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笔记
1、用心一也——战国末期荀子《劝学》
2、译文: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就能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3、(善,形作名,善行)
4、三、形容词的活用
5、在这篇文章中有一句名人名言叫做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后来也成为了一句谚语,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6、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7、(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8、二、动词的活用
9、译文: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
10、(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1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战国末期荀子《劝学》
12、四、数词的活用
13、译文:因为用心专一。
1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战国末期荀子《劝学》
15、(流,动词作名词,河流)
16、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1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战国末期荀子《劝学》
18、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些比喻取之于人们熟悉的事物,又包含丰富的含义,因此,道理能说得浅显明白,发人深思。
19、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色。
20、《劝学》是战国思想家荀子的一篇论说文,文章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告诉了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深刻的说明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21、一、名词的活用
22、扩展资料
23、《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讲学习的内容,第四段讲学习应当善始善终。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