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的来说,到上个世纪初,教育研究引进自然科学方法,倡导教育实验,开创了教育学科学研究的新风气,导致后来一系列新兴学科的诞生,如教育测量学、教育统计学、教育评价学等。教育学的内容和方法都有了新进展。以方法来说,以往依赖个人经验、直觉、思辨和自由想象的方法受到了挑战,科学方法成为主流。
2、教育是科学:教育即塑造。19世纪的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科学的诞生。他认为,教育学以儿童的可塑性作为基本概念。他反对放任儿童自然生长,主张有目的的塑造儿童的心灵,使儿童从可塑性向有教养过度,从不定型向定型性过度。他认为,教育要按照培养完美人的思想和为儿童的未来着想来确定教育目的。他提出,教育者需要科学和思考力。他说,教育学是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以往的教育学,仅仅依赖经验、思辨和想象力来发表教育见解,提出教育目标和原则,赫尔巴特已经开始探索教育中的因果关系,试图解释教育活动规律性,按照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来制定教育原则,设计教育程序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普通教育学》可以被认为是教育科学诞生的标志。
3、不难看出,从16世纪开始,注重教育知识的理论体系和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研究逐渐成形,对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中的教育学是探讨教学和教育艺术的,或采用艺术的形式表现新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认为“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早期的教育家们,都把教育学看作是系统的教学和教育艺术的学问,他们更看重经验、直觉,他们希望尊重自然的规律,让孩子按期天性自然的主动的生长。
4、人们说,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我更觉得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虽然也有规律,教育活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一个特征是多样性、差异性|个性化,对不同人的教育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因而教育有法,没有定法,需要因人而异,随机应变。教育更像艺术,艺术也有法则,但不拘泥于法则,更多的是创造,看了“名师成长诡计访谈录”,更坚定我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的信念。
5、纵观整部《庄子》,所有的理论,所有的语言,其实只有一个奥秘,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在道家的理论中,人以大地为法,地以苍天为法,天以道为法,而道法自然。可以说,世间万象,合乎规律为最好。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之间、每一件事情之间,没有单纯的技巧高下之分,只有境界优劣之辨。那么,境界优劣取决于什么呢?只有一个标准:大道合乎自然。
6、一、用自己的德行去陶冶学生的情操
7、教学之所以理解为一门科学,是因为教学的过程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比如从准备教案、教学日历、讲稿、课件等工作开始,都需要理解整门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从而有目的性、针对性地传授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8、庄子主张“无言之言”,“不辩之辨”,“言辩而不及”,他直接表述自己思想的地方很少,大都是通过大量的寓言让别人体会,因此他的教育思想更是有许多“无言之言”,我们只能通过其言表来揣摩其深意,或由其行而观其思。
9、教与学传统意义上讲更注重的,是“科学”二子,也就是学问,理论上的知识而并没有去精心关注是否学生们都能很好的掌握这种“科学”!
10、教育的科学化,离不开研究的方法的变革。随着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社会学科中的渗透,实验教育学也就应运而生。20世纪初期,以拉依和梅伊曼为代表人物的实验教育学在德国兴起。他们指出,就教育学最根本的缺陷是他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尤其是没有实验证明,凭直观思维、依靠逻辑推理来构造教育学,传统教育学所提出的方法和原则至今都是未经证实的东西。就教育学以直觉、内省的方法和对别人的观察作为依据,显然是不够的。教育学应该借助广泛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统计和实验,补充原有的研究方法,使教育研究更加精密,才能帮助人们养成教育上的眼光,找到有效的方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他们认为,科学的本质不在于结论怎样,而在于方法怎样,只有遵守科学方法,以实验、有目的的观察及统计方法实施严密的研究,才能解决问题。
11、我们常讲“教育是艺术也是科学”,可很少去琢磨和深究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到底该如何理解这“艺术”,如何理解这“科学”?
