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李下的用法
1、(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2、呵,copy来的!〖解释〗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处〗《北史·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瓜田李下,这两个地方都是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如果你站在其中,即使未摘食,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嫌疑.古人强调正人君子要顾及言谈举止,风度礼仪,除此之外,还要主动避嫌,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现在即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瓜田李下,语出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禾然,不处嫌疑问,瓜田纳履,李下不正冠.」纳履,弯下身穿鞋,有盗瓜之嫌.正冠,举手调整帽子,有偷李之嫌.常用於易生嫌疑是非之处,众人避之唯恐不及.附:《君子行》《乐府解题》曰:「古辞云『君子防未然』,盖言远嫌疑也。又有《君子有所思行》,辞旨与此不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3、瓜李之嫌
4、瓜田李下
5、兵临城下,七上八下,媚上欺下,
6、【拼音代码】:xlby
7、【解释】:形容书法或绘画运笔迅速,气势浩大。
8、发音:guālǐzhīxián
9、在日常使用中,“田”也常做动词,表示种田。
10、以下犯上,七上八下,下马观花,
11、【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口语
12、有头有脸,走投无路。
13、【出处】:无。
14、[语出]《北史·袁聿修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15、(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6、成语出处:《论语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7、【举例造句】:草法入篆法,下笔风雷掣。一纵而一横,十荡更十决。
18、成语解释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跟;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有偷瓜、偷李子的嫌疑。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19、【拼音代码】:xblt
20、【举例造句】:下里巴音的说法很少见。
21、经过瓜田时弯腰提鞋,经过李子树下时抬手扶帽,容易被人怀疑是偷瓜、偷李子。
22、下共3笔画,所有3笔画的字,下字笔顺:横、竖、点。
23、囗若悬河,囗说无凭,鸡囗牛后,
24、下的读音是:xià,第四声
25、[正音]瓜;不能读作“zhuǎ”。
26、瓜田李下:她做事十分谨慎,绝不让自己处于瓜田李下的情况中。
27、tiántián
28、下不为例,居高不下,不耻下问,
29、上传下达,守囗如瓶,囗是心非,
30、回答,下口头四字成语有如下几个例如,下里巴人,下山猛虎,上上下下,七上八下,不上不下,瓜田李下,强将手下无弱兵,手下留情,等。
瓜田李下的用法
31、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32、下的笔顺是:横、竖、点
33、(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34、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35、答案:瓜田李下。意思是路过瓜田不要弯腰穿鞋,走在李树下不要脱帽。
36、解释: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37、“田”,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表示像一块块的田地,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秦朝小篆中发现,“田”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篆书演变而来。
38、源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指正人君子要主动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嫌疑。也指易引起嫌疑的地方。经过瓜田,不要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容易误用来形容田园生活。古人强调正人君子要顾及言谈举止,风度礼仪,除此之外,还要主动避嫌,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
39、【出处】:宋·苏轼《王维吴道子画》:“当其下笔风雷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40、意思是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造句:9.在保密部门工作一定要谨言慎行,避免瓜田李下之嫌。
41、日本人打中国的时候,中国老百姓心里整天七上八下,提心吊胆。
42、答:承欢膝下,兵临城下,不相上下承上启下,城下之辱,甘拜下风,黑灯下火,江河日下,举国上下,泪如雨下,落井下石,七上八下,凄然泪下,权倾天下,低声下气,上勤下顺,上下一心,声泪俱下,食不下咽,双管齐下,天下大乱,天下为家,不相上下,威震天下,下里巴人等。
43、一、读音:xià
44、(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45、【解释】:指在人前受窘。
46、【举例造句】:我一时下不了台,只好自我解嘲了。
47、沧海桑田、田园、田园诗、玉田、青田、莆田市、丹田、田野、大庆油田、田鸡、蓝田玉、冲田、田螺、田原、蓝田、瓜田李下、梯田、坂田、田径、古田会议、田黄、村田、秋田、大田、盐田、沙田、田宫、田中、青田石、田鼠、田单、
48、这事本与我无关,只因瓜田李下,招惹了许多闲言闲语。
49、【解释】: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50、成语发音:xiàyúbùyí
51、【成语】:下不了台
52、成语解释:移:改变。下等的愚人,决不可能有所改变。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也指不求上进,不想学好。
53、寄人篱下: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微微养成了内向的性格。
54、“莲叶荷田田”中“田”的发音为:tián。
55、按题目要求的成语有:每况愈下、寄人篱下、声泪俱下、七上八下、瓜田李下。
56、三、与“下”有关的成语:
