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1、《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是古人一生修齐治平的追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与致知是相互相成,相互促进的。
2、到了明儒王明阳那里,格物致知就不是一个方法了,他经过“格竹子”,认为格外物根本不对,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论断。说,格物就是了达自心,性德本具。这是他的证悟。此说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为异端。
3、“格”是去除的意思
4、古人认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所以,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研究物事的本末终始,搞清楚事物发展、成长的全过程,就可以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就“知”“道”了。
6、我认为新时代下“格物致知”的方法就是到人民群众中去、到实际生活中去做调查研究,就是“实事求是”!
7、格物致知这句话理解意义甚多,不一而足。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8、因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对这个问题讨论不己。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解释,有说“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说;有说“格物致知”是客观唯心主义,方法上是唯物,本体上是唯心;当然也有说,格物致知是唯物主义观点。其实这些论辩,都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格物致知”的出发点是什么?
9、格物致知,是文言,白话就是分门别类,划分类别,
10、《大学》里的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古人对格物致知的大概看法。
11、年轻时的王守仁为践行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曾经“格”了七天的竹子。这里的“格”就是观察。格物的解释应该是观察“事物”——可以是一件有形的物件,也可以是种无形的事或现象。
12、事实上,二者辩诤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就本体论而言,二者所说是一事。不过在逻辑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阳明对于“格物”的理解与前人不同。他认为格物是追究具体事物自身的道理,这个观点就是一切物有自性,这是他思维的起点。按照这样的理解,当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体来的。所以他最终得出的结论,虽然是以批评朱熹的观点为依止,而事实上与程朱理学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程朱理学的观点是通过格物而显映心体。
13、"格物致知"是指通过实践、感官观察和体验来加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意思是要通过对具体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从而获得真知
14、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以至于今。朱熹对格物致知问题有相当深的研究,对于这个问题,朱熹专门写了一篇《补〈大学〉格物致知传》,提出了一个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认识论纲要。
15、它强调通过实践和观察来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此来获得真知。格物指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验证理论,而致知则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来增长知识和智慧。
16、该成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结构为连动式;在句中作谓语。
17、格物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探究万物的规律、推究事物原理,格物即格“规律”之意。
18、也就是说,通过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个方法。
19、怎样格物?古人除了运用正常的数学运算认知世界万物,还用观察方式获取规律的方式认知万物,如古人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认知大自然四季分明,从而根据天象进行农耕活动。这些认知只是表象的认知。更深层次的认知古人通过《易经》演算的方式穷纠天理,认知大自然,从而推算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到为人类服务,为社会服务。如《易经》中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易经》所说丕极而泰,泰极而否。
20、“物”从简单讲就是物质方面。复杂讲,万物有五类,和佛家讲的色(物质,指眼看到的东西)、声(耳)、香(鼻)、味(舌)、触(身体触碰的感觉)有点类似。古人为什么重视格物,《道德经》提到“五色使人眼盲、五音使人耳聋”,古人认为沉迷万物会导致人健康方面的衰老、退化,所以《道德经》提倡“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这种状态是消除了利欲的引诱和外界的纷扰而得到的空明宁静,追求长生不(衰)老为目的。
21、简单地说,格物致知就是严格“物”的先后本末,直至“知”了隐藏其中的道理。格物致知就是“格物”从而“知道”。
22、因此,王阳明讲出的“知行合一”,由于不把“格物致知”作为方法,而作为事实上的本体了,那么,目之为异端也不为过。因为按照王阳明的逻辑,要明明德于天下,则先要悟道,然后推仁于世。可是如果是这样,那还格什么物啊,这岂不是一悟即了吗?根本不必有“格物致知”这种先后顺序了。所以王阳明实际是推翻了《大学》的逻辑,也就是说,他的意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释解经文是错误的。这实际也是他自相矛盾之处。后来讲学,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比如说讲孝道,过去的儒士认为,要格孝道这法,然后明心,《论语》也说这是君子之本,就是说这里面有因有果,孝是因,明德是果。可是按王阳明的说法,只要“明心见性”,自然懂得孝道之法,为解释道理,他就说人性本善。这里面的逻辑就不清楚了,有一点硬撑的感觉。同时,也有人问他,如果是这样,那初学人怎么办呢?这时他又回到日常的具体修行上来了——所以最终他也不能离开日常的渐修,而这正是程朱释“格物致知”的要点。
23、格物的目的是致知——达到充分理解事物内在的原理,进而洞彻世间种种潜在运行的规律,这种规律便是“道”。
24、网络上有人调侃:一场大雪美如画,本想吟诗赠天下。奈何自己没文化,一句卧槽,雪好大。同样是下雪,去年的雪总是与今年的有不同,每个人看到的也不会同,能把不同说出了,就是有“知”了。
25、古代国学,四库,经史子集,
