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杨明
1、一、从出生到弘治十八年(王阳明34岁前,1472-1505年),这一阶段,是王阳明博览群书、广泛吸取不同的思想资源,丰富其思想经历、历练其处事才能的时期。
2、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之后,王阳明于正德三年春天到达龙场。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度的物资匮乏、上级官员的凌辱,如此等等,生死之间几乎命悬一线,把王阳明逼到了生命的绝境。但正是在这种绝境之中,王阳明实现了“绝地重生”,实现了他思想生命的更生,这就是所谓“龙场悟道”。
3、但事实是,他的全部上书都被朝中权臣扣留了,他因此而耽误了治病的良机,终至不起。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地名“青龙铺”的地方,享年五十七岁。
4、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5、王阳明反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提出“知行合一”说。他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强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要人们在修养上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重视对意念的克制工夫。
6、初,守仁之平师富①也,龙川贼卢珂、郑志高、陈英咸请降。及征横水,浰头贼将黄金巢亦以五百人降,独仲容②未下。横水破,仲容始遣弟仲安来归,而严为战守备。诡言:“珂、志高,仇也,将袭我,故为备。”守仁佯杖系珂等,而阴使珂弟集兵待,遂下令散兵。岁首大张灯乐,仲容信且疑。守仁赐以节物,诱入谢。仲容率九十三人营教场,而自以数人入谒。守仁悉引入祥符宫,厚饮食之。贼大喜过望益自安守仁留仲容观灯乐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于门诸贼入以次悉擒戮之。自将抵贼巢,连破上、中、下三浰,斩馘二千有奇。余贼奔九连山。山横亘数百里,陡绝不可攻。乃简壮士七百人衣贼衣,奔崖下,贼招之上。官军进攻,内外合击,擒斩无遗。乃于下浰立和平县,置戍而归。自是境内大定。
7、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8、王阳明的一生,证成了“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气象万千、光耀千古。他一生三次证道,36岁时贵州龙场悟道“心即理”,48岁时南昌悟道“致良知”,55岁时余姚天泉证道“四句教”,最终形成了其哲学思想的完整体系。
9、圣人之道2.天地万物3.一体之仁
10、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著名思想,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是未知,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
11、王阳明提出“随人分限所及和益精其能”说。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他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才能取得成效。他提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一学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分层教学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化发展。
12、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谋反。事发时,王阳明正奉朝廷之命前往福建处置地方事务而路过南昌。在极为急促仓皇的情况之下,王阳明迅速摆脱了朱宸濠的追兵,审时度势,迅速重新结集军队,制定了各种离间、攻心、实战之策,最终与朱宸濠在鄱阳湖决战,活捉朱宸濠。
13、四、嘉靖元年至嘉靖七年十一月(1522-1529年,王阳明51岁至57岁),这是王阳明生命中的最后七年,既是他的“致良知”学说获得广泛传播的时期,也是他为国家人民利益而鞠躬尽瘁的最后阶段。
14、王阳明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原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作为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释道,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15、王阳明是继孔、孟、朱熹之后的儒学大师,并称"孔孟朱王",这是公认的。
