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非句子网:专注分享好词好句
位置: 欧非句子网 / 句子精选 / 文章内容

关于不慕名利的名言-通用38句

2024-06-09 投稿作者:唐僧不过就是一个耍猴旳 点击:61

关于不慕名利的名言

1、奋力上进时,独自努力

2、所以说,真正淡泊名利的人,不会在乎自己取得的成就,毕竟人生路还长,为了一时的成功而忘乎自己,很容易让自己连曾经也失去。

3、淡泊名利是一种人生境界,同时也是为官从政所必备的素质,众多家族的家规家训中,都有劝诫后世子孙应当淡泊名利的箴言。北宋开国功臣赵普三度入相,显赫至极,却告诫子弟应以身报国、淡泊名利,他说:“吾本书生,偶遇昌运,受宠逾分,固当以身许国,私家之事,吾无预焉。”意在说明为官从政应该心怀百姓、以身许国,至于名利等私事,是不应该考虑的。明朝清官刘大夏一生光明磊落,廉俭为官,他教育子孙“居官以正己为先,不独当戒利,亦当远名”,认为为官从政不单要警惕金钱的侵蚀,还应当远离功名的诱惑,做到清心寡欲,不慕名利。

4、然而,淡泊名利绝不是消极厌世、无所作为,恰恰相反,古往今来,举凡志存高远者,虽对名利“淡泊”,却始终“追逐”心中大道。唐代柳宗元一生淡泊,但他在柳州刺史任上,为民凿百井、释奴婢、办学院、修孔庙、易风俗、兴文化,造福百姓。明代理学家蔡清光明磊落、居官清廉,他常说:“一身之利无谋也,而利天下者则谋之;一时之利无谋也,而利万世者则谋之。”他一生淡泊名利,却把为天下人谋利当作最高的人生理想,一心为公。古代许多清官贤臣,一生淡泊名利,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始终肩负起以天下为己任的国家大义,把为民造福作为毕生追求。

5、这句话语浅而意深,富有哲理,采用逻辑学中的“双重否定”方法,强调“淡泊”“宁静”的重要性。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现在的“淡泊”“宁静”,正是为了日后的“致远”。通过学习明志,宁静修炼,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便可以轰轰烈烈干出一番大事业。

6、答:什么是淡泊名利,诗人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李白笔下,所谓的淡泊名利,其实就是勇敢追求自己,不愿为了名利委屈自己的魄力。

7、生活中,多少人为了所谓的成功,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似乎只有成功的人生,才有存在的价值,只有闪光灯下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光彩照人。但是,淡泊名利的人也追求成功,但是他们追求的,是自己内心的成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非别人羡慕的生活。

8、能淡泊名利应该是超人了,看过往人类发展史,能做到的人太少了。

9、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应从此变化而来。

10、观察生活中淡泊名利的人,发现他们往往在这些时候很“独”,也是因为这些时候的独,让他们得以更加成功。

11、能拒绝别人夸奖的人,不是觉得自己不配,而是明白自己到底情况如何,他们在乎的,不是那一项项名誉,或者自己有了多少钱,而是自己离自己的目标,又进步了多少。

12、一个人不愿意和你讲道理,不是因为他没有道理,可能只是他觉得浪费时间罢了,就像淡泊名利的人,既然已经淡泊,何必要和你比,到底谁更优秀一些。

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高尚君子的行为,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14、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看到别人取得成功的时候,先说恭喜你成功,但是在真正有本事的人眼里,自己取得成功的时候,不会因为成功而喜悦,而是因为自己又靠近了目标一步而喜悦。

15、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太多的人在互相攀比和竞争名利中迷失自己,于是成为金钱的奴隶。所以,真正淡泊名利的人,不愿意如此,也从不虎炫耀,从不会攀比,每当这些时候,他们都会独自离开。

16、淡泊名利的人,往往在这些时候很“独”,而你也应该学学他们的独,因为这种独,是一种满足的境界。

17、获得成功时,独自庆祝。

18、淡泊名利的人,正是因为不追求名利,才能坚守自己,也是因为坚守自己,才看起来比一般更加孤独。有人说这是一个功利的社会,但其实社会是否功利,看的只是你的内心,“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你想要的人生境界,都藏在你对人生的感悟之中。

