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借东风的典故
1、鲁肃别去。
2、诸葛亮答应周瑜借东风,让人搭建一座七星坛,诸葛亮装作上坛作法,借东风。
3、总括来说有两种可能:
4、众皆领命。
5、历史上没有诸葛亮借东风的事情,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孙刘两家在曹操大兵压境的时候,决定共抗曹军,各项准备工作都完善了,孙权部下大都督周瑜发现,因为风向的缘故,放火会烧到自己,就昏倒了,诸葛亮去探望写了一首诗,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一下子就好了,便问,诸葛先生,这便如何,没有东风,一切都是浮云,诸葛亮说在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我给周郎借三日东南风,到了那一天,的确有东南风,于是就有了火烧赤壁历史,隆冬有东南风是自然现象,不奇怪,古代战争需要有利于己方的天气,才能进攻,所以为帅者要知晓天文地理方能不败。
6、诸葛亮借东风的原理是:高压反气旋。在这种天气下,气流顺时针流出,高压西部的赤壁地区就正好吹起东南风。由于大气运动是复杂而多变的,很可能在赤壁地区西边偶然地出现了一个小低压。
7、恰恰相反,历史上确实有火烧赤壁这件事,但是却是以周瑜为主导的,诸葛亮在联吴抗曹这件事上,只能算是促成者,真正与曹操指挥交战的,是东吴大都督周瑜。对于周瑜和黄盖来说,虽然并不像现在一样通晓地理气流,但是长期生活在赤壁附近,对于当地的气候还是非常了解的。
8、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赤壁之战之前。当时,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意图吞并东吴。东吴君臣决定联手蜀汉,共同抵抗曹操。然而,曹军数量庞大,东吴和蜀汉的军队在实力上处于劣势。
9、诸葛亮深谋远虑,派关羽和张飞与周瑜的将领交好,获得东风,并成功渡过长江。
10、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曹军处于上风头,刚好烧了自己,根本烧不到曹军。周瑜想不出办法,一下子病倒了。
11、诸葛亮算准日期,让周瑜安排人在南屏山建七星坛。方圆24丈,高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第二层布黄旗六十四面,上一层用四人站立四个角捧剑招风。
12、周瑜让诸葛亮想办法“搞”来东风,诸葛亮当即答应:“可以借。”于是周瑜让人建起一座七星坛,诸葛亮装模作样地上坛作法,要“借东风”。到了作战那天,果然东南风大起,周瑜乘机发动进攻,一举击攻了曹军。
13、曹操在平定了吕布、袁绍、刘表后,大军南下直指江东。为了联吴抗曹,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东吴,劝说孙权抗操。经过舌战群儒、连环计、草船借箭等,一切准备就绪,就差东风了。
14、反气旋水平方向空气会从中部的高压区域,流向四周气压较低的区域,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反气旋的旋转方向为“北顺南逆”。由于中心部分空气向四周流出,所以反气旋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空气在下沉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增加,难以成云致雨,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区域经常以晴朗天气为主,比如“副热带高气压”就是最常见的反气旋。
15、由于大气运动是复杂而多变的,很可能在赤壁地区西边偶然地出现了一个小低压。北半球的低压为气旋,气流逆时针流入。这样,在低压东部的赤壁就正好吹起东南风。
16、赤壁战前万事俱备,只是此时最关键的风向由东南风转成了西北风,周瑜由于此事而忧愁成病,诸葛亮因此许他借来七天七夜东南大风助他破曹,同时诸葛亮也要借此离开东吴回到夏口刘备军中,因为他料定借风成功后周瑜定不会容他,因而在南屏山七星坛仗剑祈天,终于借来了东南风,诸葛亮也在周瑜派来追晒他的人之前一步离开了。
17、诸葛亮则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良辰,沐浴斋戒,登坛祭法。每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到三更时分,旗幡转动,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18、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19、因为当时曹操在北,东吴在南,只有东南风才能使用火攻。诸葛亮登坛做法,借来东南风,终于完成了火烧赤壁的大功。赤壁之战后曹操北撤,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20、周瑜大喜,在南屏山为诸葛孔咱搭建一坛,台高九尺,分三层,精装军卒一百二十名,才有火烧赤壁的胜利。
21、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晨,沐浴斋戒,身披道衣,来到坛前。吩咐鲁肃曰:“子敬自往军中相助公瑾调兵,倘亮所祈无应,不可有怪。”
22、这正是周瑜一筹莫展之时,然而,诸葛亮答应为周谕借三天三夜东南大风,可否够用?
