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胡蓝之狱社会背景是什么?
- 2、历史上著名的湖南之狱事件发生在明代?
- 3、明朝时专有名词?
- 4、“胡蓝之狱”发生在那个朝代?
- 5、明朝四大案完整版?
- 6、历史上明朝胡蓝案是怎么回事?
- 7、洪武四大案是哪四大?
- 8、洪武四大案是哪四大?
胡蓝之狱社会背景是什么?
中国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 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 起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终于二十五年。 明初,朱元璋对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结党营私、骄横跋扈的举动极为不满,采取种种方式对其制约。 洪武十三年正月,有人上书告胡惟庸谋反,朱元璋遂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和涂节 、陈宁等处死。 胡惟庸死后,其谋反“罪状”陆续被揭发。 朱元璋为肃清“逆党”,株连杀戮者达 3 万余人。 前后延续达10年之久,朱元璋并作《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 “胡党”而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除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叶踦等 1公、21侯。 胡惟庸 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 ,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 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历史上著名的湖南之狱事件发生在明代?
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的罪名族诛左丞相胡惟庸,同时对与胡来往密切的官员抄家灭族。后来朱元璋又屡兴大狱,使“胡惟庸狱”不断牵连扩大,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李善长等人也以与胡“交通谋反”的罪名下狱被杀。就连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太子之师宋濂全家也被流放至四川,宋病逝于贬途之中。“胡狱”牵连十年之久,株连被杀达三万余人。 “蓝狱”主角大将军蓝玉是开国元勋常遇春妻弟,其本人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在平定四川、云南,大破北元后,晋封凉国公。洪武二十六年(1393),蓝玉以谋反被诛,株连被杀的达一万五千余人。 除“血洗胡、蓝”以外,朱元璋还以各种借口、各种方式诛杀其他功臣,如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开国第一谋士刘基(伯温)等。功臣勋旧得以善终的几乎只有在洪武二十三年(1389年)告老还乡的汤和一人而已。 综上所述,“朱洪武血洗湖南”的民间传说实为朱元璋“血洗胡蓝”之讹传,而“扯来江西填湖南”的准确说法应为“江西填湖广”(包括今湖南、湖北)。
明朝时专有名词?
胡蓝之狱:为了巩固统治和皇权,朱元璋借口永相胡惟庸谋反,大肆诛杀功臣宿将。洪武二十六年,又以谋反罪杀蓝玉,赵翼等人,牵连万多人。这两件事,史称“胡蓝之狱”这两次党狱,不但元勋宿将被杀殆尽,而且连许多江南豪族也被诛杀。 靖难之役:明初皇族内部为争抢皇位而爆发的一场内战。建文帝继位后,采纳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削藩。使得皇族内部激化。建文元年,朱棣以诛齐,黄为名。于北平起兵,号称“靖难”经过三年战争,燕王终于夺取帝位,改号永乐,是为成祖。这一一事件,史称“靖难之役”
“胡蓝之狱”发生在那个朝代?
胡蓝之狱 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起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终于二十五年。明初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史称"胡蓝之狱"。明太祖朱元璋借此两案,大开杀戒,从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间,他几乎将明初的开国功臣诛杀殆尽,受株连被杀者有45000 余人。
明朝四大案完整版?
明初四大案亦称洪武四大案,是指明太祖朱元璋为消灭他认为对他的朝廷有威胁的人所引发的著名四大屠杀案件。 分别为: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洪武九年或洪武十五年(1376年或1382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胡惟庸与蓝玉案件习称“胡蓝之狱”,是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政治事件。 据周敬心书,此外尚有洪武四年录天下官吏,洪武十九年逮官吏积年为民害者,洪武二十三年罪妄言者。朱元璋都大戮官民,不分臧否。
历史上明朝胡蓝案是怎么回事?
中国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 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 起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终于二十五年。 明初,朱元璋对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结党营私、骄横跋扈的举动极为不满,采取种种方式对其制约。 洪武十三年正月,有人上书告胡惟庸谋反,朱元璋遂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和涂节 、陈宁等处死。 胡惟庸死后,其谋反“罪状”陆续被揭发。 朱元璋为肃清“逆党”,株连杀戮者达 3 万余人。 前后延续达10年之久,朱元璋并作《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 “胡党”而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除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叶踦等 1公、21侯。 胡惟庸 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 ,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 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明代史籍中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多有矛盾,因此关于其是否确实谋反,当时便有人怀疑,明代史学家郑晓、王世贞等皆持否定态度。
洪武四大案是哪四大?
四大案指:1空印案2郭恒案3胡惟庸案4蓝玉案。洪武四大案又称明初四大案,是指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或为整顿吏治或为加强集权而策划的四大案件,因四案而死者至少十万人。 洪武四大案分别是:洪武九年的“空印案”《方证传》、《郑士利传》记载为洪武九年,同时废丞相是在洪武十三年,案发在有丞相之日。亦可证非15年。和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和二十六年的蓝玉案。胡惟庸与蓝玉案件习称“胡蓝之狱”,是朱元璋大杀开国功臣的政治案件,“空印案”应是整顿吏治的案件,“郭桓案”则偏向于经济案件。
洪武四大案是哪四大?
指的是:“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 详情: “空印案”是发生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空白盖印公务文书而引发的案件。 “郭桓案”发生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 “胡惟庸案”发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它是指洪武帝诛杀宰相胡惟庸事件,随後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
洪武四大案是哪四大?
明初四大案亦称洪武四大案,是指明太祖朱元璋为消灭他认为对他的朝廷有威胁的人所引发的著名四大屠杀案件。 分别为: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 洪武九年或洪武十五年(1376年或1382年)的“空印案”, 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
洪武四大案是哪四大?
明初四大案亦称洪武四大案,是指明太祖朱元璋为消灭他认为对他的朝廷有威胁的人、整顿吏治、惩治贪污而策划的著名四大事件或屠杀。 分别为: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洪武九年或洪武十五年(1376年或1382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胡惟庸与蓝玉案件习称“胡蓝之狱”,是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政治事件,而“空印案”与“郭桓案”则是对涉嫌贪墨的官吏进行大规模的镇压。
洪武四大案是指哪些?
明朝“洪武四大案”分别是:一、胡惟庸案,二、空印案,三、郭桓案,四、蓝玉案。 胡惟庸案,是明太祖朱元璋诛灭丞相胡惟庸的事情,该案牵扯甚广,诸多元勋将才均被诛灭,后朱元璋废止左右丞相,废止中书省,政务分归六部解决,从此以后中国王朝再无丞相一职。 空印案,出现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空白页盖印公务公文而造成的案子,该案受到朱元璋重视,并因此诛灭数百名有关朝廷官员,实则一个冤案,但是其影响之广,范围之大。 郭桓案,出现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是一宗贪污受贿案,其受贿额度极大,影响非常深远。
洪武四大案是指哪些?
洪武四大案指的是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消除那些对统治有潜在威胁的人所引起的四件大案,分别是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以及蓝玉案。
洪武四大案是指哪些?
明初四大案亦称洪武四大案,是指明太祖朱元璋为消灭他认为对他的朝廷有威胁的人所引发的著名四大屠杀案件。 分别为: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 洪武九年或洪武十五年(1376年或1382年)的“空印案”, 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如有不同意见,请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