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在做古诗赏析题时,首先要借助注释,作者写作的背景,发生的年代等,再弄懂古诗的含义,理解诗句的含义,知道古诗中蕴含的哲理,深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4、答题思路:
5、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第二步,用精炼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
7、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说] 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 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 3.啼:叫。 [简析]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 “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苏轼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释] 1.竹枝词: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歌词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优美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引起一些诗人爱好并仿制。刘禹锡仿作的《竹枝词》现存十一首。 2.晴:与“情”同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好像“无情”,又好像“有情”,难以捉摸。 [简析] 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这首诗语言平易,诗意清新,情调淳朴,历来受到读者喜爱。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林。 2.长啸:撮口出声叫啸。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今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解说]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注释]: 1.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即此花卿。卿:尊称。 2.锦城:四川省成都市。丝管:弦乐器,管乐器,此代音乐。纷纷:繁多而纷乱。此处应是“繁盛”意。 3.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随江风飘散,飘到江上,飘入云层。“半入”并非各半。 4.天上有:以仙乐比之。 5.几回闻:听到几回。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解说] 这首诗前二句写成都音乐繁盛,日日奏个不停,乐声到处飘传。后二句一转,说此种音乐只有天上才有,人间难以听到,从而赞美了成都音乐的高超优美。对于音乐名曲,后人常引用此二句加以称赞。小说《彩云归》中,当秀兰唱了他丈夫入选的曲子后,陶冶之说:“今夜是珠联璧合,叫人一曲难忘!咳!难怪古人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了!”已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鹭:一种水鸟。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简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8、第三步,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9、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炼字型
10、(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11、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评价观点态度型
12、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13、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14、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
15、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16、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17、第二步,用一两个专业术语(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注意遥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18、●建功报国
19、答题格式:总体评价+结合字句分析形式和内容上的艺术效果+所表现的诗人的感情
20、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比较评价题型
21、第一步,准确的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22、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一词领全诗型
23、第二步,结合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24、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5、(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26、(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7、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 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28、(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
29、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分析语言
30、(1)认真审题
31、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是:
32、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评价题型
33、(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4、第四步,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35、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36、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3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8、(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9、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40、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 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7、修辞手法 夸张、拟人、比喻、比兴、对偶、对比、借代、烘托(衬托:正衬、反衬)、象征等等。 诗歌鉴赏题答题表述程式: 这首诗通过采用了XXXX(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XX(意象)的XXXX特点,表现(突出)了XXXX思想感情,起到了XXXX作用。
4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42、古诗赏析题一般分为考查古诗的内容,古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43、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44、●忧国伤时
45、第一步,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46、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问了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47、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表达技巧型
48、答题模式是:
49、唐代:孟浩然
50、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51、第一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52、创作背景:
53、(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54、(3)抒发什么情感
55、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
5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7、第二步,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58、唐代:骆宾王
59、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0、第四步,这种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出怎样的旨趣。
61、第二步,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62、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诗眼型
63、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64、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65、第一步,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
66、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67、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分析诗眼类
68、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语言风格型
69、(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70、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71、第三步,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72、(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73、(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74、(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7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76、第三步,分析作者选用这种手法或技巧的原因。
77、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意象型
78、第三步,指出该字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79、(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80、(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81、第二步,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
82、(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83、第一步,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84、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85、第三步,结合诗歌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86、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87、唐代:李白
88、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理解诗句含义型
89、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意境型
90、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91、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 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
92、第一步,明确表明你的观点。
93、第一步,用一两个鉴赏术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94、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95、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的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96、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97、第一步,找到诗中描绘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98、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情感、主旨型
99、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原由。
100、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101、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102、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03、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 愉悦、欢快、激动、激愤、沉痛、悲愤、哀伤、伤感、忧愁、寂寞、孤独、烦闷、憎恨、厌恶、不满,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思念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揭露统泊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思乡怀人 羁旅憨思,如:盂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4、答题步骤:
105、(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106、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 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等。
107、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语词: 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怀”。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托物言志等。此外还有欲扬先抑、明贬实褒等。
108、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所表现的内容。
109、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110、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揭露统泊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