12、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淡泊为大。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庄子所说的‘逍遥游’。庄子还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因该通达和顺应。”
13、教育是艺术
14、从“道法自然”解读庄子的教育思想摘要:庄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是独到的,也是科学的,他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和物的自然本性,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看似消极逃避的思想中蕴藏着教育智慧。
15、而庄子的“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庄子·外篇·天道》也得到了答案,他提倡开掘本性,而不要人为地压抑、干涉和改变人的自然本性。主张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无为而治,从而才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自然无为要求尊重事实。
16、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是卢梭的信奉者,深受《爱弥儿》的影响。他以毕生经历从事贫苦儿童的教育,在实践中进行教育改革实验。他认为人类拥有天赋的本性力量,人的思考力、情操力、技术力等这些本性的力量唯有通过使用才能顺应自然得到发展,人也正是依凭这些能力的本性去驱使自己运用这些能力。他指出,教育如果不和儿童自己对事物的亲身经验有机的联系起来,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他发展了直观教学原理,主张能动的直观,通过学生思维的活动的媒介上升到概念,达到真正理性的认识。
17、庄子是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我再给他加一个大旅行家。庄子的思想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之一,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无为而为之”。也就是说道法自然,人应该和自然界结合,一切顺其自然。庄子博学多才,认为人应该旷达处世,不与小人争辨,不与小人论是非,他也不爱做官,认为是伴君如伴虎,在朝中当官有很多管制,也有很多名利之争,所以他不愿为官。他年轻时游历了战国时期的好多国家的名山大川,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让人们也要象自然界一样一切顺其自然,追求逍遥快乐!所以庄子追求的是处在山水之间,超越人间烟火的自然界的美,有种象逃离现实的思想。庄子的《逍遥游》被收录为中学课本。庄子的思想就是人应该回归大自然,自然界有春、夏、秋、冬。人也有生、老、病、死,这也是自然界的规律。但庄子的思想充满了空想的无政府的逍遥快乐主义,如果庄子的理想化的空想无政府主义的逍遥快乐!那我们政府还制定法律、法规干什么?人类应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去逍遥快乐!,而不是无政府主义的逍遥快乐!。庄子的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及的一面,我们看庄子的思想应该辨证的看。好的发扬光大,消及的应该抛弃。庄子的《逍遥游》诗词歌赋写的不错,庄子在文章中表达了他要象鱼儿一样逍遥快乐!想游到哪就游到哪。图1是庄子的雕像,图2、图3、图4中是我今年5月去四川西昌旅游时在西昌吃邛海鱼,当时用的是本地窑烧制的邛窑瓷器,瓷器上就是庄子的《逍遥游》诗词。鱼儿,逍遥游,代表了庄子道法自然的快乐主义思想。
18、这个问题令我最先想到的是由王志文主演的电视剧《天道》里多次引用的“道法自然”。
19、同样,斯宾塞批驳了古典主义教育,指出他们颠倒知识价值的主次,把虚饰的知识放在第一位,实用的知识放在第二位,传统社会不重实用的教育观念是落后,他提出课程应该以科学为中心。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他认为,应该以知识和生活的关系为尺度来进行比较,教育是为个人完满生活做准备。斯宾塞提出五种知识最为重要:为孩子提供保持孩子身体健康的知识准备、谋生的知识准备、作父母的知识准备、作公民的知识准备和高尚娱乐文化生活的知识准备。在这其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答案就是科学。他强调科学对全人类行为的调节价值是无穷的。所以学校课程要以科学为核心。他设计的具体课程体系随历史变化以成为过去,然而他提到的知识的比较价值以及衡量知识价值的尺度是什么的问题,仍是教育学深入探讨的问题。
20、而之所以将教学也理解为一门艺术,是因为,教育工作者除了传授知识,更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当老师要为人师表,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们,除了教知识,更要教做人.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有耐心无偏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些都是艺术.当然包括老师的语言,举止,风度,对于一个好老师而言,这些都是艺术.