57、在日常使用中,“下”还表示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如下卷、下次。
58、相持不下,下笔千言,下车伊始,
59、guātiánlǐxià
60、下愚不移
瓜田李下的用法
61、谁知事既不谐,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谅,何况他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62、每况愈下:奶奶住院后,身体每况愈下,如今连呼吸都很困难。
63、(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64、寄人篱下,下逐客令,上窜下跳,七上八下,下不为例,举国上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行下效,顺坡下驴,下定决心,骑虎难下,烟花三月下扬州,上上下下,上下浮动,上下五千年,上下打量,上下同心,上下左右,上下为难,正中下怀,顺流而下,倾盆而下,天下无敌,天下太平。
65、语法:瓜李之嫌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处于嫌疑的境地。
66、【拼音】:xiàbùletái
67、欺上瞒下,媚上欺下,上窜下跳,
68、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
69、【成语】:下里巴音
70、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成语出处: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释义:正人君子为了防止他人怀疑,不处于让人产生嫌疑的地方。在瓜田里不去弯腰提鞋子,在李子树下不整理帽子。成语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同“瓜李之嫌”成语寓意经过瓜田,不要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容易误用来形容田园生活。古人强调正人君子要顾及言谈举止,风度礼仪,除此之外,还要主动避嫌,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不做让人误会的事情,也很重要。
7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72、【拼音】:xiàbǐfēngléi
73、【歇后语】:泥瓦匠去了梯子
74、【拼音】:xiàlǐbāyīn
75、[释义]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跟;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有偷瓜、偷李子的嫌疑。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76、四字成语应该是下愚不移
77、“田”,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tián,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田”的基本含义为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如田野、耕田;引申含义为和农业有关的,如田家、田园。
78、【出处】:张恨水《夜深沉》第15回:“她要是不睬你,你恼她,她下不了台。”
79、上下其手,骑虎难下,上行下达,
80、【解释】:下车:旧时指新官到任。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81、【拼音】:xiàchēwèijǐ
82、成语:七上八下,组词造句:5、在本周末,还不能完成这个项目,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83、顺流而下,七下西洋,妄下断语,
84、凤头豹尾,头晕脑胀,头头是道,
85、笔画数3
86、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87、她做事十分谨慎,绝不让自己处于瓜田李下的情况中。
88、示例:谁知事既不谐,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谅,何况他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89、比喻容易招致嫌疑的场合或举动。
90、【成语】:下笔风雷
瓜田李下的用法
91、【出处】:《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92、拼音:guālǐzhīxián
93、[辨形]瓜;不能写作“爪”。
94、声调四声
95、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96、“下”的基本含义为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如下层、下款;引申含义为等级低的,如下级、下品。
97、声泪俱下:因为确实受了委屈,她在向老师诉说时,声泪俱下。
98、甘拜下风,下里巴人,兵临城下,
99、(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00、“下”,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xià,最早在六书中属于指事字。
101、字源演变
102、【词语】:下车未几
103、谁知事既不谐,反涉~,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谅,何况他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104、二、部首:一
105、(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106、七上八下:哥哥外出,妈妈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担心出事。
107、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
108、笔画横竖点
109、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释义]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跟;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有偷瓜、偷李子的嫌疑。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语出]《北史·袁聿修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愿得此心;不贻厚责。”[正音]瓜;不能读作“zhuǎ”。[辨形]瓜;不能写作“爪”。[近义]瓜李之嫌[用法]常常构成“有……之嫌”的格式;故有“瓜李之嫌”的说法。一般作主语、定语。[结构]联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