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非句子网:专注分享好词好句
位置: 欧非句子网 / 句子精选 / 文章内容

大学中庸全文及译文【61句精选】

2024-06-09 投稿作者:收起你的虚伪丶 点击:60

大学中庸全文及译文

1、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2、子路问什么是强大。孔子说:“你问的是南方的强大呢?还是北方的强大呢?或者是你所认为的强大?用宽容温柔的态度去教化,对无理的行为不施行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大,君子就属于这类。头枕武器、盔甲睡觉,死不反悔,这是北方的强大,强悍的人属于这一类。

3、正道就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的意思。庸者.天下之定理。所谓的定理就是平常之心不急功近利处事不急不躁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意思是这一篇是孔子传授给他的孙子名为子思,子思怕时间长了意思有了偏差,故写下来,给了孟子。

4、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5、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6、【原文】

7、慎子全文:慎独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9、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

10、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11、译文:1.仲尼子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2.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而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12、孔子说:“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小人的言行却违反中庸。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因为君子的言行时刻都不偏不倚。小人的言行违反中庸,因为小人的言行无所顾忌、无所畏惧。”

13、这段话的意思是,真正重要的和具有威力的事情,在表现和交流的时候往往隐藏在字里行间之中,需要用先进的手段来解读,只有在了解了真正含义之后,才能获得最大的价值。因此,我们在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必须保持清醒、警觉的态度,不要轻信表面上的形式和说辞,只有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和辨别能力,才能真正地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14、白话释义: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

15、译文方面,慎子的著作已有多个版本的翻译,比较著名的有许湘红、张锡华、萧长华等人的译本。

16、孔子说:“颜回是这样做人的,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一条善理,他就牢牢记在心上而不失掉它。”

17、孔子说:“追求生僻的道理,行为荒诞不经,后代对此会有所称述,但我不这样去做。君子依循中庸之道行事,半途而废,而我是不会停止的。君子依靠中庸之道行事,虽然在世上声迹少闻,不为人知,但不后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18、译文:慎子认为,能够达到极致的、危险的东西,在表达时并不仅仅是用言语来传达,而是通过言语外的暗示,通过言外之意,更深层次的真实和神秘之中,才能传递出最丰富的信息。因此,君子必须十分谨慎小心才行。

19、中庸全文及翻译【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章)【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中庸》原文及译文2: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原文】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20、中庸第二章: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1.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

21、孔子说:“人们都说‘我是有智慧的’,但他们被驱使而落入鱼网、木笼和陷阱之中,却不知道躲闪。人们都说‘我是有智慧的’,但他们选择了中庸之道,却不能坚持一个月。”

22、孔子说:“中庸是最高的境界,人们很少能够长期实行它。”

23、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24、放之,则弥六合。

25、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被实行,我是知晓的啊:有智慧的人做得太过分,愚昧的人达不到它。中庸之道不能被发扬,我是知晓的啊:贤明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明的人达不到它。这就好像人没有不吃饭的,但能够品尝滋味的人却非常少。”

26、慎子是一篇古代中国的哲学文献,其中包含了慎独、乐群、明志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27、若人知其所不知,则谓之圣;不知其所不知,则谓之愚。

28、慎子全文包括《慎子》、《童蒙篇》、《论语解》、《述而》、《大学解》、《中庸解》、《孟氏易传》、《八公山文集》等等。

29、中庸全文及解释

30、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这一段很好理解的。

大学中庸全文及译文

31、君子所奉行的道既广大又精微。黎民百姓虽然愚昧但还是可以知道它的,但至于最高境界的道,即使圣人也有不知晓的地方。普通百姓虽然不贤明,但还是可以实行它,但至于最高境界的道,即使圣人也有不能做到的地方。天地如此之大,但人仍有不满意的地方。

32、慎子:天下之至精至毒者也,非言而语,非语而意,非意而真,非真而神。故君子不可不慎也。

33、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明志篇: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不为下流之士所俯仰。

34、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35、因此,君子说的“大”,天下都载不起;君子说的“小”,天下都不能够理解。《诗经》上说:“鸢在天空上飞翔,鱼在深水处跳跃。”这是说君子的中庸之道在天地上下之间都是显豁的。君子所奉行的道,发端于普通百姓,在达到最高境界时便彰著于天地之间。

36、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37、其中,《慎子》是慎独所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童蒙篇》是慎独从教育和家庭环境的角度,探讨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语解》、《述而》、《大学解》、《中庸解》等则是慎独对孔子经典的解读和阐释,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38、因此,君子要随和但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强大!独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国家政治清明,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国家政治晦暗,至死不变节,这才是强大的!”

39、“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

40、孔子说:“舜是有大智慧啊!他喜欢询问且喜欢审察那些浅近的话,他隐瞒别人的坏处,表扬别人的好处。他掌握好两个极端,对人民使用折中的办法,这就是为何他被尊称为舜啊!”

4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2、圣之谓圣,愚之谓愚。

43、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44、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45、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46、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47、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48、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49、【译文】

50、乐群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1、卷之,则退藏于密。

52、孔子说:“天下国家是可以公正治理的,爵位俸禄是可以辞掉的,利刃是可以踩上去的,只是中庸之道不容易实行。”

53、孔子说:“恐怕中庸之道是不能实施的了。”

54、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55、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56、中庸无非就两个字中谓之左右之间意为处事之道要中立不左不右庸谓之平常意为以平常之心度天下上篇所诉:中者.天下之正道。

57、慎子是中国先秦时期思想家,其主要著作为《慎子》。以下是《慎子》的原文及译文:

58、这些译本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不同的译者风格和语言习惯,可供读者选择。

59、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60、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大学中庸全文及译文

61、译文:何况中庸(的风气)日渐衰微,都是因为教化不够而导致的。

阅读更多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4 条评论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最新评论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