16、每次战争结束之后,王阳明都亲自部署战后民众的生产与生活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并为未来考虑,设立新的行政区,强化政教,更革人心,以期收到长治久安之效。如“横水桶冈之役”结束之后在江西设立崇义县、“浰头之役”结束之后在广东设立和平县,这两个县至今也仍然是县级行政区。
17、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内涵,是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强调主观立志和主体精神的力量,强调人的自我更新,倡导学习要自求自得。致良知说,包括体认和实现两个层面。体认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养,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指人对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实现良知则是指人的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的过程,即为规范道德行为和端正人生态度的实践过程。
18、阳明心学的修悟,需要一个从“心悟、体悟、到证悟”的三层悟道过程,再加上“致良知”和“心学终极愿景”,构成了阳明心学层层递进的渐悟脉络。所以本课的阳明心学十六法门,就是循序渐进遵循这“三大悟”的修习大纲。
19、今人要体悟阳明心学,就需要抛开大量的儒家概念,先找到心学的核心脉络,学习起来就会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否则会有山重水复之感。
20、这一切皆是建立在他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基础上的。他的一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息息相关。
21、但连续的军事上的旷世奇功并没有给王阳明带来个人的富贵利禄,尤其在平定朱宸濠的谋反之后,王阳明反而因此而遭受了种种诬陷与诽谤。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王阳明实现了其思想世界的再度飞跃。正德十五年,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说,进一步发展完善了他的心学哲学。
22、王阳明是儒家。
23、心即理,告诉我们要自己观照自心,觉悟自心,达到明心见性,王阳明认为心是人的根本问题,是产生善与恶的源头,任何外在的行动都受思想的支配,一切统归于心,为圣之道只需向自己内心深处去挖掘和寻找。
24、正德十一年,朝廷任命王阳明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地方”,他实际所管理的地方,是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四省交界的广大区域。
25、正德元年,他因为上书得罪了用事太监刘瑾,遭受廷杖之刑,又被贬谪为龙场驿丞(龙场驿在今贵州省修文县)。
26、王阳明是中国明代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既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又受到道家思想的启发,因此很难将他简单地归类为儒家或道家。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的观点,强调人的内心是与天地万物相通的,通过修炼心性可以达到与宇宙的和谐。
27、但此同时,他向来原本并不强健的身体,却因长期的军旅生涯以及两广的暑热而终致旧疾复发,这时已经非常虚弱了。他不断地向朝廷上书,希望朝廷能够派员来接替他的两广巡抚之职,完成公务交接,他可以回家安心调养身体。
28、王阳明到广西后,经过了解实情,思、田并不存在“叛乱”事实,便将思、田事务和平解决了。
29、王阳明在哲学方面,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在伦理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致良知。认为“良知”是每个人都有的,“满街都是圣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照着良知去做,去“致”良知。由此他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不同意把知行分开看成先后的关系,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30、心外无物: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即认为外在的事物并不是决定人的行为和命运的关键因素,而是人自己内心的态度和选择决定了一切。他强调人应该从内心去改变自己,而不是依赖于外在的环境和条件。
王杨明
31、而此同时,王阳明实地了解到,在八寨、断藤峡一带所存在的大量地方武装,倒是将来必为朝廷心腹之患,他运奇设谋,发起对八寨、断藤峡的征剿,不数月间,即迅速荡灭了两地的地方武装。
