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礼记
2.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美化庆元人居环境。
3.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4.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5.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增强城市竞争力。
6.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
7.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8.我们选择人生的同时,也就选择了一种礼仪的方式。就是这种礼仪方式的鲜活,决定着生活的和谐。
9.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10.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11.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12.节约是一种美德,走绿色之路;忠孝是一种美德,走敬仰之路;谦让一种美德,走道德之路;奉献是一种美德,走感恩之路!
13.文明的人为自己购置了马车,而他却失去了使用双足机会。
1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5.让我们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16.珍惜生命,驾车禁酒,天天安全带;维护交通,绿灯才行,步步斑马线。
17.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
18.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19.真诚信用中国编辑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20.仁者爱人,为仁由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21.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22.以滥用水为耻,以节约水为荣。
23.如果儿童让自己任意地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峰的礼仪。
24.没有充分闲暇,就不可能有高度文明。
25.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的美德。
26.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史典》
27.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28.知耻近乎勇。——孔丘
29.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30.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31.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
32.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
33.见人有礼貌,处事要厚道;善小而为之,恶小把停叫;出外靠朋友,真诚最重要;在家有父母,相处贵在孝;争做文明人,迎来拇指翘。
34.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35.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祭义》
36.遵守市民文明守则,自觉规范个人行为。
37.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38.一个人可能在他的礼貌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3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40.讲文明讲卫生人人有责
41.你文明,我礼貌,友好相处乐陶陶;少尊老,老爱小,互相关心喜洋洋。
42.文明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43.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周恩来
44.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
45.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作者:约翰·洛克
46.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47.坏事情一学就会,早年沾染的恶习,从此以后就会在所有的行为和举动中显现出来,不论是说话或行动上的毛病,三岁至老,六十不改。作者:克雷洛夫
48.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孟德斯鸠
49.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50.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德.歌德
51.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52.问候和致谢,道歉和笑脸,如同打开心扉的钥匙,别忘了经常使用它。
53.礼貌是一种回收有礼貌的尊重的愿望。星球礼品礼品册礼品商务送礼会议礼品。——法·拉罗什福科
54.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55.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明;文明是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
56.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作者:徐特立
57.天空是温暖的摇篮,不要再向天空吐烟,让地球心酸;草地是美丽的地毯,不要再乱扔杂物,让地球难堪!
58.生命因你而美丽,世界因我而精彩,村庄因文明而美好!
59.随手捡起垃圾,纯洁的是你的精神;随意践踏草地,损毁的是你的灵魂。
60.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礼记·曲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