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诗句出自苏轼徐州任上浣溪沙第四首的诗
1、作者在这首词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饶有情趣的农村初夏图景,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喜悦之情。
2、作者成功地抓住了富有季节性特征的事物,不加修饰,渲染出了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同时暗中流露出久旱逢雨之后轻松愉快的心情。如果旱情不解除,桑树枯死,哪来桑叶养蚕而抽丝,也谈不上卖瓜果了。作者用笔之妙,就在于此。
3、这一段写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用静态的视觉形象构成画面,而是通过各种不同的音响在人的意识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连续不断的影像,构成有声有景的立体情境。“村南村北响缫车”,虽然只是写声音,却分明呈现出村里百姓辛勤劳作的场景。
4、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5、去游览蕲水县的清泉寺,寺在兰溪旁边,溪水向西流。
6、苏轼把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生活写入词中。一方面,他有诗人的慧眼,能从农村的风土人情中提取淳朴自然之美,让自己仕途劳顿的心灵得到放松;另一方面,他又是以士大夫“民胞物与”的责任感来关注乡村、关心现实,因而百姓的哀乐也时时牵动着他的心情。苏轼开创的这样一种表现农村的传统为后来的诗人和作者所继承。从南宋陆游和范成大的农村题材诗以及辛弃疾的农村词中,都可以看到苏轼的影响。
7、苏轼·北宋
8、这首词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所写见闻和经历,似乎信手拈来,但在构思和用语上都是颇见匠心的。枣花、缫车、牛衣、古柳等都是农村习见的事物,卖瓜人、野人家也别有乡土风味。尤其向农户敲门求茶,更见出农村淳厚的风俗。清新朴实、明白如话、感染力强,是这首词显著的艺术风格。
9、末句写所见。“牛衣”,《汉书·食货志》有“贫民常衣牛马衣”的话,也有人说即蓑衣之属,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作者抬眼望去,就在路旁的一株古柳树下,一位村农正叫卖着黄瓜。
10、这首词为苏轼在徐州所作五首《浣溪沙》之一。这组词前有一小序,说明了作词的原委:“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神宗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为一州之长的苏轼对此极为关心,他亲往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前往石潭谢神。这组词即是记述他在村野的见闻和感受。
11、(1078年)元丰元年《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12、酒后困意正浓,又经过长途跋涉,此时真想好好地睡上一觉。烈日当空,口干舌燥,要是能有一杯清茶解渴该有多好!于是走到村野的一户人家前,试着敲门探询。“漫”,随意,不由地。因为非常渴,所以不由得想喝点茶。“试问”,透露出谦逊亲切、不愿惊扰人家的意思。
13、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奔向西!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感慨时光流逝。
14、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15、【译文】:
16、这首词虽然写得轻灵自然,但从整体上来看,还是比较哀婉的。在苏轼的词中,这是比较少见的。但就其所表达的感情而言,却是十分真挚动人的。
1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全诗描写了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的美景。
18、谁道人生无再少(shào)?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9、村子里到处响着缫丝的声音,正是农妇们忙着抽取蚕丝的时候啊。
20、当时苏轼离开杭州赴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途经徐州(今江苏徐州市)。这时作者做了两首悼亡词(即“绝笔”),这是第二首。其全文如下:
21、苏轼的《浣溪沙》描述的湖北浠水县清泉寺。原文是: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22、在苏轼以前的文人词中,偶尔也有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比如归隐题材中就经常描绘乡村山水的风景和樵夫渔父的形象,著名的如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和风细雨不须归。”但是这里的乡村只是山林归隐的象征,是被文人理想化了的隐逸之地,而不是真实的乡村生活。
23、《浣溪沙》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24、这首《浣溪沙》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首。
25、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写下这首词。
26、《浣溪沙》描写的是:春季。是苏轼被贬黄州,身处逆境时写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27、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28、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29、接下来,作者将视线转向了午餐。“雪沫乳花浮午盏”,这句诗出自杜牧的《晚晴赋》。意思是,在稀稀落落的梅雨间洒落着清冷的细雨,吃着烹调得香气四溢的花粥;忽然间,眼前出现了一盘绿油油的蒿菜、蓼菜,于是便觉得,人世间最有味的还是那平淡无奇的清欢。
30、次句写所闻。耳畔传来“吱吱嗡嗡”的纺车声,细细倾听,却又无法分辨声音的来处,因为在这个繁忙的收蚕季节里,缫丝声已在村南村北此起彼伏响成一片了。“缫车”,是抽丝的工具。
下列诗句出自苏轼徐州任上浣溪沙第四首的诗
31、瞧!在那棵古老的柳树下,穿着粗布的农人扶着车子,正叫卖着鲜嫩的黄瓜。
32、苏轼《浣溪沙》~籁籁衣巾落枣花,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下阕略)~
33、~苏轼在徐州作知府时,去石潭谢雨的路上作了一组农村词,这是其中的一首。乡间小路上,到处弥漫着枣花的清香,词人走在树下,枣花如稀稀落落的雨点,纷纷落在他的衣服和巾上。
34、去游览蕲水县的清泉寺,浣溪沙
35、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沙干净得没有一丁点儿泥土.傍晚细雨中布谷鸟阵阵啼叫。
36、细雨斜风,晓寒残冬,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物活动的情景。其中,既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致,也有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如“细雨斜风”,表现了当时的环境和天气;“淡烟疏柳”,则是冬日中常见的景象,而“媚晴滩”则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37、体裁:词题材:哲理词
38、下片开头两句用对偶,看似漫不经心,属对却十分工整,尤其是虚词“惟”与“漫”的对仗尤见功力,将初夏正午的炎热和酒渴困倦的行人情态表现得真切生动,如在目前。
39、首句正常语序应是“枣花簌簌落衣巾”,是说枣花簌簌飘落在衣服和头巾上。“簌簌”,象声词,摹写枣花飘落时的细微声音。作者通过枣花点明初夏时节,同时展现出人行走于枣树下,微风吹拂、清香四溢的景象。
40、《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年)初春。
41、苏轼的《浣溪沙》是在他被贬到黄州之后写的。当时,苏轼因为与当时的政治局势不合,被贬到了黄州,这对他来说是一次极大的打击。但是,苏轼并没有被打倒,反而在这段时间里,他写下了一些著名的诗歌,其中就包括了《浣溪沙》。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女子在溪边洗衣服的情景,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苏轼被贬黄州的时期,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他赢得了更广泛的声誉
42、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43、苏轼是在政治上失意,身处逆境的情况下写的。
44、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45、上阕用白描的手法简单勾勒出平静而又忙碌的初夏农村景象。给人以自然而又生动的农忙时农人辛苦劳作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