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训六要素
1、安全投入。
2、五、消防安全重点落在“演练”上消防安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扑灭初火的能力以及在烈火的情况下逃生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能光靠嘴上说说,更应放在“演练实战”上。我校在镇消防大队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演练,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性的认识和体验,增强消防意识和能力。
3、)方针和目标:对HSE管理的意向和原则的公开声明,体现了组织对HSE的共同意图、行动原则和追求。
4、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禁在作业过程中放弃使用防护保护用品或者不正确佩戴或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教育培训:教育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外来人员);
6、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7、(1)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公司最高领导自上而下的承诺,并建立HSE保障体系;制订企业的方针目标并管理,建立企业HSE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企业建立组织机构,明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责任。
8、应急设施。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9、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加强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减轻职业危害。
10、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等。
11、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安全生产管理。
1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3、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进行紧急避险的权利。即可以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14、安全科技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加大安全科技投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监控安全生产全过程。
15、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16、安全法制
17、重大危险源监控。
18、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设备设施建设、设备设施验收、设备设施运行、设备设施检维修、检测检验、设备设施拆除、报废)、作业安全(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作业行为、岗位达标、相关方)、职业健康(基本要求、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警示标志);
19、三、食品安全关键是在“验查”上进校的食品安全非常重要,进货要向供货单位索证,确保食品符合相应的条件。管理人员的“验查”工作必须细致,不得马虎。四、交通安全重点放在“学习”上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上下学的安全,关键在于进行必要的“学习”,学习道路交通的一些规则,收看有关录像,剖析事故造成的原因,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警示。
20、教育培训制度。
21、HSE管理体系的十大要素
22、作业标准化。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各岗位、各工种作业人员的行为,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防范安全事故有效措施。
23、从业人员有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
24、(6)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维修。
25、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26、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承担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的责任并建立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抓责任落实、制度落实。
27、八、安全应急工作实施放在“预案”上预案是为了避免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妥善处理,把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制订预案要有预见性,并尽可能切合学校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和效益性。
28、生产设备设施。
29、七、周边环境治理放在“合管”上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要依靠社会各界的配合和支持。网吧、游戏厅往往是未成年人容易误入的地方。学校要主动与有关单位和部门取得联系,形成教育共同体,为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和权利努力。
30、(9)事故处理和预防。
安全教育培训六要素
31、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享有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主要包括:
32、作业安全。
33、作业安全。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
34、(4)承包商和供应商的安全、健康与环境体系管理要求。
35、(3)评价和风险管理:对HSE关键活动、过程和设施的风险的确定和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该要素有6个二级要素。
36、监控。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辨识与安全评估,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应建立健全,制定和实施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37、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38、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时,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还有依照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的权利。
39、九、安全工作长效机制重点放在“排查”上如何在动态的过程中管理好学校安全工作,需要我们把重点落实在“排查”上,根据排查到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修正管理的规章和制度。
40、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41、安全的目的有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三点。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42、从业人员有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有义务将从业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中存在的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因素如实、全面地告诉从业人员。
43、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4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这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主要包括:
45、【释义】本条是关于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原则规定。
46、安全生产目标。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47、(2)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管理。企业建立HSE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和隶属关系;合理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广泛开展培训,提高全员的意识和技能;为保证HSE管理体系正常运转,要形成完整的、适宜的、有效的文件控制。
48、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49、安全教育;
50、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51、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社会保险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在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和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合同中,不得含有免除或者减轻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内容。
52、安全生产法释义:第六条
53、一、安全意识重点落在“责任”上我校每学期都要与分管领导、班主任、教师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以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就一些案例组织教师研讨,分析产生的原因及避免事故发生的策略,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54、(8)HSE管理体系的检查和监督。
55、安全责任就是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加大安全科技投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监控。对于完成责任书各项考核指标、考核内容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没有完成考核指标或考核内容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对于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应对该单位领导和安全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56、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
57、生产设备设施。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58、、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59、目标职责:目标、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60、安全科技
安全教育培训六要素
61、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62、安全投入。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63、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64、安全文化
65、第十一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
66、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67、安全投入是安全活动的一切人力和物力及财力的总和。人员、技术、设施等的投入、安全教育及培训、劳动防护及保健费用、事故援救及预防、事故伤亡人员的救治花费等,均视为安全投入。
68、应急救援。
69、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实现效益这一共同基点上是统一的,体现出“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管理原则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70、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安全教育制度,搞好对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71、安全教育与训练。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应具备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与素质;经过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电工作业,起重机械作业,电、气焊作业,登高架设作业等)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上岗证,才可独立进行特种作业。
72、安全文化即安全意识,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支配人们行为是否安全的思想安全文化的概念最先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于1986年针对切尔诺贝利事故,1991年出版的(INSAG-4)报告即给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是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
73、安全教育使广大职工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74、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5、十、安全教育重点放在“自护自救”上安全教育不能靠空洞说教,不能用灌输的方法让学生被动接受,而是要让学生明确生命的意义以及自护自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生存的能力,安全教育的目的才能基本达到。
76、隐患排查与治理。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可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77、答:三要素是:思想教育,典型经验教育和事故教育三要素。
78、二、活动安全重点放在“护导”上学生活动大多是无规则的,因此隐藏着许多安全隐患,需要教师做好校内重点区域的护导和指导,保证学生各种活动时间的安全。
79、安全生产责任制;
80、组织机构和职责。
81、从业人员应当自觉地接受生产经营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掌握所从事工作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知识。
82、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和掌握事故的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并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生产经营单位有义务将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和事故的应急措施告知从业人员。
83、(5)装置(设施)的设计和建设。
84、组织机构和职责。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建立,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85、职业健康。
86、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作业制度
87、法律法规与。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标准规范,对其严格遵守,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88、安全法制即指一个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并且按照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国家事务,并且严格依法办事,一方面要组织员工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条例;另一方面,要建立、修订、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相关的规定、办法、细则等,为强化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89、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90、(2)规划:具体的HSE行动计划,包括了计划变更和应急反应计划。该要素有5个二级要素。
安全教育培训六要素
91、隐患排查与治理。
92、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9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94、从业人员既是安全生产保护的对象,又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要素。为了实现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必须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依法享有获得安全保障的权利,同时,从业人员也必须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95、(3)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明确评价对象,建立评价方法和程序,确定危害和事故的影响因素,选择判别标准,做好记录,建立详细目标和量化指标;进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评估和治理。
96、(7)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97、安全责任
98、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安全生产有基本要求和保证。每一个从业人员都有义务认真遵守。
99、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100、配套装备。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101、安全事故防范的主要措施为:
102、制度化管理:法律标准识别、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文档管理(记录管理、评估、修订);
103、(10)体系的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
10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105、安全检查是发现危险源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
106、安全生产目标。
107、制定安全制度,确定安全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108、安全投入
109、六、传染病防治重点放在“两检”上学校人口密度大,非常容易造成各种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互相感染。我校重点放在每天早上和中午的检查上,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处理,使很多传染病被扼制在萌芽状态。
110、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管理制度
11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112、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的,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的负责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