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葬花吟中最出名的几句
1、最后一句是:“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意思是说,当春天逝去,花也渐渐凋零,这时候红颜老去,人们也随之离去,而花落人亡的悲剧,也只有天知道。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和思考。
2、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葬花吟》是《红楼梦》一书中历来最为人所称道,也是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诗篇,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
3、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4、“有谁怜”隐含了一段答语,世人春风都不懂得怜惜落花,对她们的逝去都是冷眼旁观,置之不理,懂得怜惜落花的只有黛玉了,自称绛洞花主的宝玉也不懂,将残红付与无情的流水,岂知流出大观园后便会被糟蹋,甚至比被人践踏更为悲惨。
5、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6、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7、和宝玉两小无猜在床上嬉戏。这个画面,想起来就觉得很美好。
8、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
9、花谢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游丝软谢飘春暮,一朝飘落难寻觅,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花开易见落难觅,阶前愁煞葬花人,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手把花锄泪自落,想侬底事倍伤神,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扑净土掩飞流。
10、在诗社写的诗。咏海棠花的。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后来林黛玉重挑桃花社这一回也不错。
11、《葬花吟》是《红楼梦》一书中历来最为人所称道,也是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诗篇,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
12、《红楼梦》中诗词曲非常丰富,但黛玉《葬花辞》是排第一位的。这首歌是烘托黛玉身世悲凉、寄人篱下、无法与宝玉相爱相守的人物形象的比较重要一笔。为人熟知的有以下几句:
13、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14、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
15、自古以来花便是女性的象征,以花喻人,以人喻花,诗词中常用此手法。《红楼梦》中的花与人也是对应的,牡丹对应宝钗,芙蓉对应黛玉,海棠对应湘云,杏花对应探春,老梅对应李纨,并蒂花对应香菱,桃花对应袭人,另外晴雯号称“芙蓉仙子”。由此诗中的花当指大观园的女儿们,花儿的凋谢也预示着她们的逝去。世人对待她们的消逝也如同对待花儿一样,谁会来惜取将残的红颜呢?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女性的生命不过昙花一现,花开过后便要迅速飘落,任那些曾欣赏她们的人践踏,芳魂艳魄都将不存,留下的只是一缕尘香。
16、贾宝玉哭林妹妹——真心;哭得好伤心;悲伤不已
17、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18、和湘云对诗:冷月葬花魂。
19、第一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20、第二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21、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
22、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
23、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24、【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5、这是《葬花吟》的第一节,写暮春之景。花儿急急地凋谢了,经风一吹变成了漫天的花雨,褪尽了娇艳的红艳,消逝了醉人的芳香,有谁去怜惜她们呢?柔弱的蛛丝飘荡在春日的台榭前,几时被风吹散呢?还有那飘零的柳絮扑进绣帘,是在乞求闺中人的怜惜么?
26、我来回答
27、黛玉葬花。葬花吟,就是她说的最好的话。
28、黛玉葬花——睹物伤情
29、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30、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林黛玉葬花吟中最出名的几句
31、葬花吟最后一句是:“花落人亡两不知,春风十里不如你。”这句诗意蕴含深远,表达了人生短暂如花,花谢人亡后无法得知,而唯有你的存在比春风十里更加珍贵。它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以及珍惜眼前人与事的重要性。这句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引发对爱与珍惜的共鸣。它让人们意识到,生命的美好与短暂,需要珍惜与把握,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与意义。
32、大观园里哭贾母——各有各的伤心事
33、在宝玉的旧手帕上题诗。秋窗秋雨夕。
34、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35、王国维说“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江心点点萍”。落絮的人生,落絮的命运,天意如此,无可奈何。
36、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37、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38、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39、游丝之软,游丝之弱,不禁让人联想到黛玉的身世,出身于诗书之家,幼年丧母,父亲死后益发无依无靠,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孩像浮萍一样寄居贾府生命之软弱,不正如檐下飘荡游丝么,随时都有可能被风斩断。仅凭贾母的疼爱和宝玉的那份爱情维系着生命,怎经得日日夜夜的风吹雨打。
