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所处的时代背景
1、家康“东照大权现”在搞死丰臣家孤儿寡母后,于1616年咽气。之后他的儿子德川秀忠和孙子德川家光基本建立了德川幕府的体制,后代将军虽然也有改变政策,但大体上没有或者不敢去变动前三代将军的制度设计。
2、这样,日本的政治经过了上述演变后,从1193年源赖朝做“征夷大将军”(通称“将军”)开始,就正式进入了武士阶级掌握政权的“幕府政治”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日本国内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政治局面:以天皇为首的贵族政权的朝廷仍旧在京都存在着,天皇名义上仍旧是国家元首,但是他并无实权;以将军为首的武士政权——幕府与朝廷同时并存,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却是掌握实权的最高统治者。
3、每当地方上发生农民起义或东北方面的虾夷人发生骚动时,日本中央政府常常派当地有势力的武士领袖率领所部前住镇压。这样一来,武士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了。
4、此外,又在贵族政权所在地的京都设置了都守护;在奥州(本州东北部)、九州等边远地区设置了奥州奉行和九州奉行。这些职务,到后来也都变成了执权北条氏一族的世袭之职。
5、在公元645年(日本的孝德天皇大化元年)的时候,日本曾实行过一次自上而下的重要的政治改革,就是所谓“大化革新”。这次改革,可以说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一个界碑。经过了这次改革,日本废除了过去贵族占有土地和农民的奴隶占有关系,把一切土地都收归国有,把农民变为国家份地的租种者,这就是称为班田制的封建土地国有制。
6、镰仓幕府的最高首领在职位上就是征夷大将军。下面的机构在中央方面设有政所(即公文所)、侍所、问注所三个机关。政所是幕府的行政机关。它的首长最初称为别当,后来改称执权。执权一职最初系由大江广元担任;后来改由源赖朝的岳父北条时政担任,以后变成北条氏一族的世袭之职。侍所是幕府的军事机关,它的首长称为别当,最初是由和田义盛担任后来和田氏为北条氏所灭,由北条时政的儿子北条义时兼任。从此,文、武大权遂均归北条氏一族掌握。问注所是幕府的司法机关。它的首长称为执事,后来成为太田、町野两氏的世袭之职。
7、世纪以后,公地、公民制解体,皇权式微,社会动乱,武士阶层随之崛起。1185年,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武士集团相争,前者胜,控制中央政权。
8、在源、平二氏斗争的过程中,源氏集团内部也发生了源赖朝和他的兄弟源义仲、源义经之间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源赖朝获得了最后胜利。他在灭平氏的同年(1185年),在各地方放置了称为守护和地头的行政统治机构;再加上他以前在镰仓(现在东京以南)设立的三个武士政权机关(1180年设立的侍所、1184年设立的公文所和问注所),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央政权性质的“镰仓幕府”。镰仓幕府是日本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幕府。“幕府”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过去将军带兵出征时,常以营幕为府署,所以就称将军的府署为幕府。
9、十一世纪时,源、平二氏的势力愈来愈大。当时日本中央政权中的皇室和外戚(大贵族藤原氏)两大集团,正在进行着尖锐的政治斗争。他俩因为本身都缺乏军事实力,便都拉拢武土阶级做他们的爪牙。一般地讲,源氏往往支持外戚藤原氏,而平氏则支持天皇。双方斗争的结果,最后,皇室、外戚两败俱伤,政权落入平氏集团手中,由平清盛掌握了京都的中央政权。
10、年,两度攻入京都,废后醍醐天皇,立光明天皇,设幕府于京都。
11、幕府政治的形成——源氏的镰仓幕府时期
12、年关原合战奠定了江户幕府的天下,1603年,德川家康于江户拜领征夷大,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当时,天皇虽然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手中。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
13、一是没收和削减敌对性大名的 地,充实幕府的经济基础:德川家康没收了87个敌对性大名的地,总收入量为414万石一说没收了90个大名的地 ,减封了三个大名的地,总收入量为207万石一说减封四家大名地 。其中的3/4转封给自己的功臣和亲近大名,其余的¼划为德川氏的直辖地,再加上甲斐、信浓、美浓、近江、越前、佐渡、陆奥南部等地区的直辖地,总收入量达6万石以上,此外,德川家康还把佐渡、石见、伊豆等地的重要矿山和京都、大 、奈良、骏府、长崎等重要城市和港湾地划为幕府直辖。这样,幕府就几乎控制了全国的大部分重要财源。
