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的意思的举是什么意思
1、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2、扩展资料
3、成语用法:举一反三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4、举一反三的举释义:列举、或说明。
5、举:提出
6、举一反三的“举”意思是:会,懂,明白的意思。也就是说明白一个道理之后,可以触类旁通的延伸,大题能够知道相近的或者有关的事情。
7、近义词:融会贯通
8、例词:举案齐眉举手举重
9、数学举一反三就是学会了做一道题,就差不多会做这道题的这种题型差不多的题目,再优秀一点的就会融会贯通,把这种方法带到其他题型中。
10、例词一举一动举止创举
11、在现代汉语使用中,“举”也常做动词,表示兴起;发动,如举大计(举大事)。
12、意思:1.向上托;往上伸。
13、成语例子: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举一反三”的效验。(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
14、向左转|向右转
15、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16、举,普通话读音为jǔ。“举”的基本含义为向上抬,向上托,如举头、举手;引申含义为动作行为,如举止、轻而易举。
17、成语辨形:反,不能写作“返”。
18、近义词: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19、发动;兴起。
20、举个例子来说,就相当于教会了你一加一等于二,你要学会一加二等于三,这样的一个计算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式。
21、成语拼音:jǔyīfǎnsān
22、举一反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23、举一反三:反:类推,推及,推论。列举出一件事情,进而以此类推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它的。形容善于推论,能触类旁通,善于学习,能够由此知彼。举一反三是一个成语,读音是jǔyīfǎnsān。出处《论语·第七章·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近义词:融会贯通、触类旁通、闻一知十。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扩展资料:举一反三典故孔子曾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方面,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要可以灵活地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24、例词:百端待举举办举行
25、这里的举是列举、说明的意思。题目中问到的举一反三这个成语,是由《论语•述而》中的“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衍化而来的,意思是说列举出一个例子便能推断出其他的,形容人善于类推、触类旁通,是一个直至今天仍然具有进步意义的教育观念。
26、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7、举意思是“举出、列举”。
28、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学会了3+2=5,那么你就会知道两个苹果加三个苹果等于五个苹果,或者三个人加两个人如五个人等等。
29、“举一反三”的意思是从一个例子中得到三个普遍原理,并用这三个原理推广到其他类似的情况。
30、举一反三在于发散思维,开发大脑,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对于一个问题,可以从很多个方面去思考,然后可以通过这个问题,举出类似的问题。
举一反三的意思的举是什么意思
31、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反:类推。
32、意思:例举出一个事理就可以类推出其他许多未知的同类事理。比喻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33、列举出一件事情,进而以此类推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推论,能触类旁通,善于学习。举,列举,列出.
34、成语辨析: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都比喻只要了解某一方面的事物;就能类推懂得同类的其他事物;有时可连用。但举一反三偏重在“反三”;指从懂得一点;类推而知其他;这里的其他不限于同类;“触类旁通”偏重在“旁通”;指能对同类事物融会贯通。
35、数学举一反三就是根据课本上的例题,教会你一定的数学知识,你会按照得出知识的这种方法,或者思维方式,去解决同类的问题,或者相近的题目,重在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思维灵活的能力。
36、动作;行为。
37、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38、反义词:囫囵吞枣、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