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形容什么人
1、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司马迁赞美李广的。
2、扩展资料
3、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
4、错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有美好的德行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成语,经常被人们引用。从它的表面上来理解,指的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能开出美艳动人的花朵,结出香甜可口的果实,诱人的果实则会纷纷引来人们去摘取,于是树下便踩踏出了一条路来。其蕴含的隐意是指:一个人为人真诚,忠实,踏实,且德才兼备,就会凭借努力的结果而感动别人,就会受到他人的喜欢和敬仰。
6、唐代学者颜师古是这样解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桃李等树,不会说话,从不自我宣传,但是到桃李树下来的人却经常不断,树下的野地也会自然地踏出一条路来。
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开始是用来赞美李广的。
8、他那忠实诚恳的心地实在使士大夫崇敬,谚语说:“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这话虽小,却可以使人明白大道理啊!
9、《李将军列传》,传记名篇。西汉司马迁作。载于《史记》。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文章叙事突出重点,多细节描写,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
10、不是专门比喻老师,应该是赞美优秀的人。
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12、它体现了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法。老师自己以身作则,用榜样示范法,或者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由于榜样能把社会真实的思想、政治和法纪、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
13、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赞美李广的。
14、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文帝、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但年纪不大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动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5、这是因为桃李是实实在在地开出了美丽的花,结出了香甜的果,在为人们默默地服务,所以用不着吹嘘,人们自会欢迎它们。做事力求实际,不尚虚声,就叫“桃李不言”。
16、【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论》,这句话的意思是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夸耀,向别人邀功,人们就会记住他。现在一般用来称赞老师。
17、寓意:只要为人品德高尚、忠实正直,无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1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和李树不主动招引人,但人们都来看它们开出的鲜花、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不知不觉地在树下走成了一条小路。
19、翻译:太史公说:《论语》说,“本身行为正,不下命令,人们也奉行;本身不正,即使下命令,人们也不奉行。”这是说的李将军啊。我见到李将军,朴朴实实像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他死的时候天下无论认识他的或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十分哀痛。
20、【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论》:“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21、比喻为人真诚笃实,德才兼备,自然能感召人心。
2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为汉语成语,原意是桃树和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便走出了一条小路。该成语常用来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不用自我宣传,就能自然地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