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窥园 什么意思
1、目不窥园的意思是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目不窥园是一个成语,读音是mùbùkuīyuán,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出处是《汉书·董仲舒传》:三年不窥园。译文:眼睛看不见园中的景色。
2、二、窥的笔顺:
3、目不窥园:成语,典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窥,观赏。园,花园。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4、偷眼斜视。引申为伺机作恶。
5、目不窥园,窥,窥视,观看的意思。园:花园的意思。最初的意思是董仲舒致力于汉代的研究。三年来他没有时间去看花园里的风景。以后使用隐喻使自己沉浸在研究中,不因外交事务而分心,描述奉献精神和努力工作。
6、目不窥园吧?
7、谓从间隙中观察。
8、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9、管窥[guǎnkuī]
10、一、窥的组词:
11、窥伺[kuīsì]
12、所以“目不窥园”的意思: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3、白话版《说文解字》:窥,从小的孔隙中偷看。字形采用“穴”作边旁,采用“规”作声旁。
14、窥间[kuījiān]
15、窥视、窥望、管窥、窥见、窥测、窥察、窥度、窥伺、窥间、窥觑、窥觊、窥孔、窥觎、窥窃、窥园、窥破、窥听、窥窬、窥知、窥避
16、兀兀穷年,指巍峨而突出。现在这是一个比喻,形容一年四季都在努力。
17、意思是指眼睛不窥探园林的面貌,窥是窥探的意思。
18、成语故事:
19、二、说文解字:
20、在西汉时期,大儒学家董仲舒在年少时就读书非常刻苦认真,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常常快到黎明前才睡,然后鸡一叫,就又来读书,总共也就睡不到3小时。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总是读书。有人劝他出去走走,不要老呆在家里读书。他却说:“我不读书,只顾去玩,就算我出去,也只是和其他人讨论诗书。”后来他长大了,是有名的高等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21、文言版《说文解字》:窥,小视也。从穴,规声。
22、目不窥园,成语,典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窥,观赏。园,花园。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23、窥探测度(含贬义):~方向。
24、以上供参考。
25、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多含贬义):~可乘之机。
26、呕心沥血,最初的描述是形容耗尽了头脑。不仅描述了艰苦的努力和精力,还描述了事业,工作,文学和艺术创作的辛勤工作。呕:呕吐;呕沥:液体点滴滴滴,像汗水一样。
27、从管子里看东西,比喻所见片面:~所及。
28、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
29、窥测[kuīcè]
30、就是不偷窥别人家的任何事物
目不窥园 什么意思
31、三、相关组词:
32、窥睨[kuīnì]
33、一、字源演化:
34、扩展资料
35、意思是:暗中察看:~探。~测。
36、是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37、足不下楼,形容脚不下楼,就是不出门,一味地呆在屋子里。
38、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39、目不窥园的窥释义:
40、“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呕心沥血。”闻先生对唐诗的研究,作者没有写他研究过的书,发现的新思想等,但致力于了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和消化我们中华民族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他想为我们这个衰落的国家开辟一种文化的补救措施”,强调他的研究的刻苦勤奋,“花园不见,楼下也不见。”,“乱蓬蓬的头发”和“少睡”的细节,表现出闻先生的辛勤工作精神,“开”出了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