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报国情怀的诗句
1、《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2、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3、元和八年,813年,由于升调无望,李贺心情烦懑,加之身体也不好,李贺便过起了半耕半读的生活。写下来组诗《南园》。这组诗里面有悠闲,有童趣,有隐忍,更有狂傲。
4、清代:龚自珍
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14.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1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16.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离骚》中爱国诗句应该不止四句,但我认为这四句最能表现其爱国思想。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2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2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2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4.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知缘斋主人 25.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26.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7、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8、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9、母亲又是高兴又是心疼,说:“这孩子,非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李贺立在一旁,并不说话。饭后,他从侍女那里取回诗条,研好墨,铺好纸,把白天所记的连缀成篇,然后存到别的袋子里,除非喝得大醉或有其他重要的事,他通常都是这样。由于作诗太刻苦,损坏了健康,李贺只活了二十七岁便去世了。但他短暂的一生,却给后世留下二百四十余首诗歌,其中有许多世代相传的名句,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石破天惊逗秋雨”等等
10、唐·王勃
11、这两句是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借用典故是:《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
12、李贺有报国的雄心,却报国无门的原因是:
13、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14、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5、首句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第二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第三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最后一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16、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7、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18、但当时李家早已败落,家境贫寒,这就注定李贺的希望要被现实击碎。李贺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怀才不遇的苦痛时时冲击他多病的身心,他只好把这种苦闷的心情倾注在创作上。相传李贺写诗不先立题,而是注重到生活中去发掘素材。每次出门,他总是骑着一匹瘦马,肩背一个布锦囊,后面跟着一个小童仆。他边行边思索,吟得佳句,就用随身所带笔砚,在马上写成诗条,投入锦囊。有时满载而归,囊中鼓鼓的;有时终日穷思苦索,竟不得佳句,囊空如洗。
19、因为当时的唐朝,藩镇割据以形成,朝廷内忧外患,李贺一介书生,想弃笔从戎,却可惜已经报国无门了。
20、这首诗足以看出李贺心情的迫切,战马的雄姿更是他内心的自信和高傲的体现。
21、唐·戴叔伦
22、《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23、己亥杂诗·其五
24、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6、唐代:李贺
27、后来还是韩愈推荐,李贺去当了一个从九品的奉礼郎小官。
28、李贺的满腔热血也只能通过想象来满足,颇有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之心啊!
29、关于爱国的诗句1 1、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 2、锦绣河山好收拾,万民尽做主人翁。朱德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5、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6、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国殇》 7、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立春日感怀》
30、但是想象终究只能是想象,李贺把自己的一腔报国之情除了寄托于山水,也寄托于马上,或许是因为马能把他迅速带到那个征战沙场吧。
李贺报国情怀的诗句
3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2、李贺身体一直较潺弱,加上郁郁不得志,结果忧愤成疾,无奈辞官养病。忧国忧民的性格,没有因疾病而改变,他感叹时光易逝,感慨王朝兴衰,把所有的情感,融合在“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里。
33、“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3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35、《塞上曲二首·其二》
36、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37、知子莫若母,李贺的母亲知道儿子创作勤奋,更了解儿子身体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一天晚上,李贺回了家,他母亲就让侍女接过布锦囊,倒出李贺所记的诗条,一看,写的真不少。
38、呕心沥血这个词语当中的呕心便来自于这儿。
39、李贺的母亲知道他这一习惯,每天他回到家,母亲就会检查他的书囊,每当他看到书囊中有很多写有诗句的纸片时,便会说,
40、李贺七岁的时候便能写诗,名动京城。于是,韩愈和散文家皇甫湜就去看看,两个人见到李贺后,命他作诗,李贺一点都不慌张,立刻写下名作《高轩过》。
41、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痛苦的挣扎,所以李贺才有这样鬼才莫辨的诗篇。
42、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43、也正是因此,李贺才被称为“诗鬼”。
4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45、南园十三首·其五
46、韩愈为此还写了一篇《讳辩》,但是也没能改变这一局面,李贺也因此不得不放弃了科举考试。
47、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48、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49、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50、李贺有个习惯,喜欢骑着小毛驴,带一个书童,带着书囊,出去旅游。他在看到好的景色,有趣的题材的时候,便即刻写成诗句,放进书囊当中。
51、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52、《从军行七首·其四》
53、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5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5、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56、《滕王阁序》
57、李贺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诗人,他的边塞诗宏伟壮观,忧国忧民。他的一生为诗坛贡献了非常多的经典佳作,我们应该好好地了解一下李贺,因为李贺的人生经历也很有传奇色彩。
58、《马诗》共有23首,当中有一首
59、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60、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李贺报国情怀的诗句
6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2、诗鬼-李贺
63、即便是在静谧的田园里,李贺也希望能出世为国尽力。但是既然科举这条路走不通,就只能想着去从军了。《南园》之中有一首很多人非常耳熟能详的诗。诗云“
64、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思是:为了报答国君招用贤才的诚意,手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65、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66、通过提问,句子的语气得到加强,气势颇为令人振奋。
67、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68、元和五年也就是810年,21岁的李贺去河南府参加贡试,被推选应进士举。但是有很多嫉妒李贺的人说李贺的父亲名字里面有一个晋字,这个晋字和进士的进同音,是家讳,所以李贺不能参加应试进士考试。
69、韩愈、皇甫湜颇为喜欢,李贺从此名声大振。
70、李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朝著名诗人,人称“诗鬼”。他自幼聪慧,七岁能写诗作文,十余岁便名扬文坛。韩愈和友人皇甫漫听说李贺的才名后,亲自前往李家试探,当场出题,要李贺即兴赋诗,李贺一挥而就,再试再赋,篇篇精彩。两人大惊,这才相信李贺名不虚传。李贺是宗室后裔,所以一直自视甚高,他在诗中也一再以“宗孙”、“唐诸王孙”自称,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71、当时朝廷与藩镇斗争不断,李贺也希望能够建立战功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有一首诗《雁门太守行》也是同样的主题,诗云
72、“天上楼成求后笔,今古共嗟李长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