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个字的老子名言
1、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3、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4、因贪欲过重,追逐名利,贪享过度,耗尽阳气,中途夭折者,十中有三。
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7、·道是隐形的,德是显现的,德不能离道,道更不能离德,无德不能现道。道为体,德为用,即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9、【原文】
10、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12、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13、【翻译】能了解别人的人只能叫做聪明,能认识自己的人才能叫做高明。
14、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15、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6、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1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20、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1、首先对万事万物不可过于执著,执著之者难明道德,执著之人,必生妄心,妄心一起,妄欲即生,贪心妄想随即而至,当他的贪欲得不到满足之时,必会心生烦恼。所以,人应该忘却执著之心,万事不可强求,妄求,不为外物所扰,顺应自然而为。保持一颗平常心、清净心,如此即可与道合真,与德合本。
2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4、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25、家庭和谐,六亲和睦,夫妇和顺,家道昌盛,乐享天伦;
2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2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8、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29、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30、女子无才便是德
28个字的老子名言
31、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32、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33、·为何有的人死得早,有的人死得晚呢?
34、人生于天地之间,生老病死本应顺其自然,不可以倒行逆施,战争无端夺去他人生命,悖逆大道。
35、慈性自然,以仁慈之心善待天下万事万物,以己之慈,感化万物,万物受感,自亦归慈。若天下人皆慈,百姓自安,国家自治,慈焉能不勇。
36、不敢为天下先,谦卑处下,无智无欲,与物无争,不炫己长,置身于后,不为人先,此为水性,此性虽不为器用,而无器能与之争,此不争之器,无器能比。
37、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38、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39、道者性也,乃天地万物,一切生命之先天之本,原始之性。其无形无象,含而不露,空虚无迹,却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为,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却从不自彰、自恃。
40、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4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42、外欲之人,贪于世事,外求华饰欲乐,贪名求利,对名利取之无度,整日奔波于名利之中,以致心中不静,而生烦恼,身心皆疲。
4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44、人其生虽同,其死则异,其异有三:
4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6、·治世者,应涤除妄欲,消除妄为,积蓄精力,上下合一,贵贱不分,民心自服,不生争端,天下安泰,君民同心,遵道贵德,这样则无所不治,无所不化。以此为治,则江山永固,千秋万代。
4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48、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2、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50、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2、处世应当心中明白而外表浑厚,所谓心中明白,就是知道人事的缺失,而外表浑厚,则是悉数接纳,使贤而骄者谦之,愚而卑者明之,各获其利。就像阳光之化育万物,既照园中牡丹,也照原野小草,使两者皆欣欣向荣,这才是上天的好生之德。
53、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54、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55、赏析:众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的时候,丑就会显露出来了;众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善的时候,恶就会由此而产生。
5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5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58、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
5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8个字的老子名言
61、美丑并无一定的标准,要看个人的喜好而定。如果对事物美丑太过挑剔,则世上没有几件事是我们能够接受。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善恶美丑原是相对的,如果执着于自己所相信的美,而不能接受整个世界的本有现象,那便是“与物不契”。相同地,贤愚之分也是如此,孔子教人不分愚贤不肖,倘若只接受贤者,而摒弃愚者,岂不是使贤者愈贤而愚者愈愚了吗?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成为他人眼中的贤者?尚贤弃愚,难怪要与大多数人不亲了。
62、·道德学说的十大特性: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
63、治人事天,莫若啬。
64、自然和谐,星辰顺序,天清地宁,风调雨顺,万物繁荣;
65、一种叫外欲,一种叫内欲。
6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8、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6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70、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71、顺于自然,和合阴阳,心清无欲,尽享天年,寿终正寝者,十中有三;
72、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73、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7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75、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76、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77、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78、·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君命不可违,天命更不可违,兵者杀人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不可以胜为快,战争一起,尸横遍野,民不聊生,应以悲泣之心处之。
79、·道有三宝,若能执道之三宝,大道不难修矣。道之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80、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8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82、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83、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84、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8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8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88、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8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90、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8个字的老子名言
91、·道者,天地之祖,万物之宗也。其形也虚,其象也无,其性也自然。天地因之而生,日月因之而行,人物因之而成,不以人之好恶而改之,它是天地万物一切变化中永恒不变的。
92、人身和谐,阴阳平衡,百脉畅通,身康体健,心旷神怡,颐养天年。
93、天地造化万物众生,虽生生不息,循环不止,其不外乎一阴一阳之道,人得阳而生,阳尽而死,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此乃天地自然之道,无人能逆。
94、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9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玻夫唯病病,是以不玻