21、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玄虚的,甚至是空无的。然而仔细地研究,就会发觉他的思想如醇厚的老酒,回味愈久,其味弥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的思想是非常丰厚的,有着极其广博的内容。关于庄子思想的其他方面,如政治、哲学、文艺等都有人进行了或正在进行研究,而关于庄子的教育思想,则很少有人涉及。这里试就庄子的教育思想浅作分析,略作阐释。
22、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研究的是教育的艺术,是划时代的教育著作,出版于17世纪。提指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这样的观点至少说明三个问题,一是教育应该是普及的,人人都有可教性、人人都有教育的需要、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力;二是教育应该是周全的,教育的内容应该是百科式的知识教育,是造就人的教育;三是教育是一门艺术,研究以一切人类为教育对象,是向一切人传授一切事物的艺术,是使人迅速的、愉快的、彻底的教与学的艺术。夸美纽斯认为,发展都是内发的,教师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要从感性和直觉出发开展教学,要适应自然,遵循自然秩序。
23、比夸美纽斯出生晚一些年的卢梭,更是提倡自然教育。在《爱弥儿》里,他提出要建设良好的教育。那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他认为,应该是同人的天性发展和谐一致的自然教育。他认为,一个人的教育有三种:或受制于自然的教育,或受制于人的教育,或受制于事物的教育。而只有解放人性、解放儿童、建设使人的天性和才能充分发展的新教育,才能充分发展完整独立的人。他把爱弥儿放到农村,让他在那里感受真实的农村生活,和农民打交道,从事农业生产,接受生活的考验和磨练。他认为,教育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让孩子去发现真理。教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指导儿童主动学习。
24、教育学传统意义上讲更注重的是“科学”二字,也就是学问,理论上的知识;而并没有去精心关注是否学生们都能很好的掌握这种“科学”!也就是强调更应该去重视关注的其实应该是:学生们是否真正的掌握了相关的技能,也就是能否用这些科学去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这就是艺术(也就是是否能把学生们引导到掌握相关技能上来)。因此得出如上答案,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25、有的老师以严肃认真见长,有的老师以诙谐生动见趣,有的老师以细腻关爱感人,个个老师的风格都不一样,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不是艺术是什么?教育是艺术,有无尽的创造力在吸引着教师。我们每一个人只要走进艺术的殿堂,总会被一件件艺术品所吸引,被他们的艺术创造所震撼。学校就是艺术殿堂,儿童就是一件件艺术品,他们吸引着我们去创造。周玉仁(著名小学数学教育专家):他们并不特殊,很普通,很平凡。他们大多是农家子弟,有的从小立志当教师,而更多人“从教”之理乃是——无奈选择、机缘巧合、子顶父职。但是一踏进校门,他们就被这些天真无瑕的孩子们所吸引,爱上了这个事业,一干就是几十年,而且乐此不疲。对课改,他们首先是认真学习,接着是积极实验,但不跟风,保持了这个年龄段和层次的人应有的理性态度。他们知道,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学生的教学才能是要通过多少个40分钟一点一滴地培养出来的,自己必须上好每一节课。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课堂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即使是同一位教师教同一个教学内容,前后的教学设计与构想也往往不同。他们在不断地否定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完善自己。他们的课堂教学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实(扎实)、活(灵活)、新(新颖)、厚(厚重)。更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情境怎么设计,学习方式怎样改变,在40分钟里都紧紧地突出教学的本质东西,把数学的“根”留住。以平常心对待课改,按教育规律办事,课堂教学讲求实效,这就是数学名师的素养。他们的课,有的是朴素平实,平实中见功底,大气潇洒,大气中透灵气,真是留有尾声听余音,使人回味无穷;有的是清晰而细腻,流畅而完美,恰似师生合奏的乐章;有的是简洁严谨,丝丝入扣,含而不露,引而不发,达到与学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之效;有的时而奇峰突起,引人入胜,时而妙趣横生,扣人心弦,颇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势。他们的教学风格各异,却都能把数学课上实、上活,教得轻松,学得愉快,使听课的同行感到是一种美的享受。
26、学生们是否真正地掌握了相关的技能,也就是能否用这些科学去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这就是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