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评价论语经典名句
1、——《论语·卫灵公》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子不语:怪,力,乱,神。
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1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论语·宪问》
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9、然而,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除了那些我们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们还会找到一些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1、道德精神的培育,工作能力的锻炼,知识内蕴的充实,学术精神的涵泳,都必须依靠一种锲而不舍的自持力。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3、(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14、孔子眼中的“学”内涵是很丰富的。看来并不是单指“作文”,首要的其实是“做人”,有了“做人”的基础,“作文”情真意切自是不难。
15、古时候的人大多为了完善自己而学,今天的人求学大多是为了沽名钓誉。所以学习者要努力加强修省躬行的自觉性,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学问。
16、告诫其弟子,首先要充实自己,要有真才实学,才能谈得上遇到伯乐。
17、要想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的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了教师魅力的引领,学生的学习自然会“欲罢不能”,何患不“自主”?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9、一个人有仁、有知、有信、有直、有勇、能刚当然非常好,但如果不好学,都是有致命的短处。这里强调了知识修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倡导积极学习,主动探求知识。
20、(7)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1、——《论语·述而》
2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3、(1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2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5、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6、例如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孔子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空想而不读书就必然会产生疑惑等等。
2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28、当然,虽然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会的腐败气息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治家治国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因此,它仍是一本好书,孔子也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0、(1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名人评价论语经典名句
31、教育中的人文不一定是要像政治课那样说教的,于“文”中渗透,方是正法。
32、——《论语·为政》
33、(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34、——《论语·公冶长》
3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6、(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7、《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前年经典绝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做的记录;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问题,只是记录孔子的一些言论。因此,《论语》中记载的言论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对我们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3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在这里,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
40、——《论语·子罕》
4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2、——《论语·泰伯》
4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45、(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6、——《论语·阳货》
47、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
48、(1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9、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说,孔子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与上大夫说话,态度和悦;君子在场时,说话局促不安。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级的人说话态度明显不同,他的做法与当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不相符的,充分说明孔子所处时代是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
50、(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1、(1)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52、——《论语·雍也》
5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5、孔子说他曾经废寝忘食地去冥思苦想,以期得到什么彻悟或顿悟,结果一无所获。因此,孔子得出结论:与其空想,不如老老实实地去学习。
56、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57、高高在上的权威并不是唯一的老师,当然也就不是唯一的真理。真理可以随处存在,所以学习中要抱着所有的人都是老师,都有可学习处的想法,但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质疑的必要性。
5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9、——《论语·学而》
60、此外,从“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意思是说朋友送的礼物如果只有车马,没有祭肉,孔子也不会行拜礼)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人们很重视祭祀祖先,即使别人送再多的东西,如果没有祭肉,主人也不会高兴等。
名人评价论语经典名句
61、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坦诚相待。正因为孔子对他的学生有着无限热爱之情,才使得他在教学过程中不知疲倦,真诚无私,因而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62、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尝无诲焉。”它的意思是:学生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是不会不教他的。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些都不需要物质来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学生要送礼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赐教,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
63、——《论语·子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