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泊秦淮作者杜牧赏析题
2、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①溪水出前村。
3、(2)①潺潺的流水声;②田园的悠闲和诗人的闲适自在
4、(2)统治者;奴才、帮凶。
5、答案:C。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1)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8、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9、⑴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
10、【乙诗】
11、(2)示例一:尾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大洪山上的钟声能够传到遥远的河南巩义,诗人通过夸大钟声传播的距离(远播千里),极力表现大洪山之高。(意近即可)
12、茅屋萧萧连瓮牖。半檐寒旭闲清昼。归路梅花香满袖。诗未就。青山笑我云回首。
13、白雪却嫌春色晚,
14、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5、【乙】渔家傲访华雪严不遇
16、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
17、【乙】题大洪山①宋)黄载
18、谁家旅店无开水,何处山林不野猪?
19、(2)题目点名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即大雪中送别好友,和诗的体裁:歌行体。
20、D.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
21、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②。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22、示例二:尾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赋予大洪山上的钟声以人的情感,钟声有意传到遥远的河南巩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大洪山的高大。
23、(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
24、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6、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27、答案为:春夏之交乍暖忽寒。通过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第一问完全可以从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蛙声歇和十日寒中分析理解出来。视觉——游子春衫单、桃花飞尽;味觉——野梅酸:表现天气变暖的感受。听觉——蛙声歇;触觉——东风寒:表现“寒”的感受。第二问,钱钟书的原话是这样的:“下面这一首写春深夏浅、乍暖忽寒的情味,倒是极新颖的。”所以这种情味应该与变化的季候联系在一起。季候的变化引起游子对家乡、朋友的思念之情。这样理解应该是恰当的。无
28、(2021•长沙)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2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0、从诗歌主题方面赏析最后两句诗
31、A.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3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33、(2)【乙】诗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4、(2021•武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35、(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6、(1)D
37、C.这首词属小令,却吟咏重大的题材,气势壮阔,古今少见。全词层次分明。整篇三问三答,自相呼应,创前所未有的意境。
38、C.第三、四句抒情寄慨,诗人因怀才不遇而生的“愁心”,给诗中意象涂上浪漫的色彩。
39、示例二:我认为【乙】诗意境更美。乙诗重在细节(近景)的刻画,由下及上,平旷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大洪山直插云霄,山上云雾缭绕中的楼台,近在窗边的雷霆,若隐若现的日月以及寺庙里的大钟,无不彰显出大洪山的高大。(意近即可)
40、新年都未有芳华,
41、(2021•苏州)下面是著名诗人聂绀弩先生读《水浒传》后写的一首诗,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42、(2)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3、【注释】①大洪山:湖北随州境内。②崔嵬:高大。③汉沔:汉水,④八陵:河南巩义境内。北宋九帝中,除徽、钦二帝外,均葬于此,统称“七帝八陵”。
44、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45、杜诗即景感怀抒情,含蓄委婉。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第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抒怀:先由“近酒家”引出“商女”和“商女”之歌《后庭花》,过渡自然;再由《后庭花》,牵出“不知亡国恨”,间接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不问政事的腐朽生活,含蓄深沉
46、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47、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48、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49、(1)董超、薛霸受人指使,用相同的方法加害林冲、卢俊义:先在旅店用开水烫伤两人的脚,后在山林动手想结果两人性命。当时社会黑暗险恶,到处都可以成为害人的地方。
50、春夜别友人
51、[注释]①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
52、(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54、甲词基调昂扬、乐观。词人出游遇雨,却不慌不忙,在雨中吟咏长啸。“莫听”“何妨”“谁怕”三个词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表现得特别充分。
55、B.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挚友被贬偏远之地,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惊愕痛惜之情。
5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7、(1)这两首诗都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
58、C.“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
59、B.【甲诗】前两句是描摹,后两句是议论,诗人借助一系列的景物描写,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
60、【乙】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6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2、C.五六句通过写明月的“隐”和长河的“没”表明朋友已经远去。
63、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64、篮舆①不乘乘晚凉,相寻不遇亦无妨。
65、(2021•怀化)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66、【乙诗】前两句用“ ”“ ”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奋力前行的画面。
6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8、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6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0、[唐代]白居易
71、A.这是一首登临感怀之作。诗人登楼远眺却望不见中原;只有南北的交战,列朝的兴亡正如滔滔江水。囊括时空,气势恢宏。
72、【注】①[眉头鬓上]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②[妨]遮蔽。③[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
73、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梨花比作雪花,设喻新颖,造语奇警,不落窠白,充满了浪漫的想象,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74、更有钟声最堪恨,南风时到八陵④边。
75、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76、C.【甲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翻山越岭,虚写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
77、B.“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
78、解罢林冲又解卢,英雄天下尽归吾。
79、“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一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80、(1)想象【甲】【乙】二诗描绘的画面,你认为哪首诗意境更美?请将这首诗的意境描述出来。
8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82、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83、D.这首词风格豪放雄壮。词的下片诗人豪迈地宣称,只有曹操和刘备可以和自己匹敌,并希望后代能像孙权一样建立功业。
84、云雾涌来无下界,楼台浮起在中天。
85、佶京俅贯江山里,超霸二公可少乎!