32、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识和行动应该是统一的。他批评那些只追求学问而不实践的人,认为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到其中的道理。
33、岁他读到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论述,立即付诸实践,去“格竹子”,结果使他身体染病,由此而体会到朱熹所说的“格物致知”或许有误,未必是通往“圣人”境界的坦途,开始对朱熹之说产生怀疑。
34、与朱熹学说的分离,同时也就是他自己以“本心”为核心理念的心学哲学体系建构的起点。基于“心即理”的体悟,王阳明创立“知行合一”学说,成为他贯彻一生的关于“心即理”的实践原理。
35、王阳明是儒学大师
36、是儒,不是道。
37、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嘉靖八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七。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38、他主张通过内省和实践来实现道德修养,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因此,可以说王阳明既继承了儒家的传统,又融合了道家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39、王阳明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宁波余姚人,我国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40、“龙场悟道”的结果,实质上是他的“圣人之志”在特定条件之下的喷然勃发,他真切地体悟到了“心即理”、“圣人之道,吾性俱足”,因此也直接导致他与朱熹“格物致知”之说在思想上的分道扬镳。
41、平定朱宸濠叛乱之后,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王阳明忍辱负重,动心忍性,以非凡的智慧与皇帝朱厚照及其周围群小进行抗争,终于促成正德十五年闰八月朱厚照车驾返京,“御驾亲征”的闹剧由此落幕,而王阳明则仍留江西,继续处置地方善后事宜,尽快恢复当地民众的生活秩序。
42、阳明心学,本身就是一个致良知的过程,然而,学习者悟性不一,就产生了大量的心法,并且,王阳明所提的观点也不止一个,如心即理,知行合一,都是他爱用的。此外如诚意,正心,格物,功夫……。骤看起来五花八门,其实整体是一贯的。
43、是儒,主要思想是阳明心学,虽然受到道家的影响多于佛家,但是其终究不离儒家本质,他认为心乃天地万物的主宰,知行要合一,言行要一致,每个人都要践行自觉的道德规范,任何外在的行动、事物都是受思想的支配,一切统一于心。
44、王阳明以勘事过丰城,闻逆濠之变,兵力未具,亟欲溯流趋吉安。舟人闻濠发千余人来劫公,畏不敢发,公拔剑馘其耳,遂行。薄暮,度不可前,潜觅渔舟,以微服行,留麾下一人,服己冠服,居舟中。濠兵果犯舟,得伪者,知公去远,乃罢。公至中途,恐濠速出,乃为间谍,假奉朝廷密旨,行令两广、湖襄都御史及南京兵部,各命将出师,暗伏要害地方,以俟宁府兵至袭杀。复取优人数辈,各将公文置夹衣絮中。将发间,又捕捉伪太师家属至舟尾,令其觇知,公即佯怒,牵之上岸处斩,已而故纵之,令其奔报。濠获优,果于衣中搜得公文,遂迟疑不发。公至吉安,调度兵粮粗备,始传檄征兵,暴濠罪恶。濠知为公所卖,愤然欲出。公谓:“急犯其锋,非计也。宜示以自守不出之形,必俟其出,然后尾而图之。先复省城,以倾其巢。彼闻,必回兵来援,我则出兵邀而击之,此全胜之策。”濠果使人探公不出,乃留兵万余守省城,而自引兵东下,公闻濠已出,遂急促各府兵,刻期会于丰城,时濠兵已围安庆,众议宜急往救。公谓:“九江、南康皆已为贼所据,而南昌城中精悍万余,食货重积,我兵若抵安庆,贼必回军死斗,安庆之兵仅足自守,必不能出而夹攻。贼令南昌兵绝我粮道,九江、南康合势挠摄,而四方之援又不可望,事其危矣!今我师骤集,先声所加,城中必恐,并力急攻,其势必下,此孙子救韩趋魏之计也!”侦者言:“新、旧厂伏兵万余,以备犄角。”公遣兵从间道袭破之,溃卒入城,城中知王师雨集,皆大骇,遂一鼓下之。濠闻我兵至丰城,即欲回舟,李士实谏,以为,“必须径往南京,既登大宝,则江西自服。”濠不听,遂解安庆之围,移兵泊阮子江,为归援计。公闻濠兵且至,召众议之。众云:“宜敛兵入城,坚壁待援。”公曰:“不然,彼闻巢破,胆已丧矣,先出锐卒,要其惰归,一挫其锐,将不战而溃,所谓‘先声有夺人之气’也。”乃指授伍文定等方略,先以游兵诱之,复佯北以致之,俟其争前趋利,然后四面合击,伏兵并起,又虑城中宗室或内应为变,亲慰谕之,出给告示,凡胁从者不问,虽尝受贼官职,能逃归者,皆免死,能斩贼徒归降者,皆给赏,使内外居民及乡导人等四路传布。又分兵攻九江、南康,以绝其援。于是群力并举,逆首就擒。
45、主要作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
