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非句子网:专注分享好词好句
位置: 欧非句子网 / 说说文案 / 文章内容

寓言故事 滥竽充数 53句

2024-06-09 投稿作者:师太、你就从了老衲吧 点击:63

寓言故事 滥竽充数

1、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尤其喜欢听300人一起合奏,参加合奏的人都会有奖赏。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人不会吹竽,可他想得到那份奖赏,他想:300人一起合奏,我只要装装样子不出声,国王根本听不出来的。于是他便来到国王跟前,吹嘘自己是世上最会吹竽的高手。齐宣王一听欣喜万分。从此南郭先生就过起了滥竽充数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流逝,齐宣王的儿子即位了,他只喜欢听独奏,没有真材实学的南郭先生只好连夜逃走了。

2、战国时期,齐宣王让人吹竽,要求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

3、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便用数百人的粮食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便让乐师挨个演奏给他听。结果,南郭先生一听便逃走了。

4、从前有一个人,不会吹箫,但是他经常混在一大群人里面去给有钱人吹箫,他模仿别人吹箫的动作和表情,装模作样,别人一时半会还真看不出来。

5、像南郭处士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会因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6、与乐队合奏的时候,他坐在300人组成的乐队里,就学着别人东摇西晃,好像吹得十分卖力,其实他的竽一点声也没有出,但是每天他都和其他乐师一样,拿高薪吃美餐,一混就是好几年。

7、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8、滥竽充数是必须做事没有不懂装懂,胡混日子的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我国古代一个人,不好好学习吹玗,其他人都买力吹是,他却只是假象装口型罢了,混了几年,后来人家要听单人演奏,他就悄悄的溜走了。

9、这句成语往往被当成贬义词,比喻没有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头,谋得一个职位混日子;或是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候,也有人用这句成语形容自己,表示谦虚。

10、齐王一听,欣喜万分,如获至宝。从此南郭先生就过起了滥竽充数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流逝,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即位了,他可不喜欢300人合奏,只喜欢独奏。没有真材实学的南郭先生只好连夜逃走了。

11、人一起合奏,我只要装装势不出声,国王根本听不出来的。于是,第二天,他便来到国王跟前,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这个世上最会吹竽的高手,如果你不收我,你会后悔莫急的!”

12、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不到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不到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13、滥竽充数故事主要讲的是:

14、滥竽充数(拼音lànyúchōngshù)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15、滥竽充数故事

16、你听懂了吗?只有具备真实的本领,才不怕被考验。靠欺骗过日子,这样的人虽然也能够忙活一时,但迟早是要露出马脚的,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住一切考验。

17、《滥竽充数》故事的梗概: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和他父亲不一样,他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18、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19、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

20、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21、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用数百人的粮食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地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

22、一个皇帝请了一帮乐队,集体表演乐曲,很多人一起演奏,乐队里面有一个不懂因为的人,南充进来,拿起乐器装样子表演,在乐队的掩护下,没有被发现,这就是滥竽充数,不懂装懂。

23、齐国国王有个癖好,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要300人一起合奏。合奏完了,都会有奖赏。齐国有个叫南郭先生,他不会吹竽,可他想得到那份丰厚的奖赏。他灵机一动,一个贼点子油然而生。

24、战国时候,齐国有位国君叫齐宣王,他特别喜欢听竽乐合奏,他下令在全国召集吹竽能手,组织乐队给自己吹奏,因为乐队有优厚的待遇,所以很多人想参加。

25、因此,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

26、有个姓南郭的人听说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摆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27、滥竽充数讲述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

28、其实南郭处士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处士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比别人吹奏得更投入。南郭处士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丰厚的薪水。

29、后来齐湣王继位当了国君,这个齐湣王也喜欢听音乐,但是不爱听合奏,他让乐师挨个独奏给他听,南郭先生知道了,怕露了马脚,就偷偷溜走了。

30、滥竽充数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寓言故事 滥竽充数

31、滥竽充数的故事源于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要求组成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南郭先生为了混进这个乐队,向齐宣王吹嘘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乐师,被编入了乐师班里。后来,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想听每个人单独吹竽,南郭先生只好逃跑了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滥竽充数是不可取的,只有真正的才华和实力才能经得起考验2。

32、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齐宣王喜欢音乐。有一个叫做南郭先生的人生冒充乐师在队伍里和大家一起演奏,使用乐器吹竽,而实际上他根本不会吹竽,结果被人拆穿。

33、这以后,南郭处士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极为得意。

34、滥竽充数一般是形容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间凑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这个成语故事中,滥的意思是混杂,失实,引申为蒙混之意。

35、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本不会吹芋,每当乐队演奏时,他就学着别人东摇西晃。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36、当时有个南郭先生,他不会吹竽,但却钻空子,托人向齐宣王推荐自己。声称自己技术高超,齐宣王信以为真,就把他编在乐队中演奏。

37、春秋战国时期,齐宣王喜欢乐队整体吹竽吸笙,东郭先生不会吹,但混在乐队也能有吃有喝,到齐湣王时喜欢乐手一个个单独吹,东郭先生只好溜了。

38、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终究会败露。

39、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弄虚作假虽能蒙混一时,但无法蒙混一世,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终究会露出马脚。

40、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41、竽是古代一种簧管乐器。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不会吹竽的人混杂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因为大家一起吹的时候根本听不出谁在吹谁没有在吹,所以这位南郭先生可以充数

42、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或以次充好。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主要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等

43、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

44、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45、有个南郭先生,听到齐宣王要组织大乐队的消息,便混了进去,一混就是好几年,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当了国君,齐湣王也喜欢听音乐,但他不喜欢听合奏,他喜欢听独奏,于是他便让挨个演奏给他听,这时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就悄悄的溜走了。

46、滥竽充数故事主要讲的是: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47、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求真才学,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终究会败露。

48、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49、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用数百人的粮食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也爱听吹竽,但喜欢听独奏,于是便让乐师挨个演奏给他听。南郭先生听说后便逃走了。

50、《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第一,自古以来,骗子无处不在;第二,管理不精细,就会有人钻空子;第三,只有真才实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51、滥竽充数说的是靠混过日子。

52、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53、古代齐国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滥竽充数告诉我们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

阅读更多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寓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4 条评论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最新评论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