86、分析第一句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87、【甲诗】
88、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89、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90、(2021•天津)下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91、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92、板桥②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93、【甲诗】后两句用“放”“拦”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
94、D.这首诗气势宏大,笔力矫健,流畅洒脱,意气飞扬,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慨,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95、《春雪》
96、A.从一二句中的“金樽”“绮筵”可以看出别酒宴场面的隆重。
97、【注释】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98、甲诗和乙词的作者都寻人不遇,但心境各不相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99、两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作品,但基调和抒发的情感大不相同,试结合诗句加以阐释。
100、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①。
101、【甲】晚出寻人不遇
102、(2021•达州)
103、D.【乙诗】蕴含的哲理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104、(2)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
105、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106、本题考查考生古诗文鉴赏能力。
107、(1)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意思相近即可)
108、(3)B
109、(2021•台州)阅读下面文字,回题。
110、“诗贵含蓄”,这首诗在表达情感上均体现了这一点,请结合本诗简述。
111、赏析题型二
112、答: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113、【唐】陈子昂
114、(2)B
115、【甲】题大洪山①(唐)杨逴
116、(2021•河北)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117、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118、抖音脚本(部分)
119、轻衣稳马槐阴下,自要闲行一两坊。
120、(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人名)。
121、A.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
122、B.京口曾是东吴建都之地,诗人由此展开联想。”万兜鍪”言孙权军容之盛,“坐断”言其功业之大,“战未休”赞其斗志之旺。
123、A.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通过某一现象揭示一定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
124、[元]许有壬
125、答案:(1)示例一:我认为【甲】诗意境更美。甲诗侧重远景的描绘,画面中曲折连绵的群山争高斗秀,大洪山则霸气地嘉立在层峦叠嶂之中,衬托出大洪山的巍峨秀美。(意近即可)
126、(1)拟人奔喧
127、二月初惊见草芽。
128、D.七八句表达诗人对前路漫漫的感叹以及与友人再会难期的惆怅。
129、答: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
130、借用典故,借陈后主讽喻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131、(2)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
132、(1)岑参
133、(2021•随州)阅读下面【甲】【乙】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134、随州西南多群峰,争高竞秀无终穷。
13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13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简要分析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37、答案:D。
138、众山迤逦渐行尽,始见独尊惟大洪。
139、董超薛霸
140、读《春雪》,回答问题:
141、②尾联中“佶京俅贯”和“超霸二公”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的哪两类人?
142、(2021•新疆)古诗阅读理解。
143、(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44、过山农家
14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46、【甲】定风波
147、A.首句用“杨花”和“子规”两个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
148、莫嗔③焙茶④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49、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风细波纹皱。何处携琴何处酒。惆怅久。乱鸦啼断烟中柳。
150、B.三四句中的琴瑟之思和别路之忧都蕴含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151、开窗时见雷霆出,隐几闲看日月还。
152、[注释]①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②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③嗔:责怪,埋怨。④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
153、甲诗从“无妨”“轻衣稳马”“闲行”等词可以读出作者晚出乘凉寻友不遇时,依然悠闲自得的心境;乙词从“寒林”“山骨瘦”“乱鸦”等词可以读出作者访友不遇,饮酒弹琴赋诗的愿望落空时惆怅失落的心境。
154、(2021•广安)古诗词鉴赏。
155、D.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
156、前两句诗紧紧抓住两个笼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月照湖畔,水气氤氲的隐约朦胧画面,也对应酒店灯红酒绿的迷梦氛围
157、地当平旷易为山,故得崔嵬②汉沔③间。
158、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159、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60、赏析题型一
161、故穿庭树作飞花。
162、(2)说说你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
163、乙词基调低沉、哀惋。通过对秋凉夜中风叶、孤光明月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词人谪居后的苦闷心情(咏人生之短暂,叹壮志之难酬,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慨知音之难觅)。
164、鲁达感悲齐幸免,燕青义愤乃骈诛。
165、①概括第二联涉及的故事情节,并根据此联简析诗人对“林、卢”所处社会的认识。
166、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67、解析“惊”字似乎不是表明诗人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惊喜。(2)“却嫌”、“故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雪描绘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饶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