46、致良知,就是从良知出发,唤醒人的本体意识,树立自觉正确思想,提高自我人生修养,规范自我生活行为,实现自我社会价值。明德格物,立己达人。心存良知,乐民之乐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明德致知,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7、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自号阳明子。浙江余姚县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因曾在贵阳修文阳明洞居住,自号阳明子,故被称为阳明先生,一般称其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1]
48、致良知:王阳明强调要通过修养和实践,使自己的良知得到发展和完善。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实践,才能使自己的良知得到启迪和提升,从而达到心灵的完善。
49、知行合一
50、王阳明坚持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首位。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王阳明早年提倡静处体悟。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道德修养无须“外求”,而只要做静处体悟的功夫。晚年提出事上磨炼。他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改而提倡道德修养必须在“事上磨炼”。主张省察克治。他主张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强调贵于改过。他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一些违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错,即是大贤人,也难以避免。在道德修养中,不贵无过,而贵改过。
51、二、正德元年至十年(王阳明35岁至44岁,1506-1515年),这一时期,是王阳明经历极度艰难困苦而最终获得思想新生的时期,也是“阳明学”创立与早期传播的时期。
52、嘉靖六年,朝廷忽又诏书数下,命王阳明为两广总督,前往广西思恩、田州平定“叛乱”。
53、在四省边界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众多的土匪武装,山头林立,四处劫掠,给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朝廷多次派兵征剿,但收效甚微。王阳明到达赣州之后,旋即投入一系列的具体工作,实地勘察地形、了解道路交通情况、掌握敌人兵力部署以及各山头之间的相互联系、己方兵员及其作战能力、作战器械的预备等等,在切实掌握各方面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王阳明亲自选练民兵,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严明军纪,发起了对四省边界区域三次大规模的战役,即“漳南之役”、“横水桶冈之役”、“浰头之役”,在不到二年的时间内,彻底清除了四省边界广大地区的匪患。
54、王阳明在施教方法上主张乐习不倦。他竭力反对一味督责、鞭挞绳缚的教学方法。
55、岁他在南昌结婚,结果却与道教结缘。而既闻道教养生之说,他便立即付诸实践。据记载,他此后的道教炼养术也达到相当高的境界。
56、朱宸濠自起兵谋反到被生擒,不过40天;王阳明自开始发起平叛战争到全面结束,不过10天。“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十万之众”,不仅改写了明朝的政治历史,也创造了军事上的奇迹。
57、王阳明原名王守仁,号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也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而心学是儒家的一门学派,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圣”孟子。虽然王阳明的一生中,受到的道家影响很深,但是始终没有离开儒学的本质,后人称呼王守仁的心学为“阳明学”,这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来传播到了日本,对日本产生了重大影响,王阳明的弟子众多,世称“姚江学派”。
58、王阳明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学派当中有一个学派叫做陆王心学,而王阳明就是陆王心学的提出人之一。
59、明代思想家、军事家,代表作《王阳明全集》。
60、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虽然,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但江西人谈及阳明先生却毫无距离感,这不仅因为他是“南昌女婿”,还因为在他总共30年的为官生涯中,有10多年是在江西度过的,可谓政绩斐然,影响深远。阳明先生与江西的深厚渊源,可以用“不是赣人,胜似赣人”来形容。他的一生,许多大事与江西有关……
王杨明
61、王阳明是儒家学派的心学分支创始人。
