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参加者:北京3000多民大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
2、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借口侵占青岛。1919年日本为长期霸占青岛,并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提出了所谓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出,全国民众怒不可遏,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提出了"誓死争回青岛"的口号。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开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1929年青岛设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3、导火索: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意义: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革命运动(但并不彻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工人阶级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4、月30日会议结束后,中国代表团当日探听到会议消息,并立即报告北京政府。但和会没有将关于山东问题的决定立即公布。
5、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反映了中华民族新的觉醒。这次运动使知识分子和工人运动相结合,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基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6、五四运动得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的爱国精神。
7、五四运动距今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五四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这场运动也是一场爱国运动,当时五四运动的口号就是振兴中华,振兴中华也是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来的,从那以后更多的爱和知识,以此为奋斗目标,可以说五四运动之后的革命斗争都是为了振兴中华,五四运动是为来唤醒同胞。
8、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日本人攻占青岛,一些仁人志士以及文人墨客,学界泰斗,学生及工人纷纷打起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严惩卖国贼。”等口号,上街游行,以唤起人民的爱国之心,有的学生甚至不惜让军警抓走,所以还我青岛是1919年的口号
9、但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绝。消息传至国内,群情激愤。
10、时间:1919.5.4地点:前期北京,后期上海参加者:前期学生为主;后期工人为主
11、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12、第一五八条:德国应将关于胶州领土内之民政、军政、财政、司法或其他各项档案、登记册、地图、地契及各种文件,无论存放何处,自本条约实行起三个月内移交日本。
13、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等,这些不仅使五四运动本身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
14、一九一八年一战结束,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巴黎和会,这是战胜国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会议,但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利益和尊严,强行把中国的山东转给日本。消息传到中国,五月四日,北京大学学生率先走上街头,从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15、"誓死立力争,还我青岛”是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中北京大学等高校的爱国学生喊出的口号。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进行的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16、内除国贼,外争主权,外争主权,内诛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它是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17、年4月30日巴黎和会将山东判交日本
18、月4日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北京学生们喊着“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涌上街头,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19、年4月30日,五国会议对山东问题作出最后裁决,在对德和约中,将山东问题从中国问题中单列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问题。
20、导火索: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21、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22、已经割让给德国了呀,以后又割让给日本。
23、这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24、山东割让给德国的势力范围。
25、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
26、意义: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革命运动(但并不彻底)。
27、五四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爱国,当时五四运动是学生发动起来的,工人迅速扩大了这场运动,五四运动思想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为了爱国,五四运动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以外,五四运动更是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以及发展。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无产阶级从此也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传播马克思主义。
28、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
29、年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是“还我青岛”,没有山东什么事,而日本抢占青岛是1914年从德国手中抢过来的,不存在割让。
30、“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拥护“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
31、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提出的口号。
32、因为五四运动的背景是:
3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
34、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35、“新文化运动”,即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的文化革命运动,该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不仅打破了我国封建制度的统治地位,同时,也促进了青年学生的觉醒。
36、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37、北京爆发学生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
38、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1月,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中国是参加对德宣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北洋军阀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这次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39、年5月4日
40、背景:1919年初英、法、美等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巴黎和会”。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也派代表出席“巴黎和会”。
41、自山东问题交涉发生后,中国始而提出直接归还,继而退为五国共管;美国则最初提议和会接管,次而提出五国处置,最后仅要求日本以文字声明将来交还山东。所有妥协方案均为日本拒绝。
42、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43、另外,其不仅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还为我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44、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5、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3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46、山东问题共有三项条款,即第一五六条:德国将按照1898年3月6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条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
47、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48、在同样期间内,德国应将关于以上两条内所指各项权利,所有权名义或特权之一切条约、协议或契约通告日本。
4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50、第一五六条:在胶州领土内之德国国有动产及不动产,并关于该领土德国因直接或间接负担费用,实施工程或改良而得以要求之一切权利,均为日本获得,并继续为其所有,各项负担概行免除。
51、三条款中没有写上日本须将山东交还中国的字样。至此,中国在山东问题上的交涉完全失败。
52、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一九一九年中国外交失败,
5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五四运动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54、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是拒绝巴黎和约,罢免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55、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56、五四运动时的口号"外争主权,内诛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誓死力争""保我主权""勿作五分钟爱国心""争回青岛方罢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头可断,青岛不可失""中国宣告死刑了
57、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是民主与科学。
58、斗争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
59、自青岛至上海及自青岛至烟台之德国国有海底电线,连同一切附属之权利、特权及所有权,亦为日本获得,并继续为其所有,各项负担概行免除。
60、所有在青岛至济南铁路之德国权利,其中包含支路、连同无论何种附属财产、车站、工尝铁路设备及车辆、矿产、开矿所用之设备及材料,并一切附属之权利及特权,均为日本获得并继续为其所有。
6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工人阶级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2、答: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族和科学。
6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时期(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此时期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尤其在政治上变动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