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乡偶书》古诗文有两篇,又叫《回乡偶书二首》,其一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是“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2、《回乡偶书》古诗有两首,分别为《回乡偶书一》和《回乡偶书二》。
3、《回乡偶书其二》的译文: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4、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5、乡音:家乡的口音。
6、乡音无改鬓毛衰。
7、《回乡偶书一》
8、《回乡偶书其一》的译文: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9、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0、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11、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1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3、这两首诗是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14、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减少,疏落。
15、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6、偶书: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17、首句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18、创作背景
19、少小离家老大回,
20、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21、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22、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23、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3)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24、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25、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26、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
27、写法如下图:
28、唐代:贺知章
29、《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贺知章
30、《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创作于诗人晚年辞官还乡之时。第一首诗在抒发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自然逼真,充满生活情趣。
3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32、是賀知章的诗句,诗名《回乡偶书》古诗的全文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中叙述了诗人因为各种原因少年时离开家乡,后来年纪大了回到儿时的家乡,家乡的囗音没有改变,但已成暮年老者,头发已经白了,碰到玩耍的小孩子,都纷纷笑着说客人你从哪里来呀?诗中感叹时光荏苒,年华已老去。
33、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34、笑问客从何处来。
3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6、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37、回乡偶书二首
38、第一首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
39、儿童相见不相识,
40、《回乡偶书二》
41、[唐]贺知章
4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贺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