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非句子网:专注分享好词好句
位置: 欧非句子网 / 句子精选 / 文章内容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相同点优选汇总66句

2024-06-09 投稿作者:有梦就不怕痛 点击:59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相同点

1、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古希腊知识分子具有独立性,中国古代文人具有依附性。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思想,专制制度下的国家权威重于一切,民主制度中则人权最神圣。这样的不同社会制度与教育,也决定了中国与西方知识分子人格特征的不同。

2、教育内容

3、偏感悟与重逻辑

4、老子《道德经》认为,“求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在求学的阶段知识是越来越增加的。但求知的过程是物极必反的,当知识达到相当高度后,就进入求“道”阶段。在求“道”阶段,求知的欲望会越来越少。到后来达到没有求知的欲望,就进入了“无为”的境界。

5、苏格拉底处身于民主发源地,则反对极端民主制度,倡导理性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是具有批评精神的学者,要求自己坚持正义而不能参政。

6、教育对象

7、苏格拉底讲: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这反应出苏格拉底为了事业刻苦努力的思想。这相当于中国儒家孔子的思想层次。

8、一,提高自身修养方面的差异

9、老子《道德经》对修身、养生、做事、用兵、治国等问题的阐述,已经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人生和社会的基本问题,是对人生和社会问题比较全面的阐述。

10、“不言之教”是教育方法中的最高理论。

11、不同的人生结局是他们的不同做法和思想造成的。

12、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能简单轻松地完成工作,才是真正会干的。

13、四,成功思想上的层次差距

14、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美德是指理性知识,苏格拉底那里知性与德性是统一的,但更重视知性;孔子更重视政治道德,知识是次要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15、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16、二,教育理论的比较

17、苏格拉底认为,磨难和逆境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提倡经受磨难来提高自身。这与儒家思想相似,属于中高层次的思想观念。

18、苏格拉底是希腊语(雅典)哲学的创始人之一。

19、尚贤与爱智

20、六,思想全面性的差距

21、老子《道德经》认为,高智慧者实行“不言之教”。因为高智慧者已经看到世间的道理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所以没有必要再用语言去教导别人,可以让别人顺其自然地发展。

22、苏格拉底在现有古籍中的理论,对养生和用兵方面很少论述,对人生和社会理论阐述的全面性,比老子相差很多。

23、老子出生在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首。他的著作《道德经》是对修身、养生、做事、用兵、治国的综合论述,是对人生和社会规律比较全面的总结,可以称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总纲。《道德经》受到当时的诸子百家共同景仰,被称为万经之王。

24、虽然苏格拉底是为了唤醒雅典的愚昧促进雅典进步,而批评雅典的传统宗教和思想。但他的行为过激得达到被法院处死的程度,这与中国的老子得以善终相比,他的行为和思想水平还差了许多。

25、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奉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内圣之道,“学而优则仕”反映了孔子教育服务于政治的思想。两种文化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

26、孔子是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苏格拉底是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因此粗略地说他们可以算是同一时代的人。

27、西方哲学,并为第一道德哲学家所述的西方伦理思想的传统。他是一个神秘人物,没有作品,主要通过他后来的古典作家的著作而闻名,特别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

28、坚持“有教无类”思想。作为中国教师始祖的孔子,首开私学,广收弟子,打破了春秋之前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苏格拉底学生也是来源于各个阶层与领域。

29、老子认为高智慧者管理国家采用“无为”的方法。就是国家管理者没有作为,把权力完全下放给下属和人民,让下属和人民自主决定怎样生活和发展。

30、孔子作为中国的教育祖师,他是完美道德化身的圣人,上天将宗法制道德赋予了他(“天生德于予”),他的使命是“诲人不倦”,学生只能接受他的权威思想。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相同点

31、在个体道德修养方面,都是注重身体力行、节制自律。但孔子的德以礼为基础,而苏格拉底的德是以法律与理性的至上精神为基础。

32、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相似性:

33、苏格拉底侧重于思,孔子侧重于行。这样差异的更深的根源,是由于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价值取向与认知特征不同,东方人不善于主客体分化机制,虽然能质朴地接近与再现自然,但也阻碍了抽象化的理性与逻辑的发展。

