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文86篇
1、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出自:《应闲》东汉张衡
3、渔家傲范仲淹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5、次北固山下王湾
6、春望杜甫
7、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8、“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出自:《劝学解》唐韩愈释义:学业只有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办事要多思考,不可做事随便。
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山水名篇,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清幽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欢歌笑语,那是一些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追求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青松、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发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10、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2、孔子语录(节选)/《论语》
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4、释义: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15、岳阳楼记范仲淹
16、“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出自:王充在批判孟轲的“良知”、“良能”时说的话。释义:不学习自己就了解,不问人自己就明白,古今做事没有这样的。
17、使至塞上王维
18、元性谦谨,有孝行,微涉经史,然精释典。年六岁,其祖以其夏中势,欲将元就井浴。
19、五百多字的文言文比较少,我只记得《岳阳楼记》,368字,《醉翁亭记》含标点477字。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文言文都比较简短像《司马光》和《伯牙绝弦》,《杨氏之子》等,都比较短,只有几十个字。《滕王阁序》比较长,773个字,《师说》549字。
20、出自:《鹤林玉露》宋罗大经
21、释义: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
2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23、小石潭记柳宗元
24、醉翁亭记欧阳修
25、“学然后知不足。”
26、桃花源记陶渊明
27、释义:不学习自己就了解,不问人自己就明白,古今做事没有这样的。
28、望岳杜甫
29、出自:《论语·为政》春秋孔子
30、游山西村陆游
经典古文86篇
31、“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
32、曹刿论战《左传》
33、释义:学无止境指学习是没有尽头的,激励人们奋进。
34、出自:《劝学解》唐韩愈
3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3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8、“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出自:《应闲》东汉张衡释义:人一辈子要勤奋努力,倘不积极地探索研究,哪会有收获或成就呢?
3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0、浣溪沙晏殊
41、出自:《劝学篇》战国荀况
42、释义: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43、赤壁杜牧
44、初中必背的文言文16篇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礼记》、《书经》、《易经》、《周易》、《尚书》、《诗经》、《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
4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46、泊秦淮杜牧
47、蒹葭诗经
4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出自:《诫子书》三国诸葛亮释义: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49、释义: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敏:聪明;好:喜好。
50、“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51、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52、相见欢李煜
53、鱼我所欲也《孟子》
5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5、鱼我所欲也/《孟子》
56、元固不肯从。谓其贪戏,乃以杖击其头曰:“汝何为不肯浴?”元对曰:“衣以盖形,为覆其亵。
57、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58、江城子苏轼
59、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经典古文86篇
61、陋室铭刘禹锡
62、释义:自己学习永不满足,教诲别人永不疲倦。
63、6、出师表诸葛亮
64、出自:《论语·公冶长》春秋孔子
65、观沧海曹操
66、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67、出自:《庄子.养生主》
68、三峡郦道元
69、释义:绳锯木断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70、“学无止境。”
71、出自:《诫子书》三国诸葛亮
72、水调歌头苏轼
73、过零丁洋文天祥
74、这些经典作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既有思想上的指导,也有文学上的价值。
75、己亥杂诗
76、出师表/诸葛亮桃花源记/陶潜三峡/郦道元马说/韩愈小石潭记/柳宗元陋室铭/刘禹锡岳阳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记承天寺夜游/苏轼爱莲说/周敦颐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8、爱莲说周敦
79、出自:《问说》清刘开
8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81、夜雨寄北李商隐
82、释义: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而不学习,那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83、出自:王充在批判孟轲的“良知”、“良能”时说的话。
8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85、行路难李白
86、破阵子辛弃疾
8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88、关雎《诗经》
89、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90、初中生背诵这些文言文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并且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经典古文86篇
91、(《后汉书•乐广传》)张元字孝始,河北芮城人也。祖成,假平阳郡守。
92、《岳阳楼记》
93、无题李商隐
94、登飞来峰王安石
95、父延俊,仕州郡,累为功曹主簿。并以纯至为乡里所推。
9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97、释义:谓只要坚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引申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98、我认为要考的可能有《鱼我所欲也》、《陋室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记承天寺夜游、三峡、马说、爱莲说、小石潭记、曹刿论战、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还可能有湖心亭看雪、邹忌讽齐王纳谏、桃花源记、不太可能的是答谢中书书。加一起能有上17篇,但是具体的还应该看该年的考纲决定,考纲里面可能有新加的文言文,那可就不止这17篇了。
99、“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100、曹刿论战/《左传》
101、释义:人一辈子要勤奋努力,倘不积极地探索研究,哪会有收获或成就呢?
102、释义:学业只有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办事要多思考,不可做事随便。
103、马说韩愈
104、《论语》十则
105、《论语十二则》《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孟子三章》《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106、饮酒陶潜
107、邹忌讽齐王纳谏
108、出自:《论语·述而》春秋孔子
109、观刈麦白居易
110、雁门太守行李贺
11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12、出自:《礼记·学记》
113、元不能亵露其体于白日之下。”祖异而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