62、三、正德十一年至正德十六年(1516-1521年,王阳明45岁至50岁),这是王阳明事业发展的巅峰时期,也是他的心学哲学进一步完善而达成体系化建构的圆满时期。
63、不过,因为王阳明自幼沉迷道家,一生与道家有缘,笔者(@王阳明心学智慧)参考了王阳明一生修道的历程,再结合他内心境界的变化,综合分析后认为:
64、王阳明在哲学上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命题,冲击了僵化的程朱理学,最终集“心学”之大成。“阳明心学”的思想本质是强调个性化的发展、个人意愿的尊重及个体创造力的调动,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65、按照史料的记载,12岁之前,王阳明并未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而是在他的祖父王伦的言传身教之下得以启蒙并默诵群籍的。11岁时,因他的父亲王华考中状元,在北京供职,他才随祖父来到北京,次年在书馆就读。就在12岁时,他即确立了以“读书做圣人”为“人生第一等事”的志向。这一志向的确立,为他此后全部的人生道路奠定了方向。
66、临终之际,时任南安府推官的门人周积询问遗言,阳明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67、正德五年,王阳明离开龙场,升任庐陵县令,这是他第一次实际管理地方政治事务,也是他“知行合一”思想运用于政务管理并取得实际效用的最初实践。
68、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69、王守仁因为勘事的原因经过丰城,听说朱宸濠发兵叛乱,由于兵力没有集结,因此想要尽快溯江而上赶往吉安征调兵力。船家听说朱宸濠派出一千多人,想要截杀王守仁,都害怕得不敢让他乘船,王守仁拔出佩剑割下了船家的一只耳朵,船家才不得不发船。傍晚的时候,王守仁估量着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再搭乘大船继续向前走了,于是就暗中雇了一条小渔船,换上普通百姓的服装,然后留下一名属下让他穿上自己的朝服,继续留在大船上面。朱宸濠果然派人前来拦截搜捕,抓到了那个假扮的王守仁,知道真正的王守仁已经走远了,这才作罢。王守仁在往吉安的途中,害怕朱宸濠迅速出兵,于是派出间谍,假装奉朝廷密旨,命令两广、湖襄都御史和南京兵部,命令各个将领率领士兵在各个出入要道进行埋伏,看到宁王府朱宸濠的兵卒就袭击斩杀。王守仁又招来乐工,暗中将公文放置在他们所带的行李、夹衣之中。要派间谍的时候故意让捉到的朱宸濠的太师家属们看见这一幕,然后王守仁装作生气的样子要上岸斩杀他们,等快要行刑的时候,却又故意制造出机会,好让他们趁机逃走,将所看到的情况报告给朱宸濠。朱宸濠捕捉到那些乐工,果然在他们的行李中搜到了公文,于是犹疑不决,不敢贸然发兵。王守仁到了吉安之后,调度粮草刚完备,就开始发布檄文征兵,同时揭发朱宸濠的罪行,并昭告天下。这时朱宸濠才明白自己被王守仁骗了,十分气愤,想立即发兵。王守仁说:“这时候和朱宸濠硬碰硬地对打不是最好的选择,应当摆出坚守不战的姿态,等到朱宸濠率军往别的地方的时候,再尾随在他的后面,创造好机会。首要的应先光复南昌,攻击朱宸濠的老巢,朱宸濠一定会回兵救援,这时再出击迎战,才是必胜的上策。”朱宸濠果然派人来侦察王守仁的动向,知道王守仁坚守不战,于是留下一万名部属守卫南昌,而自己却率领大军东下。王守仁听说朱宸濠已经率兵东下,就急忙下令各府兵马,约定日期在丰城会师。当时朱宸濠的大军已经包围了安庆,诸将都认为应救援安庆。王守仁说:“九江、南康都已经被朱宸濠攻陷了,而南昌城中有一万名精兵,粮食充足,我军如果前往安庆救援,叛贼一定会回军拼死迎战的,而安庆的兵力仅仅能够自保而已,不能出城和我军配合夹击叛贼。如果叛贼命令南昌派兵断绝我军的粮道,再联合九江、南康的兵力骚扰我军,我军如果得不到外地援军,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现在我军在丰城会师,声势夺人,南昌的贼兵必定会心生恐惧,我军一起进攻,必定能一举破城,这是孙膑围魏救韩的计谋。”这时探员报告:“新旧厂附近,各有万名伏兵,形成了犄角之势。”于是王守仁派兵从小路袭击,贼兵迅速溃败,退入城中。城中人知道各路官军大会师,大为吃惊,因此一举攻破南昌。朱宸濠听说官军会师丰城,就想要搭船回城,李士实谏阻,认为,“必须直接进攻南京,夺得天子之位,江西自然归服。”但是朱宸濠不听,从安庆撤军,先驻扎在阮子江边,策划回师救援南昌。王守仁听说朱宸濠救兵快到了,就召集诸将商议,诸将说:“我们不如将军队退入城中,坚守不战,等待援军的到来。”王守仁说:“不可以,贼兵听说老巢已经被攻破,已经丧胆,先派精锐出战,攻击敌人的怠惰之师,一挫他们的锐气,贼兵就会不战而败,这就是所谓的‘先发制人,能够夺人气势’。”于是指示伍文定等诸将应战的方略,先以游击兵诱敌,然后假装敌不过而败逃,等贼兵为了抢夺战功而奋力追击的时候,四面包围埋伏的士卒群起而攻之。王守仁又顾虑城中的皇室宗亲,也可能是朱宸濠的内应,于是就亲自一一对他们进行拜访,并发布公文告示,凡是过去曾被宸濠胁迫而跟随叛乱的,一律不予追究;虽然曾接受过朱宸濠的任职,但如果现在能投诚返正的,也一律免去死罪;而能杀叛贼投降的,都要论功行赏。王守仁命令人将此告示四处张贴散布。另一方面又派兵分别攻打九江、南康,以断绝两地的救援,终于群策合力擒获朱宸濠。