26、明王鏊《震泽长语·经传》:“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义也。
27、我认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必须兼顾《易经》学说去加以理解。《易经》这部书是四书五经之首。是其他学说的辩证法。《易经》这部书本身就是对大自然一种探索。作为当时的儒家,也是站在天人合一的观点去看世界,分析世界。通过格物,人们懂得了人的身体生命运行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从而逐步发觉社会事务与这些也息息相关。然后通过《易经》象传,逐渐发觉一些事物可以通过《易经》进行推算纠知,从而推算事务的发展规律。
28、在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各自原理和法则,它们本身无论如何宏大如何细微,都体现着“宇宙规律”,即“道”在世间的运行。万事万物无不如此,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以书画证道的——如王羲之吴道子,也有以刀剑证道的——如宫本武藏,有人通过体会自然以获得顿悟天机的,也有人靠着经历种种磨难达到洞悉世事的……所以说条条大路皆可上“洛”。这正是庄子说的,道在“蝼蚁“、”稊稗“、”屎溺“中的原因。
29、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还是以程朱为准比较妥当。当然朱熹有些解释,也确实有一种心外求法的感觉,但问题还不是太大,因为他提倡理,这个“理”虽然本质上是神道理智化,但大体上仍属心法的范畴。
30、《大学》中所言“格物”极为重要,人若欲修齐治平、明德于天下,“格物”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学之道”的基石。“格物”不当则“致知”不明;物有所未格,则知有所不明。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31、以前看到一本道士的传教书关于格物的解释:
32、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解释较倾向于现代认识论与知识论的角度。其实同其它很多中国哲学的概念一样,它还含摄着价值论、工夫论等多方面的内涵。
33、格物致知的含义是:推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推究,致:求得。出自
34、格物致知是一种追求真理和知识的方法,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家朱熹的思想。
35、见解分歧很多,我是这么理解的。格物就是使物格,格是什么意思?不如拿现在大家的理解来看,格不就是格子,为什么叫格子?有横有竖。图画写字都可以打格子,放东西可以有格子架,住房有格子间。所以格子就是通过一种手段对位置进行一定分割和固定。看起来好像和儒家这一套没啥关系,当然你也可说把物体放在架子上确定位置,但感觉还是要走远一点。就从横竖开始,古人又会怎么称呼呢?我想到两个,第一个是纵横,第二个是经纬。这两者都可以有关系的。纵横,考察研究事物从纵横向进行分析是可以讲得通的,可以理解为同类对比,不同类对比,也可以是历史时期前后的对比。经纬,把事物看成是整体的局部或者局部的整体来分析,也是说得通的。
36、宋苏轼《谢兼侍读表》:“恭惟皇帝陛下圣神格物,文武宪邦。”
37、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
38、格物,即将面对的各种事与物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古人的方法,由粗至细为太极、阴阳、三才、四时、五行、六气、七星、八卦、九宫。通过九个层次上的分析归类,人就会对各种事物形成由粗至细的认知,如同在地球上设定经纬一样,古人设定了九个层次的立体经纬模式。如此,以最高的抽象思维模式清楚地了解事物,就可以达到对事物的透彻了解,亦即格物至致而至知。
39、这个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所提出的,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体验,才能深刻理解世界万物的真正本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40、“格物致知”的“物”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物”。
41、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42、“实事求是”就是在实际的事件和客观的事物中寻找规律、寻求真理。
43、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4、西方人对东方人,分不清楚是哪国人,是不“知”东方人的表现。老年人调侃年轻人:一尥蹶子就知道你想拉啥屎,这是形象的表达了对这个年轻人思想行为“知”的程度。
45、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46、具体怎么去“格物致知”呢?
47、“格物致知”,简单讲,就是知道这个物是什么,能描述,就掌握住了知。更进一步,这个物和那个物,不能都说成“物”,得细化,知不同。“格物”,就是知不同。“格物致知”,就是不仅知道这“称作”什么,而且能区别出不同,才能说你“知道”了。
48、书架分格,知识分类。
49、“格”,就是定义,尤其是可量化的定义,通常方法是平均法,分几何“平均法”和代数平均法,如几何“平均法”,把地球格致为经纬划分,每格一地区每点一经纬度。代数平均法就是熟知的所谓比值法,如a=F/M,加速度或启动速度正比于平均到单位质量所受力大小,代数平均值的目的是定义一个可衡量比较的值(即量化方法),而几何“平均法”的目的是定义一个可确认可比较的空间的点或面(点构成线面),即划化方法。此即格物之法,事物不格之则不能精密表述和把握之,而格物则致知也。
50、因此,“格物致知”的“知”就是“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知”。
51、格物致知(拼音:géwù-zhìzhī)是一则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52、“格物致知”出自于儒家的经典《大学》。大学被后世儒者认为是儒家的入门篇。但这个“入门”不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而是说《大学》是儒家学问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学问的基点。
53、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该词语出自《礼记·大学》。格:推究;致:求得。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词语的出处是《礼记·大学》,原句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把万事万物认识、研究透彻之后知识自然就得到了。)
5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格物”的方法。
55、这种方法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深入理解事物,从而达到对世界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格物致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实践和思考来不断追求真理和智慧,以提高个人的认知水平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