寿也是折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