14、平氏掌握中央政权的期间内(1159~1183年),以平清盛为首的上层武士,沾染了京都贵族的浮华习气,很快地蜕化成为与藤原氏无异的贵族,因此使得地方下层武士对他们深表不满。这样,便给他的敌人源氏集团造下了夺取政权的良好机会。从1180年开始,源氏把不满意平氏的地方武士们组织起来,到处起兵。1183年,源氏打进京都,迫使平氏全族逃往西国。到1185年,终于灭了平氏全族。
15、德川家康,(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之长子,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后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基本信息栏中文名:德川家康别名:竹千代国籍:日本出生地:名古屋冈崎出生日期:1543年1月31日逝世日期:1616年6月1日织田信长职业:政治家,军事家主要成就:颁布《武家诸法度》代表作品:《武家诸法度》所处时代:战国时期重要事件:垄断造币权出生:1534年5月12日日本尾张那古野城
16、年桶狭间之战,织田氏大败今川氏,今川义元阵亡。从此德川家康摆脱今川氏而独立,1562年与织田信长结成同盟,开始全力经营三河。由于他求成心切,采取过激措施,激起了1563年三河国全境的一向宗起义。经过他近一点的攻战,残绘地镇压了起义后,才逐渐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基地。
17、是天蝎座。
18、日本幕府时期是指从公元1192年到1867年,在日本历史上是武士阶级掌握政权、实行军事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这一时期天皇权威基本丧失,国家主要由武士掌控。
19、年10月,武田信玄率四万五千人大举进军京都。德川家康闻讯率自己所部及织田信长援军一万余众迎战于三方原。由于双方兵力悬殊,且用兵之妙信玄又略高一筹,结果德川、织田联军大败,死伤千余,德川家康逃回滨松。此役德川家康虽然打了败仗,但武田信玄却十分佩服德川军的勇猛顽强。武田信玄的猛将马场信秀事后对信玄说:“看了三河军的尸体,面朝我军倒下的面向滨松倒下的都是脸朝上,这说明这些士兵都是向前冲杀时战死的,因想逃跑而被处斩的一个也没有。”据说德川家康就是经过此役而取得了“海道一雄”的名声。
20、丰臣秀吉征伐九州时,德川家康未被征调,摆脱了一次巨大的消耗。但1590年征伐小田原时他参加了战斗。北条氏灭亡后,德川家康被封于关八州,年贡260万石。1590年8月1日德川家康离开五国迁往江户 现东京 ,从此采取一系列措施,权利经营关东。
21、注意内治是德川家康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德川家康的内治是和改组与强化封建秩序溶为一体的。在取得全国政权前,每占一地,总要对新地的统治加以整顿,而不是一味追求武力扩大版图。夺取全国政权后,为了巩固政权,除保持丰臣秀吉的政治成果外,又采取了一系列改组和强化封建秩序的措施。
22、正当日本政府威令不行,武备废弛的情况下,庄园制度在日本日益盛行起来。原来“大化革新”后施行的土地国有制度是不彻底的,贵族们仍旧可以按照品级的高低和功劳的大小而获得国家给与的位田、职田、功田等;同时,又允许新开垦的土地归私人占有。贵族们占有的土地,后来发展成为“不输”(不向国家交税)、“不入”(不许官吏进入)的庄园。此外,寺院、神社以及地方豪强们也都占有庄园。随着庄园的发展,地方豪强的势力也日益强大起来。地方豪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经常驱使庄丁学习武术。因为主要是练习射箭和骑马,所以自称为“弓马之家”。这样,一族便自成为一家,庶子称为“家子”,仆从称为“郎众”。人数众多的便编成一“党”。这种“党”,实质上就是一种按照血缘关系和主从关系而组成的军事集团,它的成员称为“武士”。这就是武士阶级的起源。
23、日本幕府政治的形成
24、当时,最大的两家地方豪强是源氏和平氏。他们都是日本皇室的疏族:源氏是清和天皇的后裔,平氏是桓武天皇的后裔。在他们的领导下,武士阶级主要也分成源氏、平氏两大集团。源氏集团的根据地在东国(位置在日本本州的东部),平氏集团的根据地在西国(位置在日本本州的西部)。
25、守护大都由将军家的直属武士——“家人”们来担任,而地头则全由家人们来担任。他们就成为镰仓幕府的支柱。
26、这一时期德川家康也很重视发展内的工商业。早在三河国时他就把三河的小山新市作为“乐市”,免除各种税役。迁入滨松后,他又整顿了各种工商业团体。征服甲斐后,统一了通过甲斐全境的度量衡,招揽外地商人到三河、远江进行贸易。通过这些措施,德川家康不仅稳定了对新 地的控制,而且增强了经济实力。
27、首先,采取新办法配置家臣。德川家康在靠近江户的武藏、相模等地,集中了直辖地和封地在一万石以下的下级家臣。万石以上的高级家臣配置得尽量远些,分布的密度是关东的西南部略稀,东部与敌对性大名接壤的边境地带较密。显然,这样配置是一种临战体制。而且他在进入关东的同时,便决定将封地换算成产量发给家臣。这些措施对进一步控制家臣,巩固关东新地起了很大作用。
