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咏蝉》
2、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新蝉》
3、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闻蝉感怀》
4、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唐·司空曙《新蝉》
5、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6、“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唐许裳《闻蝉》)
7、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咏蟹》
8、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听早蝉歌》
9、“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朱熹《南安道中》)
10、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唐代:骆宾王《咏蝉/在狱咏蝉》
11、“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二首)
12、-01-
13、振翅高歌诚一快,
14、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15、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次意看。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杨万里《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
16、五绝咏蝉五韵
17、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闻蝉》
18、秋虫,你为什么来?
19、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晚蝉》
20、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六月三日夜闻蝉》
2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2、娇声娇语。恰似深闺女。三叠琴心音一缕。趓在绿阴深处。《清平乐(咏蝉)》
23、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早蝉》
24、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25、山蝉秋晚妨人语,客子惊心马亦嘶。能阅几时新碧树,不知何日寂金闺。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题。《晚山蝉》
26、“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玄鸟,即燕子)(《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27、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28、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9、“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30、《蝉》唐代:虞世南
31、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
32、夜雨晨收气色清。
33、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黄庭坚《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
34、再也没有用,这些诗材!
35、咏蝉作者:骆宾王
36、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旅馆听时髭欲白,戍楼闻处叶多红。《新蝉》
37、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8、堂前双桂。云泼交加翠。火老金柔花尚未。且爱清阴满地。——许有壬《清平乐避暑神山咏桂》
39、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0、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41、诗人:李商隐朝代:唐
42、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赋得弱柳鸣秋蝉》
43、蝉·垂緌饮清露
44、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
45、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46、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秋蝉声》
47、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48、《所见》袁枚(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yuè)。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9、黄金才是人们的新宠,
50、“意欲捕鸣蝉
51、正如我轻轻的来
52、一雨一番晴,山林冷落青。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闻蝉》
53、居高摇日月,声远荡天涯。
54、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55、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五代楚·刘昭禹《闻蝉》
56、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六月三日夜闻蝉》
57、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唐·雍裕之《早蝉》
58、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59、我轻轻的招手
60、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61、七绝·蝉
62、夜静春山空”
6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64、垂蕊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6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代:虞世南《蝉》
66、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67、唐代诗人虞世南
68、白话文释义: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69、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70、蝉作者:虞世南
7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72、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闻蝉》
73、夕阳门巷荒城曲,清间早鸣秋树。薄翦绡衣,凉生鬓影,独饮天边风露。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尚有残声,蓦然飞过别枝去。《齐天乐(蝉)》
74、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闻新蝉寄桂雍》
75、“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76、作品简介《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77、【诗配画】《咏蝉》
78、文/春芳
79、“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隋王由礼《赋得高柳鸣蝉》)
80、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闻早蝉》
81、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画蝉》
82、人间早不是旧时候的清闲;
83、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画蝉》
84、出自南北朝王籍的《入若耶溪》
85、秋天里寒蝉叫个不停,被囚的人思乡愁情深。
86、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风蝉》
87、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88、【桂花】
89、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闻蝉》
90、作者:虞世南
91、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92、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
93、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稍断当窗梦,更凄临水意。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闻蝉》
94、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李白《咏桂》
95、白话译文:
96、写蝉的诗30首
97、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98、“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南朝萧子范《后堂听蝉》)
99、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与友人会》
100、这青草,这白露,也是呆:
101、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听新蝉寄张昼》
102、作别西天的云彩
103、一世逍遥客,千林便是家。
104、轻轻的我走了
105、唐虞世南
106、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107、饮泉啜露历艰程,
108、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早蝉》
109、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唐刘禹锡《酬令孤相公新蝉见寄》)
110、山河万里遍吾声。
111、“人闲桂花落
112、唐·虞世南
113、忽然闭口立”
114、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咏蟹》
115、鬓蝉似羽。轻纨低映娇妩。凭阑看花,仰蜂粘絮。春未许。宝筝闲玉柱。东风暮。《垂丝钓》
116、《再别康桥》
117、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初秋行圃》
118、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119、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早蝉》
120、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121、她占了白天,又霸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