34、七,人生结局的差距

35、苏格拉底的求知理念,比老子相差很大一个层次。

36、苏格拉底说,要有淹在水里奋力求生的强烈欲望,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

37、追求知识的传统与独立的批判精神的结合,应该是知识分子的特质,西方的知识分子的这种特质有利于科学的进步。中国读书人缺乏西方知识分子那样追求知识的传统,更多地流入或依附于政治领域。

38、这样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东西方各自科学发展,古希腊一系列科学体系能够得以建立,中国正是缺乏逻辑与抽象性思维,科学就具有先天不足,中国读书人更多地涌入感悟作赋的大军,或踏入学而优则仕之路。

39、苏格拉底的专家治国理念,与老子的“无为”治国理念相比,相差很多。

40、五,治国理念的差距

41、德性为首与知性为先

42、三,追求知识

43、如伏尔泰说:“孔子既没有给予他们新的世界观.....他只是传授古代法则的智者”;而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没有智慧,“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他只是“爱智慧者”,苏格拉底的聪明就在于认识到自己所不知。这种思想一直激励与推动着西方理性主义进步。

44、本文对东西方两位著名哲学家进行简略的比较。从比较中也可以使我们加深对许多哲学问题的理解。

45、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他认为,培养人应该先培养他的美德,其次是让他拥有广博的知识。他的这个教育理论相当于中国儒家孔子的层次。

46、人思想的发展也是物极必反的。初期时感觉做事不用什么努力。中期时感觉应该努力地做事。到高级阶段又会感觉应该轻松地做事,这样做水平更高。

47、“无为”治国是最高的国家治理理论。只有在将来人类社会达到高度文明,人民具有高度自觉能力时,管理者才会不用作为。

48、老子的人生结局则是辞官回乡,得以善终。

49、老子则更进一步,认为最高智慧者是没有作为的。这就是老子说的,高智慧者无为而无不为。他没有作为,却什么都能做成。

50、思想的发展是物极必反的。更高层次的智者并不提倡用吃苦去锻炼自己,而是轻松地做事。

51、苏格拉底注重逻辑与思辨,要求概念反映本质特征并具有普遍意义,结论依赖于推理与论证过程;而孔子注重于感悟与经验,结论不需要详细的论证过程。

52、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与苏格拉底所处古希腊,都处于社会的转变动荡时期。二人的政治态度则截然不同,孔子处于专制社会,尊崇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强调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

53、维护与批判现存制度

54、“无为”的境界是因为已经把一切道理都悟透了,所以才不继续追求知识和道理。

55、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认为应该由受过训练、有知识的人管理国家。

56、苏格拉底说的获取渊博的知识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处在老子说的“为学”阶段。老子讲的,“为道”阶段求知欲望越来越少,后来会达到“无为”的境界,苏格拉底并没有想到。

57、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时,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用引导的方法,向学生提问题,让学生自己明白过来。这属于中高层次的教育理论,与老子的“不言之教”理论还差一个层次。

58、但孔子具有君重民轻的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苏格拉底则不然,他认为人人都需要获得知识,那是神所赋予的。

59、教学手段

60、老子主张不争、尚柔,主张不与人相争,做事要柔和。这样的做法是不吃苦的。这是比苏格拉底更高层次的做法。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相同点

61、重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他们都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重要内容。

62、老子“无为”的成功思想,比苏格拉底积极努力的成功思想,高出一个层次。

63、苏格拉底说,他是神派给雅典的一只牛氓。他要紧紧盯住雅典,唤醒雅典,使雅典能从愚昧中清醒过来,快速地前进。但他对雅典的讽刺和批评过于激烈,引起雅典人的极大反感。雅典法院的法官以苏格拉底褒度神,惑乱青年思想为罪名,判处他饮毒酒自杀。由500名普通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也表决同意了法官的判决。

64、苏格拉底

65、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出生在2400年前,在他以前的哲学家主要是研究宇宙和自然界的问题,那时的哲学被称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研究宇宙和自然界的哲学对解决当时的社会危机没有益处,所以他把哲学的研究转向了人本身,如人的伦理道德、教育和国家治理等方面,他因此被称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他的哲学理论对后世西方文化有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被称为古代西方的第一圣人。

66、开创启发式教学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明孔子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更是现代西方启发式教学的起源。

阅读更多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苏格拉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4 条评论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最新评论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