28、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
29、年,镰仓幕府亡,政权复归皇室。1335,足利尊氏弟兄起兵镰仓,
30、从公元1192年到1867年,在日本历史上是武士阶级掌握政权、实行军事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
德川家康所处的时代背景
31、在地方方面,全国各地及庄园内都设立了守护和地头。守护是由幕府委派的地方官,掌握军事、警察之权。地头是由幕府安置于各地庄园内的管理人,掌握着庄园内的警察权和土地收益权。镰仓幕府是以庄园制为其经济基础的。它通过地头控制庄园。当时的庄园名义上虽然仍旧为过去的领主所有,有领主和地头的双重领导,但是领主不能撤换地头,所以地头就逐渐侵占了领主的利益,成为庄园的唯一支配者。
32、本能寺之变以后,丰臣秀吉捷足先登,抢先控制了局面,使德川家康失去了一次夺取全国政权的机会。当时大局虽然对他很不利,但这时他与丰臣秀吉之间的关系和实力已非昔日的织田信长与他的关系可比。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他采取了有限的行动。1584年,德川家康应织田信雄之请,与丰臣秀吉战于小牧、长久手,就是出于有限目的的一种有限行为。长久手之战,德川家康打败了丰臣秀吉的一个支队,打死了丰臣秀吉的勇将池田信辉,迫使丰臣秀吉以相当有利于他的条件讲和,这对全国都很有影响,丰臣秀吉对德川家康不得不另眼相待。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时,没有把德川家康的部队编入渡海战列。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德川家康的幸运,其实这是德川家康运用自己的实力和采取巧妙的策略得来的。丰臣秀吉出兵朝鲜,使丰臣政权和西南大名损失惨重,而德川家康却在和平建设中积蓄了财力,壮大了力量。这些变化是丰臣氏政权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德川家康后来夺取全国政权的重要转折点。
33、此后德川家康一面与武田氏对抗,一面加强 内建设。1575年5月,联合织田氏于长筱之役大破武田胜赖,1581年陷远江的高天神城,把武田氏驱逐出远江。翌年随织田氏灭掉武田氏,拥有了骏河。
34、在1603年德川家康终于等到了朝廷的宣下,正式被封为“征夷大将军”起,首先还是处心积虑的在1615年终于搞掉了“太阁余孽”丰臣秀赖,丰臣家被连根拔起一个不留。在这之前的关原合战打败了石田三成等铁杆丰臣党羽,战后大幅削减毛利家的实力,让萨摩藩也龟缩在西南不敢造次。
35、年,北朝天皇授足利尊氏征夷大将军称号;
36、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从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的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
37、日本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大名之间争夺政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实现国家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德川家康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必须对统一的大局有清醒的认识,因时、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政策和策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他是顺应了时势,举措得宜的。
38、当时东海道地区兵农分离进行得很缓慢,还没有象大内氏还没有象大内氏和北条氏那样形成大名的城下町,家臣和自己的封地还紧密地联在一起,因此要控制家臣必须牢牢地控制住土地。鉴于这种情况,德川家康当时对所属家臣一律采取给予封地的形式,通过土地这个纽带来控制家臣。
39、年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是五大老的首。1600年,他进攻上杉景胜。接著于当年9月的关原之战打败石田三成,掌握了全国政权。1603年2月,被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右大臣、源氏的长者 即源氏的族长、家主 。同年,他在江户开设幕府。1605年,把将军职让给了儿子秀忠,退居骏府城,但作为大御所仍然掌握著军政实权。1615年5月大今大阪之役,灭掉丰臣秀赖,实现了所谓的“元和偃武”。1616年3月,出任太政大臣。4月17日死于骏府城,终年76岁,葬于久能山。翌年,追谥正一位,受东照大权现的敕号,后改葬日光山。
