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光懒困倚微风。
2、不解藏踪迹,
3、独钓寒江雪。
4、一岁一枯荣。
5、远看山有色,
6、近听水无声,
7、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8、正是橙黄橘绿时。
9、首左右,因为他们理解能力有限,而且他们除了课本上的,还有课外
10、等闲识得东风面,
11、床前明月光,
12、儿童急走追黄蝶,
13、风吹草低见牛羊。
14、静夜思唐李白
15、春去花还在,
16、树阴照水爱晴柔。
17、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共80首。
18、望天门山。
19、飞流直下三千尺,
20、春眠不觉晓,
21、一叫千门万户开。
22、白云深处有人家。
23、(宋)杨万里
24、静夜思。
25、锄禾日当午,
26、望庐山瀑布
2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28、窗含西岭千秋雪,
29、泉眼无声惜细流,
30、【一年级上册】
31、曲项向天歌。
32、夜来风雨声,
33、霜叶红于二月花。
34、处处闻啼鸟。
35、日照香炉生紫烟,
36、孤舟蓑笠翁,
37、小学一、二年级必背古诗词
38、天似穹庐,
39、一去二三里
40、悯农唐李绅
41、儿童相见不相识,
42、桃花一簇开无主,
43、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44、下至幼儿园的静夜思到小学的望庐山瀑布中学的早发白帝城上至高中蜀道难,将进酒,都是李白诗人写的诗。不仅仅只是让一年级必须背诵,到高中也得必须去背诵李白诗。
45、画唐王维
46、唐)白居易
47、草长莺飞二月天,
48、李白乘舟将欲行,
49、抬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50、忽然闭口立。
51、赠汪伦。
52、可爱深红爱浅红?
53、笼盖四野。
54、(唐)贺知章
55、诗人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更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56、少小离家老大回,
57、(唐•李白)
58、不知细叶谁裁出,
5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0、古朗月行。
61、天苍苍,野茫茫,
62、平生不敢轻言语,
63、咏鹅唐骆宾王
64、歌声振林樾。
65、李白作为唐朝著名诗人,写过很多诗词,一生放荡不羁,不为金权权贵去折腰。
66、万径人踪灭。
67、(唐)白居易
68、(作者不详)
69、小荷才露尖尖角,
70、牧童骑黄牛,
7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2、回乡偶书
73、遥看瀑布挂前川。
74、粒粒皆辛苦。
75、偷采白莲回。
76、老大徒伤悲。8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0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2水调歌头北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3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14早春
77、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78、菊残犹有傲霜枝。
79、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80、满身雪白走将来。
81、谁知盘中餐,
82、(宋)苏轼
83、不及汪伦送我情。
84、乡音无改鬓毛衰。
85、疑是地上霜。
86、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87、胜日寻芳泗水滨,
88、二月春风似剪刀。
89、一去二三里,
90、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91、无边光景一时新。
92、早有蜻蜓立上头。
93、万紫千红总是春。
94、一年级上册:画(王维)、静夜思(李白)一年级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二年级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杜甫)
95、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文字积累比较少,要读一些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的古诗。
96、江畔独步寻花
97、(唐)孟浩然
98、望庐山瀑布。
99、远上寒山石径斜,
100、停车坐爱枫林晚,
101、忙趁东风放纸鸢。
102、门泊东吴万里船。
103、我知道的李白的古诗很多,但是一年级的必背古诗却很少。首先是妇孺皆知的《静夜思》,具体内容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年李白离家的时候风流倜傥又多金,酒肉朋友遍天下,红颜知己亦是无数。可是李白落魄之际,朋友都离他远去,此刻才想起远在家乡的亲人。于是写成此诗。
104、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105、低头思故乡。
106、黄师塔前江水东,
107、树头花落未成阴。
108、是的,一年级语文课本有不少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自古以来,李白被称为“诗仙”,他写过很多流传千古的名诗,里面不少诗句短小精悍、琅琅上口、言简意赅,很适合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背诵,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9、儿童散学归来早,
110、一般情况下,一年级小学生能达到背诵10几首就行了。
111、忽闻岸上踏歌声。
112、一行白鹭上青天。
113、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14、头上红冠不用裁,
115、千山鸟飞绝,
116、亭台六七座,
117、秋浦歌。
118、浮萍一道开。
119、小娃撑小艇,
120、(唐)李白
121、碧玉妆成一树高,
122、夜静思唐朝李白。
123、早发白帝城。
124、汗滴禾下土。
125、鹅鹅鹅,
126、敕勒川,阴山下,
127、春风吹又生。
128、红掌拨清波。
12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30、八九十枝花。
131、万条垂下绿丝绦。
132、第一首静夜思李白
133、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134、举头望明月,
135、《静夜思》
136、两个黄鹂鸣翠柳,
137、第二首宿建德江孟浩然
138、宿新市徐公店
139、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40、(唐)杜甫
141、花落知多少。
142、人来鸟不惊。
143、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20首1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3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4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5约客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6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7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cui)。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144、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145、(唐)(唐)李白
146、烟村四五家。
147、荷尽已无擎雨盖,
148、飞入菜花无处寻。
14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个是李白诗里边儿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了,从小学就开始学起。估计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学过这首诗,大家都能牢牢上口的,背下来。希望上面的回答能够帮到你。多读读古诗,增加一下内涵,好好教育孩子。
150、篱落疏疏一径深,
151、离离原上草,
152、一年级古诗必背的: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身在异乡,晚上思念家乡时所写,可以设想是中秋节的时候写的,李白看到床前的月光,就像地上的霜一样,他抬起头看了看月亮,想起了远方的故乡。
153、赠刘景文
154、一年级学生必背10首,其中唐诗5首。篇目如下:
155、(唐)杜牧
15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57、拂堤杨柳醉春烟。
158、北朝乐府
159、野火烧不尽,
160、一年好景君须记,
16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62、(唐)骆宾王
163、桃花潭水深千尺,
164、画鸡明唐寅
165、明亮的月光洒在井上的栏杆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166、笑问客从何处来。
167、白毛浮绿水,
168、疑是银河落九天。
169、山村咏怀宋邵康节
170、意欲捕鸣蝉,
171、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5晚春唐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6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17画眉鸟北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8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9春日南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0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