9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97、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9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9、国政和谐,上下同心,百官尽职,百工尽技,百姓乐业;
10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101、人之行事,守此三性(慈性、俭性、不敢为天下先),执此三宝,事无不成,道无不就;若舍此三宝,贪心必生,争强好胜,争权夺利,争先恐后,仁慈皆无,如此相争,与道远矣,身虽不死,神实已亡。
102、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103、·人的欲望有两种:
10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0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0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07、“以正治家”,治国也好,治家也罢,要有正气,一定要弘扬正气,坚持正义。即用正规、正常、正直之道治理国家,治理家庭,确立、维系家庭的正确秩序。
108、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09、·天下之祸莫甚于私欲,天下之患莫大于相争,衣食起居,人之性也,然过之则为欲也,庶民争利,大夫争权,诸侯争地,皆私欲所致,天下焉能不乱。
110、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111、凡此两种有贪欲之人,必身心逐于外物,忧苦藏于自心,迷失本性,损伤自己的精气神,以致苦不堪言。
112、·人生于天地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也。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11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1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1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16、老子的治家之道是确立正确的家风,不耍花招,不动计谋,不搞伪装,不搞出其不意,治家要充满爱心,循序渐进,正正派派,端端正正,实实在在,光明正大。
117、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118、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119、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120、内欲者贪于进修,穷寻真理,自以为无所不知,总是找人争执、辩论,不虚心,不请教,以致烦恼而生。
28个字的老子名言
12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22、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1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25、·福祸互化:福祸之事相互倚伏,福可转祸,祸可转福。得福得祸,皆因每个人自己的行为所致,正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积善可得福,积恶可得祸,因果之理循环往复,相互转化,并无定律。
126、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2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128、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12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13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131、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13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33、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34、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35、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136、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13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138、【评析】
13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40、【译文】
141、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42、·人为什么会死呢?
143、道的这些特征,反应在人的行为上叫做德。
14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45、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46、·如何能做到去欲还本,合于道德呢?
147、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14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49、俭性清静,清清静静,无妄为之行,顺天应人,合于自然,利益万物,物物受益,俭安能不广。
150、赏析: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应自然不提倡人为,不用空洞的言辞教化而使民自化,这就像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它滋养了万物并不横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成名就而不自我夸耀。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功绩才不会泯没。
28个字的老子名言
15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水柔之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无有入于无间。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之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治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
15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53、不识阴阳,先天不足,病魔缠身,本可长寿而中途短命而死者,十中有三;
154、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155、分别美丑的心太过明确,则无法与事物相契合。分别贤愚的心太过清楚,则无法与人相亲近。内心应该明白人事的善处与缺失,处事却要仁厚相待,使美丑两方都能得到平等,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上天生育我们的德意和心量。
156、·何为道德?
15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158、·衣食本为保命、养命,若有人为求衣食,终日奔波拼命,以致衣食得来,而病疾却至,乃至早亡,却又何苦呢?
159、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16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6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6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63、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16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6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6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6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16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6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70、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7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72、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73、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174、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175、·行善之人善源于自然,欲求回报的善非真善。
17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77、人类和谐,天下太平,社会稳固,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17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79、德者,道者用也,二者一也。人合于道者则德,物合于道者则序,反之则为悖为逆,人德物序则天下正,人悖物逆则天下乱,和谐是道德学说的基本法则之一。
18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8个字的老子名言
181、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182、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