70、王阳明的仕途起点在北京,但其仕途甚至整个人生的转折却在江西。弘治十二年(1499年),27岁的王阳明中进士踏入仕途,先是观政工部,继而钦差河南浚县督造威宁伯王越坟,返京后任刑部主事。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继位,33岁的王阳明迎来了人生第一次大的考验,险些丢掉性命。朱厚照专政是明代历史上政治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即位之初,他重用宦官刘瑾等人,沉迷于嬉戏宴乐,刘瑾等宦官结成“八虎”,驱逐正直大臣,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时任南京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浩然正气,冒死上《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提出希望皇上“宽恕赦免直言规劝的官员,罢免除掉弄权作恶的奸宦”的意见,将矛头直接针对刘瑾,结果被刘瑾矫旨处以“廷杖四十”的惩罚。侥幸保住性命后,被贬到贵州龙场(今修文县城)当驿丞。
71、正德十六年三月,朱厚照驾崩,世宗即位。六月,王阳明应诏进京觐见嘉靖皇帝,但行至半道,又得到诏书谓不必进京,王阳明遂回到绍兴与家人团聚。
72、事实上,虽然朱宸濠已经被诛,皇帝朱厚照已经去世,他周围的群小在嘉靖帝即位后也已经得到了处置,但权臣对王阳明的诬陷诽谤并未消除,他仍然蒙受着不白之冤。
73、对于古人,圣人之学有可能就是某个晚上星空下的一次顿悟,但那样的人毕竟少之又少,大部分人是需要一个渐悟的过程。
74、王阳明回到家乡之后,他也因此而被朝廷“悬置”了起来,实际上即是“赋闲”在家。但王阳明不以为意,在此后的六年之中,他专注于讲学,宣讲他的“致良知”说,给整个学术界带来了极大震动,而随着“良知说”的迅速传播,“阳明心学”改变了中国思想史的整体格局及其发展方向。
75、岁时,他考察居庸关,某种意义上即是他把“圣人”志向付诸实践的第一次尝试。他详细考察了居庸三关的山川地理、道路交通以及关外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不仅做了详细记录,而且结合地理实况给予分析,并试图把他基于实地考察所提出的防御策略献给朝廷。在考察期间,他也向少数民族青年学习骑马射箭,“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76、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77、心即理:王阳明认为,人的内心即是理的存在。他认为人的心灵中本来就有一种天赋的道德本能,即“良知”,它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够指导人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为。
78、心学强调人的内心世界对于认识和行为的重要性,认为人的心灵是认识世界和实践行动的根本。以下是对王阳明心学的一些讲解:
79、王阳明三大愿:
80、同年冬天,他离开庐陵,此后经过了五、六年的职务频繁变动时期,而同时也成为他讲学活动相对最为集中的一个阶段。“知行合一”这一新学说,随着王阳明的讲学活动,传遍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极为广泛的思想影响。
81、王阳明(1472-1529)本名王守仁,别名王阳明、王文成公、阳明先生、王云,初名云,字伯安,因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朝大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阳明学派奠基人,倡导“知行合一”,他是心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心学宗师,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82、弘治十六年(1503年),王阳明32岁。他自觉反思了自己广泛的思想阅历与多方面的实践经验,“渐悟仙、释二氏之非”,重新又回归到了“圣人之学”这一根本原点。两年之后,他与湛若水(1466-1560年)一见如故,结为好友,共以发明“圣学”为己任,更坚定了他必为圣人的根本志向。
83、王阳明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学派当中有一个学派叫做陆王心学,而王阳明就是陆王心学的提出人之一。起初推崇孟子,后来受到道家的影响,在原先的儒学的理论基础上加以道家思想的改进,提出追求至理和格物致知的主张,强调要做到知行合一。
84、王阳明是明朝人,以自己对儒家经典的学习领悟和自身的经历实践,创立了心学,并且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85、虽然王阳明一生入世为官,并自称"笃信儒学"。
86、心即宇宙:王阳明认为,人的内心是宇宙的缩影,人的心灵与宇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他主张人应该通过观察自己的内心,来认识和理解宇宙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