40、《红楼梦》中林黛玉写的一首诗,叫做《葬花吟》
41、意思:一年三百六十天啊,过的是什么日子!刀一样的寒风,利剑般的严霜,无情地摧残着花枝。
42、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43、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44、借剑杀人——不露痕迹
45、黛玉葬花——柔肠寸断
46、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
47、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48、花朝节期,正当阳春,桃花盛开;沁芳闸桥畔,落英缤纷。此时,黛玉见风吹残红飘落满地,惜花埋之,为落花立一花冢。而宝黛之间,是流水知音、心灵相通,正当黛玉为花立花冢时,宝玉携《西厢》于沁芳桥边也不忍践踏落花,欲使落花随流水而去,正巧与黛玉相会。黛玉言水虽洁净,却有人混污,若以绢囊之,埋于土中,随土消散则更为自然。宝玉听后,亦喜不自禁,欲放下书帮助黛玉。由此,引出红楼梦中的又一出经典片断“宝黛共读西厢”。
49、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50、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51、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52、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53、林黛玉《葬花吟》中最出名的几句是:
54、看望宝钗的时候,暗讽宝玉,醋意特浓。
55、贾宝玉见林妹妹——一见如故
56、第二节转而写人。暮春是个忧伤的季节,弹指间红颜衰老,百花凋零,无可奈何,惟有惋惜。黛玉本就多愁善感,加之对宝玉的误解,更是满怀忧郁惆怅。许多版本的“无处诉”作“无释处”或“无着处”,笔者认为不妥。第三十七回黛玉《咏白海棠》中“娇羞默默同谁诉”,第三十八回黛玉《咏菊》中“片言谁解诉秋心”,《菊梦》中“醒时幽怨同谁诉”,皆用“诉”而不用“释”或“着”,此处亦是。最后一句写黛玉不忍心践踏落花,同时也暗含其他人却在落花上走过的意思。
57、林黛玉葬花的歇后语现在流行的共有四句:
58、贾宝玉迎亲——喜气洋洋
59、共读西厢。这段是接着黛玉葬花的。
60、林黛玉葬花——情悲意冷
林黛玉葬花吟中最出名的几句
61、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62、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63、葬花吟的最后一句是:“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64、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65、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66、《葬花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67、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68、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
69、“落花”“游丝”“落絮”,同样的飘零,同样的忧伤,同样的命运,同样的还有那花下的葬花人。
70、答:这个歇后语的答案是:黛玉葬花一一自叹命薄。黛玉葬花是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经典片断,林黛玉爱惜花,觉得花落后埋在土里最干净。黛玉还写了《葬花吟》以花比喻自己。关于这个歇后语的答案还有:黛玉葬花一一无可奈何;黛玉葬花一一情悲意冷;黛玉葬花一一睹物伤情等。
71、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72、最后一句话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吟》这首古体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是林黛玉在山坡后面哭泣时所吟,书中章节为《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那天是二十四节气的芒种节,春天将尽,祭祀送花神。众人开心地过节时,却独少了林黛玉,大家都找不到她。只有贾宝玉知道,林黛玉可能去了前天和他葬花的山坡。前去寻找,果然,听到林黛玉在山坡后面,边哭边哀叹花的命运。
73、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74、曹雪芹对贾宝玉的评语是“情不情”,黛玉则是“情情”,意为宝玉将感情倾注于无情之物,即博爱万物,而黛玉则是将感情倾注于用情的人,读至葬花处,笔者不禁生疑,黛玉所葬之花岂非无情之物,博爱无情之物者有岂止宝玉一人哉?宝玉将落花抛至流水,一经流出便依旧把花糟蹋了,哪如黛玉将花埋了,随土化了来得干净,如此看来,黛玉倒盛过宝玉了。
75、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76、林黛玉《葬花吟》中最出名的几句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77、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78、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79、《葬花吟》最后一句为:“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意为“你今天葬花的人是个傻瓜,将来谁会来葬你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和不舍,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的主题。
80、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81、还有宝玉参禅的时候,黛玉驳宝玉的话:至贵者为宝,至坚者为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
82、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83、最后一句话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84、意思:花儿已经枯萎凋残,风儿吹得它漫天旋转。退尽了鲜红颜色,消失了芳香,有谁对它同情哀怜?
85、《葬花吟》是清代作家纳兰性德所写的一篇词作,它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首词以描写离别、怀念、思念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生命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