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思索假的意思
1、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2、成语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籍复黄会卿》:“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3、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4、反过来不假思索也是缺少深思熟虑的一种举动,也有不成熟的层面。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如果能够再内敛一点不失风度就很不错。
5、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
6、不假思索是不经过大脑用不着思考就有了下文或者主意。一方面反映说话的人才思敏捷,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样的人反应迅速,脱口而出表明自己的见解。
7、答:不假思索的近义词有毫不犹豫、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不加思索、不暇思索、一目十行等等。不假思索,拼音
8、不假思索当中的假是错别字,真正的正确写法应该是不暇思索,瑕这个字读作xia二声,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毫不犹豫,特别果断的做事。
9、不假思索:假———古义:凭借、依靠;今义:与“真”相对
10、成语例句: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做呈上。(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六)
11、成语解释:假:借助;依靠;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
12、成语解释假:借助;依靠;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
13、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14、bùjiǎsīsuǒ
15、成语正音:假,不能读作“jià”。
16、假本意是不真实,引申为“借”,如假他人之手,即借他人之手。
17、不假思索的近义词有:毫不犹豫、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不加思索、不暇思索等等。
18、近义词: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一目十行
19、bùjiǎsīsuǒ释义:用不着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20、不假思索就是用不着想的意思。
21、没有错别字。假:借助;假借;依靠。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熟练。不易理解假字,在古文言文里这个字有时通暇,可译作想。现通俗的理解是近于通过,做,用的意思。
22、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23、不假思索
24、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25、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
26、:不假思索
27、不假思索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不经过思考就说出或做出,形容说话做事非常迅速,用不去想。
28、例句:当被问到是爱爸爸还是妈妈的时候,晶晶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妈妈。
29、不假思索:假:借助;依靠;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
30、成语发音:bùjiǎsīsuǒ
不假思索假的意思
31、反义词:慢条斯理深思熟虑搜索枯肠
32、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33、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一目十行
34、成语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籍复黄会卿》:“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35、成语繁体:不叚思索
36、近义词:一挥而就,不加思索,脱口而出。
37、答:没有错别字,这是个成语。
38、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39、所以,不假思索的”假“是第二条意思:借用、利用。
40、不假思索:假——古义:凭借,依靠;今义:与“真”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