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元实云:“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他引了《筹笔驿》、《马嵬》等篇来说明。(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其实,不仅咏史诗以及叙志述怀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兴的小诗里,同样可以见出李商隐的“高情远意”。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
2、唐(白居易)
3、宋·晏殊
4、月中霜里斗婵娟。
5、枝间时见子初成。
6、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7、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8、唐代:李商隐
9、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0、初闻征雁已无蝉,
11、【赏析】
12、唐代:张九龄
13、《霜月》
14、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15、《静夜思》
1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7、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9、--------李清照(一剪梅)
20、霜月注音版
21、唐李商隐《霜月》
22、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3、李商隐是晚唐时期乃至整个唐朝,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当然,这里的诗美,并不是指只注重辞藻的堆砌,而不在于文字和内容。李商隐喜好写一些带着美好意境的诗,尤其是爱情诗。也正是因为如此,李商隐又有着“情圣”的美号。
24、情人1怨遥夜,
25、冻合仙槎路,薰余侍史兰。
26、《阳关曲·中秋作》
27、宋代:米芾
28、----------温庭筠(瑶瑟怨)
29、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30、〔宋〕卢梅坡雪梅
31、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32、宋代:辛弃疾
33、梅须逊雪三分白,
34、唐代:李白
35、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36、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37、朱熹《题榴花》
38、《望月怀远》
39、qīngnǚsùéjùnàilěng,yuèzhōngshuānglǐdòuchánjuān。
40、颠倒苍台落绛英.
4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42、雪却输梅一段香。
43、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我们不能说,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44、---------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45、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46、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47、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48、青女素蛾惧耐冷,
49、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50、霜晓月仍残,桐疏凤更单。
51、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52、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
53、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人家。
54、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55、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56、《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57、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58、五月榴花照眼明,
59、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冯《注》以为艳情诗。这是诗人在深秋月夜,登楼远眺所观赏到的景色时所写下的。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60、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所以才经得起寒冷的考验。
61、明月几时有?把酒4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5,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6,又恐琼楼玉宇7,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8,何似9在人间。
62、---------李商隐(霜月)
6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64、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篮,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
65、骚人阁笔费评章。
66、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着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啊!
67、霜月·李商隐
68、梅雪争春未肯降
69、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70、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71、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
7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3、天涯共此时。
74、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75、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76、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77、宋代:苏轼
78、唐代:曹松
79、《中秋登楼望月》
8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81、李商隐中秋赏月时写下了诗篇《嫦娥》。如下:
82、已伤春寂寂,还踏夜漫漫。
83、《嫦娥》作者:李商隐
84、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85、那知荀奉倩,体薄不胜寒。
86、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87、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88、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8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0、这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蓝,它会唤起人们绝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马茂元)
9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92、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93、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94、《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95、唐代:司空图
96、海上生明月,
97、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读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98、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99、百尺楼高水接天。
100、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101、李商隐《霜月》赏析
102、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03、《中秋》
104、可怜此地无车马,
105、唐·张九龄
106、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107、《月夕》作者:李商隐
108、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109、中秋刚过,祝愿朋友们中秋快乐。古代诗人苏轼的《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自古以来中秋节就被重视,吃月饼赏月亮,现在国家也立八月十五为节假日,全家老老少少团团圆圆,过着幸福的节假日。
110、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111、唐代:陆游
112、是霜月吧?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113、《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
114、(唐)李商隐
115、《霜月》作者:李商隐
116、《中秋对月》
117、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118、chūwénzhēngyànyǐwúchán,bǎichǐlóugāoshuǐjiētiān。
119、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120、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10古难全。但11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2。
121、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画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特点。
122、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我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123、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