40、年松平广忠与尾张的织田信秀作战,为请骏河的今川义元援助,将六岁的家康送作今川氏的人质,但中途被织田氏所夺,监护在热田有两年之久,一说被扣在那古屋 。在此期间,其父广忠被自己的近臣暗杀。1549年松平氏与织田氏讲和,德川家康返回冈崎,仅十日又作了今川氏的人质。八岁至十九岁这十二年间,德川家康作为人质住在骏河。
41、日本的幕府政治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了说明这点,我们需要先来谈一下日本武士阶级的来历。
42、德川家康返回冈崎后,发现中央的实权已被丰臣秀吉夺去。为了积蓄实力准备将来与丰臣秀吉分庭抗礼,他更加坚定了东进的决心。不久发兵占了甲斐,同时把手伸进了信州。至1583年前后,德川家康已先后把三河、远江、骏河、甲斐、南信浓五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43、其次,德川家康为了调整农村中的租佃关系,稳定新地的秩序,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检地。其具体办法是,在土地登记册上,在隶属农民登记人姓名的右上方标上人名肩书,表明该人耕种的土地其有权是属于哪个名主的。这样做,是既承认身为 主的名主的土地 有权,使其负担交缴年贡的责任,另一方面又承认租佃者尚不稳定的耕作权。这种措施对治理关东这种比较落后的地区是得策的。
44、德川家康 (1541—1616)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1541年生于三河国冈崎,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之长子,原姓松平氏,初名元信,后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德川家康的先祖是发迹于三河地方的一个土豪,在战国时代逐渐上升为战国大名,到松平广忠这一代时,松平氏已有整个三河国。但其国被夹在势力较强的两个大名尾张的织田氏和骏河的今川氏之间,地位很不巩固。
45、年德川家康的同盟者织田信长进入京都,迈出了统一全国的第一步。这时已在三河打下了坚实基础的德川家康开始采取东进政策。1570年他联合织田信长在妹川打败浅井氏、朝仓氏,将治所迁往滨松。但这时武田信玄也想夺取全国政权,为扫清进军道路上的 碍,屡次出兵远江和三河。
46、年织田信长死于本能寺。信长一死,围绕政权落入谁手的问题各大名之间展开了激烈斗争。本能寺之变时德川家康正在界市,因急取近道经伊势返回三河,才免遭危难。
47、与此同时,又实行了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度。按规定,农民男子一生之中要服三年兵役。应征入伍后,有的编入首都的“卫府”,有的编入各地的“军团”,有的则被派往边疆充当“防人”。被派充当“防人”的士兵,常常有去无还,多半死在遥远的边疆。而地方官员们又常常把征来的士兵当做奴隶,驱使他们长年服劳役或种地,因此训练废弛,士兵也谈不上有什么战斗力。士兵们不甘心客死异乡和过奴隶式的生活,常常大批地从兵营中逃跑。日本统治阶级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从公元792年(桓武天皇延历十一年)起,又把征兵制度改为募兵制度,应募入伍的士兵称为“健儿”。但是,没有经过多久,这些“健儿”也变得有名无实了。
48、此后丰臣秀吉步步推进国内的统一,不久当上了关白和太政大臣,名副其实地掌握了全国政权。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之间也很自然地变成了近似于主从关系的一种关系。
49、年,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于镰仓置幕府,武士贵族专权自此始,天皇形同虚设。
50、综上所述,可知幕府政治本质上就是军事封建主的统治,将军就是全国最大的封建主,他属下的武士都是占有土地的大、小封建主;而镰仓幕府的特征则是一个以将军为首、以家人为主要支柱、以小领主土地占有制的庄园为经济基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
51、最后,德川家康也十分注意发展 内的工商业。为了解决陆路运输和吸引外地商人来江户经商,从江户和周围农村征调人夫建立了道中云马役。为了解决水路交通问题,组织人力挖掘沟渠,使船舶可以直接停靠江户城下。又指定专人管理 内的度量衡;委托从旧 地跟来的土豪式商人发展江户的市区建设和对工商业进行管理;1592年以后,铸造了号称武藏小判的一两金币,以促进货币流通。随著江户建设的步步进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外地商人纷纷来到江户。德川家康对关东的建设,为他后来夺取全国政权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援和巩固的根据地。
52、德川幕府(日语:とくがわばくふ)又称江户幕府(えどばくふ),1603年由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日本江户(今东京)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