23、这个故事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计谋,以及他对天气变化的准确预测。诸葛亮借东风的梗概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著名典故,广为流传,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24、巧借东风的情节:赤壁之战前夕,周瑜作好火烧曹军战船的准备,但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方,没有东南风。
25、借”东风的真相其实是:一个小高压在赤壁以西形成,并逐渐向东移。当此反气旋经过赤壁地区时,赤壁地区受其影响,晚上大雾,白天晴好。当此反气旋移动到赤壁地区以东时,赤壁地区在其作用下,盛行东南风。东风也就“借”来了。
26、因为赤壁在亚洲东部的长江中游地区,在冬季时,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因此在亚洲中部地区常形成冷高压,当此反气旋经过赤壁地区时,赤壁地区受其影响,晚上大雾,白天晴好。当此反气旋移动到赤壁地区以东时,赤壁地区在其作用下,盛行东南风。东风也就“借”来了。
27、三国时代,在赤壁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叫“赤壁之战”当时魏军的曹操拥兵百万,想吞并南方。吴、蜀就联合起来,一起对抗魏。
28、原因是因为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孔明需要借助东风来助火攻,最终成功战胜曹操。
29、从《三国演义》这本书来看,是诸葛亮借来的东风,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诸葛亮呼风唤雨的能力,东吴的周瑜是注定比不过诸葛亮的。不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借东风还真不是诸葛亮的注意。
30、经过思考后,他决定乘势借东风,利用自然风力渡江。
诸葛亮借东风的典故
31、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来完成任务。
32、实际上诸葛亮并不会借风,但他知天文地理,通过观察地态和生物的变化,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东南风,因此自已到七星坛上装模作样地比划了几下。实际是想逃跑。到了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当天,果然刮起了东南风。这是天气现象,不是什么新鲜事。
3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完成任务时,我们不能被困难所迷惑,要善于利用自然条件,发挥创造力。
34、反气旋以“晴朗”天气为主。在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晴朗无云。若是在夏季,则天气炎热而干燥。
35、他派遣丞相军师周瑜来投降,向周瑜借东风。
36、周瑜不信任诸葛亮,并提出了条件。
37、孔明嘱咐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矢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
38、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
39、借东风主要内容是:
40、当诸葛亮向刘备请命求救于孙权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开始实施他筹借东风的计划。从“舌战群儒”到“智激孙权”,从“草船借箭”到“七星坛祭风”,最后直到发生赤壁之战,都应该看作诸葛亮筹借东风的过程。
41、到了作战那天,果然东南风大起,周瑜乘机发动,火烧曹军战船,获取赤壁之战大捷。
42、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诸葛亮建议利用火攻。他预测到曹军将在赤壁水域扎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风向发动火攻,将大大提高胜算。但是,当时正值冬季,长江流域的风向非常不稳定。想要实现火攻,需要有东风助力。
43、“诸葛亮借东风”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情节。这个梗概描绘了蜀汉丞相诸葛亮通过智慧和计谋,成功地预测和借到了东风,帮助蜀汉军队在赤壁之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44、历史上真的是诸葛亮借东风吗
45、明确结论是诸葛亮曾借东风。
46、梅花香自苦寒来。
47、是这个典故已经成为历史中的一个经典故事,被广泛运用于文学、电影等领域,也成为人们讨论策略、智慧的常用典故之一。
48、结果是大败曹操
49、诸葛亮借东风只是小说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情节,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借东风的人估计是真的没有的,因为按照古人的科学技术水平的话,是没有办法去预测几天后的天气情况的,当然也有啊,胡编乱造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情况发生,但是那种概率非常小,这个故事只是为了啊塑造诸葛亮上知天文地理下知人间一切的形象并不是真实发生的。
50、据《三国演义》所述,诸葛亮为了帮助刘备攻打南方的益州而面临气候不利,无法渡过长江。
51、诸葛亮借东风原理是利用反气旋。
52、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
53、为了成功地借到东风,诸葛亮在赤壁附近的七星坛设坛作法,向老天祈求东风。在经过一番祈求之后,东风如期而至。周瑜趁机发动火攻,将曹军的战船烧毁殆尽,使得曹操大败而归。
54、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发动火攻一举烧毁曹军的战船,打败曹操。但周瑜忙中出错,竟然没有想到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风,没有东南风。
55、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聪明能干,让他十天之內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经过是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结果是"借"箭成功。
56、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7、也有可能是在赤壁东边出现了一个小高压。北半球的高压为反气旋,气流顺时针流出。这样,高压西部的赤壁地区就正好吹起东南风。
58、鲁肃十分担心。孔明却一点也不着急,他请鲁肃秘密借二十条船给他,每个船上都要三十个人,还要扎草人一千个,并排列在船的两侧。
59、诸葛亮并没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东风只是长江上的一种自然现象,诸葛亮只是以丰富的气象学知识预测到会有东风,并在七星坛上只是装腔作势装作使用法术,震慑江东。
60、诸葛亮猜得周瑜心思,欲破曹军,要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诸葛亮借东风的典故
61、周瑜想杀掉诸葛亮,命他在十日之内造完十万支箭,否则就杀了他,面对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孔明有信心的回答说不须十日,三日便可完成,并立下军令状。
62、因此在与曹操的对阵中,周瑜便是利用赤壁特有的气旋优势,一开始迷惑了曹操,后来通过风向的改变最终打败了曹操,因此这份功劳应该是属于周瑜的,而非诸葛亮,只不过是《三国演义》故意美化诸葛亮的才能罢了。
63、两天过去了,到第三天四更诸葛亮突然派人来请鲁肃了,说他一定要同去取箭,鲁肃将信将疑地和诸葛亮一起出发了。五更时分,船队接近曹军水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