19、提到“淡泊名利”一词,我们便会联想到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一名言。实际上,早在西汉初年,这句话就记载在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中,原句为:“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无法培养高尚的品德;不能做到内心安宁平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通过双重否定,强调了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现在的“淡泊”“宁静”,正是为了日后的“明德”“致远”。

20、第一句:“有些人心如花木,皆向阳而生”

21、老子的弟子文子曾有言:“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22、真正淡泊名利的人,若是获得了成功,会开心吗?当然会,但是他们不喜欢的,是聚众庆祝,会选择的是一个人默默的狂欢。

23、淡泊名利的人,看到的是成果不是成绩,在意的是还未取得的成果,而非已经取得的成绩,因此,他们往往不合群,甚至看起来有些孤僻,一个人低头默默努力,只是为了超越曾经的自己。

24、越是成功的人,越容易看淡,越是看不起自己的人,越容易沉浸在世俗之中。

2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一名言,世人多以为出自诸葛亮。其实,早在西汉初年,这句话就记载在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中。原句为:“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26、就是指对于物质生活不是特别在乎,而是让自己感觉能够快乐开心愉悦的生活就可以了。当今社会,物质生活已经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们心灵非常的宽广,他们并不把物质生活追求看作守卫,而是淡泊名利,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静,让自己的生活慢节奏。

27、马云说自己宁愿只是一个老师,不少人吐槽马云的假,毕竟那么有钱的人,谁不羡慕,他怎么可能不满足。但是你要知道,每个人想要的,能要的,其实并不多,而生活的幸福,没有那么多虚荣的东西。

28、有人攀比时,独自离开。

29、从结构上《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30、见古今之长,摹而肖之能不夸,师法有所短,舍之而不诽,然后再现天地之造化。如此腕底自有鬼神。

关于不慕名利的名言

31、你看不管是帝王贵族,还是成功人士,甚至平民百姓都是放下名和利的,不但放不下,还尽心尽力的去为名和利奋斗,有时觉的自己能力有限也不会轻易放弃,不管不顾地去追求,让人难以忘怀!

32、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

33、这句话虽出自《剑来》但是却是作者烽火戏诸侯从宋代古诗《断句》中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改编而来,难怪诗意浓重,让人读之心动无比,作者文笔确实无双!

34、作画先阅古人真迹过多,然后脱前人习气别造画格。乃前人所不为者,虽没齿无人知,自问无愧也。

35、“淡”和“泊”都是形声字,《说文解字》说:“淡,薄味也,从水,炎声。”“淡”的本义指味道不浓,如《管子·水地》中有“淡也者,五味之中也”,《世说新语·言语》中有“其水淡而清”等说法。后引申为“淡泊、恬淡”之义,“淡”也成为中国哲学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说文解字》这样解释“泊”:“洦,浅水也,从水,百声。”“洦”是“泊”的古字,今字写作“泊”。“泊”本义即为浅水之貌,引申为停泊、停船靠岸之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说:“浅水易停,故泊又为停泊。”“泊”另一个较为常见的含义是“淡泊、恬静”,《康熙字典》说:“又澹泊,恬静无为貌”,《道德经》中“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的“泊”就是用的这一含义。先秦道家尤为推崇“淡泊”,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在告诫世人不要过分追求身外之物,要保持纯朴的天性,保持内心的安静恬淡。庄子推崇“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淡泊境界,反对“人为物役”,主张过自然恬淡的生活。

36、《菜根谭》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采用语录体,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

37、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有一句名言,鸟的翅膀系上黄金,就再也不能飞翔了。这句话,对于做人做官都有深刻启示。一个人欲望太强,就会在各种诱惑面前迷失心智;一个人急功近利,势必缺乏长远目光和毅力恒心。对于广大领导干部来说,在为官从政的那天起就应该终生铭记:干事创业,既要淡泊个人的功名利禄,更要担起人民的福祉重任;既需放下一己的进退去留,更需负起肩上的公权职责。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正确对待名利,保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做到不为名利失心、不为权欲熏心。

38、2、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3、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阅读更多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4 条评论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最新评论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