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三步读书法是什么
1、后人称之为“三纲领八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2、但做到这点绝非易事,即以孔夫子本人而言,他也曾有志仕途,报国为民,54岁前致力于鲁国政治而壮志未酬。后遂周游宋、郑、陈、卫、蔡、楚等国,希望以所学匡扶天下。“累累若丧家之犬”,“席不暇暖”,屡受侮辱,直至追杀,14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终于道不得行,无功而返。孔子68岁回归故里,潜心蓍述,教授门徒,73岁赍志而殁。生前未得志,身后却获殊荣,被历代君王尊为“至圣先师”。他的学识思想流传至今,历久弥新。
3、八条目:
4、两者起源不同
5、《大学》本身对“格物”、“致知”未作解释,朱熹认为这是原文有阙佚,于是补撰《格物致知传》一章,简括地表述了他自己的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给《大学》增添了原来没有的哲学内容。
6、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把《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称为“大学之条目”。
7、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8、明德、新民、至善;
9、修身之外,齐家,整治好自己的家庭也极为重要。历史上即使是开国之君的帝王之家,同样由于夫妻之情,儿女之爱而每每出事,大权旁落,甚至亡国亡君,很足以引起我们警觉。千古一帝秦始皇,儿子不肖,二世而亡;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几乎夺走了刘家的天下;唐高祖李渊三皇子明争暗斗,导致兄弟相残玄武门;宋太祖赵匡胤有弟赵光义,是否被他害死,至今是烛光斧影,千古之谜;清朝第一帝康熙皇帝,也有众阿哥火拼争皇位之举。故而修身、齐家实是治国、平天下不可或缺的两大前提。
10、从格物到正心属“内明”之学,“内明”修养达到了明德的境界,由此“外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外用”须从修身做起,故修身是内明外用之间关键,其实,八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三目是“修身”的目的,是故《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1、孔子逝世107年之后,又有一位重要的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为“亚圣”的孟子(名轲)出世。他矢志传承和积极宣扬“八目”,追求“修齐治平”之道。也像孔子一样,同游齐、宋、滕、薛、魏列国,宣传“仁义”思想,推行“仁政”观念。但在战国时代,你征我伐,“仁义”何用?“仁政”何为?孟子虽曾一度做过齐宣王的客卿,终不见用,退而依然走了孔子著书立说、教授学生的道路,他和学生把自己的学说整理成书,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孟子》。
12、三纲八目: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3、三纲领八条目成为后世封建政治伦理哲学的重要内容。
14、“八目”常被简化为“修齐治平”四字。“修齐治平”乃儒家入世的代表思想,是历来儒家的人生抱负,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
15、三纲领八条目,中国宋、明时期理学家对《礼记·大学》的中心论点所作的概括。
16、三纲五常最早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他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战国中期孟子又进一步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后来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按照他们的大道,对五伦观念进一步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17、大学之道,总有“三纲”,共分三步:首先是了解明德的修养,完善自我;然后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为民服务;最后达到圆满的至善境界。“八目”中格物、致知是求取知识,诚心、正意、修身是提高自身修养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事功,做一番事业,为人民立功,实现人生价值,达到人生目标。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是明明德的过程,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亲民、止于至善的路径。
18、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榜样。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作为做人的起码道德标准。三纲五常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影响了中国人2000多年,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19、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0、《大学》分“经”、“传”两部分:“经”指的是道、根本、原则和规律;“传”则用以诠释“经”的。大学的经文名为“大学之道”,其内容有“三纲八目”之分。“纲”是大纲、纲领,指主要的部分;“目”是细目,大项中再分的小项;纲目即大纲和细目,古有“纲举目张”一说。《大学》“三纲”指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1、此后,在理学内部的不同派别之间,以及理学家和反理学的思想家之间,围绕“格物致知”问题展开了争论,在客观上促进了理论思维的发展,丰富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哲学史。
22、三纲领:
23、三纲八目:出自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