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宋代赵蕃《端午三首》
2、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3、中秋节:
4、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5、出自唐代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6、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7、《念奴娇中秋》作者:苏轼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8、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
9、出自先秦《诗经·大明》
10、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1、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12、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13、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14、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15、出自先秦《诗经·即醉》
16、端午赤练花解语夏晨岸柳鸟能言
17、《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作者: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8、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19、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20、《中秋登楼望月》作者:宋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21、出自先秦《诗经·鸳鸯》
22、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2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4、您好据查,农历五月初一并不是什么节日也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古诗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25、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2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7、《中秋月》作者: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28、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29、中秋节七言绝句:
30、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1、《阳关曲》作者: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