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内容简介
1、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2、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
3、从前有一个人,想要偷一个富商家门上的铃铛。可那铃铛一碰就会响,他想了个办法,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不会听见了,最后他被人抓住了。
4、问题:掩耳盗铃人物是谁?
5、春秋时候,有一个小偷看到一口钟,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6、近义词语:自欺欺人、弄巧成拙,反义词,众所周知。
7、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8、掩耳盗铃就是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珰,以为自己听不到,别人也听不到。意思是自己欺骗自己。
9、有个小偷钻进了范家的院子。他发现有一口钟。想把它背走吧,钟太大,背不动,想把它砸碎当废铜卖吧,又怕发出响声,惊动主人。
10、范氏逃亡的时候,有老百姓得到一口钟,想把它背走。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厌恶(恐怕)别人听到,可以;但怕自己听到,就很荒谬了。
11、悖(bèi):荒谬。
12、古时候有一个小偷,去偷富人家挂在门口的铃铛,担心铃铛响被人发现,于是捂住自己的耳朵。他以为这样自己听不见铃铛声,别人也就听不见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无法想象人类最蠢的境界是怎样。《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故事也是如此。
13、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14、朵都堵住了,更不等于钟声就消失了。没砸几下,小偷就被抓住了。
15、声,不就是因为有耳朵吗?把耳朵堵住,钟声不就听不见了吗?于是他找了两个烂棉花团儿,把自己的耳朵堵得死死的,然后,就放心大胆地砸起钟来。
16、掩耳盗铃,是一则汉语成语,出自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自知》。该成语原意为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铃铛,后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是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其结构为连动式,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定语、状语。
17、扩展资料
18、掩耳盗铃是一则捂住耳朵偷钟的寓言故事。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19、答:偷钟的小偷
20、晋国的大夫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
21、遽(jù):立刻。
22、锤(chuí):槌子或棒子。
23、但是,他的耳朵堵住了,并不等于别人的耳
24、掩耳盗铃说的是一个去范氏家偷盗的小偷。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25、恶(e):害怕。▲
2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27、寓言故事主要内容是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28、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指鹿为马》、《掩耳盗铃》、《滥竽充数》、《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29、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
30、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掩耳盗铃的内容简介
31、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发出了况况的声音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和他来抢夺这只钟,于是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害怕别人听见,很正常;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那就太糊涂了。
32、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33、捂着自己的耳朵去盗取铃铛。
34、负:用背驮东西。
35、这个“聪明的”小偷转念一想:所以会听到钟
36、掩耳盗铃为汉语成语,为偏正式语法结构,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欺欺人。如用来形容他人时,一般是贬义词的感情色彩。
37、自己任为自己把耳朵堵住,去偷拿别人的东西听不到声音,别人也听不到。
38、掩耳盗铃人物是一个小偷。
39、则:但是
40、掩耳盗铃是出自《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寓言故事
41、亡,逃亡。
42、掩耳盗铃的故事
43、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