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其二
1、悯农不是唐岑参诗作,是李绅组诗。
2、李绅《悯农》二原文悯农chūnzhǒnɡyīlìsù,春种一粒粟,qiūshōuwànkēzǐ.秋收万颗子.sìhǎiwúxiántián,四海无闲田,nónɡfūyóuèsǐ.农夫犹饿死...
3、盘中餐需要重读,并且语调上扬
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7、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8、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9、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1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12、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
1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4、唐·李绅
15、粟:泛指谷类。
16、犹:仍然。
17、盛夏中午,烈日炎炎,
18、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19、汗滴/禾下土
20、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21、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22、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23、【附翻译】
2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5、【附注释】
26、古诗《悯农》其一其二分别如下:
27、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28、《悯农二首》
29、悯农(其二)
30、悯农二首
悯农其二
31、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32、只要在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普天之下,没有一块没耕种的的田地,却仍然有劳苦农民被饿死。盛夏中午,农民在仍然在烈日下锄禾劳作,汗珠从身上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饭食,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呢?
33、《悯农》这首诗作者用春种秋收这个景象联系社会和阶级,让人们知道农民种植粮食的不易,从而使那些不知道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34、《悯农二首·其二》
35、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36、谁知/盘中餐?
37、
38、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
39、悯农(其一)
40、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
41、粒粒/皆辛苦
42、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4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4、后四句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5、锄禾/日当午
46、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47、皆辛苦也重读,还要放慢速度
4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
49、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50、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5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5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3、李绅〔唐代〕
54、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5、原文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6、《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语近意深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