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为组诗的第二首,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通过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将军的勇武。诗的取材,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据载,汉代名将李广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就有这样一次富于戏剧性的经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3、塞下曲是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塞下曲》出自汉乐府《出塞》、《入塞》,属于横吹曲辞,在唐代成为新乐府辞。《塞下曲其二》指《塞下曲》系列诗作中的第二首,王昌龄《塞下曲其二》、卢纶《塞下曲其二》是其中最为出名的两首作品。
4、出自唐朝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原文为:
5、这首诗写战士们努力征战,不辞辛苦,希望能真正营造出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让广大人民不再受外族入侵的威胁,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6、Línàncǎojīngfēng,
7、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8、Pingmíngxúnbáiyǔ,
9、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0、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11、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12、林中刮起了风,风吹草动令人非常害怕,将军在夜里搭箭拉弓显得英勇气派,天亮后就去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头深深地插入了巨大的石块中。
13、塞下曲》中最能反应.李广神勇无比的诗句是“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形容了将军的箭法了得,力大无比。《塞下曲》【其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14、Jiāngjūnyèyǐngōng。
15、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视之,石也。”
16、写将士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17、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李端公》
18、组诗的第三首。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这样的景是难于刻画的:“月黑”,则茫无所见;“雁飞高”,则无迹可寻。雁飞而且高。是由声音觉察到的。这样的景,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正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待了时间,又烘托了战斗前的紧张气氛,直接逼出下句“单于夜遁逃”来。单于本是古匈奴的君主,这里借指敌军
19、王翰没写塞下曲,应该是指他的《凉州词二首》。
20、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21、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22、衔恩:即感恩。这里指感皇恩。
2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24、封建时代的爱国往往与与忠君相关联。这首诗的爱国思想就是通过“衔恩”来体现的。“衔恩”是全诗之眼。首二句写胡汉交战。三四句写因衔恩不惧百战。五六句写因衔恩宁愿餐雪寝沙。七八句写希望破敌国,除边患,使天下高枕无忧。
25、惊风意思是突然被风吹动,平明意思是天刚亮的时候,白羽指的是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没这里是陷入、钻入的意思。
26、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是这首诗吗?诗意不解释。这首诗是写的飞将军李广,说他夜间巡视,夜色朦胧,误把石头当做猛兽,搭弓射箭,第二天派人去寻,竟然箭深入石头中。这首诗是说,李广将军的武艺高强,抵御外敌,对战匈奴,实力强大。从一定程度上赞扬了大汉边防巩固,军队强悍。
27、《塞下曲》中描写将士英勇杀敌的诗句:
28、平明寻白羽,
29、天明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头深深插入巨大石块中。
30、将军夜引弓。
31、在大沙漠里握雪成团而食,夜里拂去沙土露宿于旷野。
32、mòzàishíléngzhōng。
33、天明搜猎去,寻找白羽装饰的箭杆。发现整个箭头,深嵌入一块石棱中。
34、我军向北方荒远地带进军,因为那里的游牧民族经常南下侵扰。
35、天兵句:谓中原朝廷军队出发往北方遥远的边疆。天兵,即官兵。下,发;进。荒,即荒服,距京城很远的'地方。
36、首句写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深林;当时天色已晚,一阵阵疾风刮来,草木为之纷披。这不但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地点,而且制造了一种气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区,深山密林是百兽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黄昏夜分出山,“林暗草惊风”,着一“惊”字,就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次句即续写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这不仅是因为诗要押韵的缘故,而且因为“引”是“发”的准备动作,这样写能启示读者从中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在一“惊”之后,将军随即搭箭开弓,动作敏捷有力而不仓皇,既具气势,而形象也益鲜明。
37、胡马南饮:胡人南侵的委婉说法。
38、《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诗抓住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写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
39、这两首诗意境开阔,语言华美,节奏明快,富有浪漫气息。
40、“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1、林暗草惊风,
42、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因为是和张仆射之作(诗题一作“和张仆射塞下曲”),语多赞美之意。
43、《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景象。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全系五绝,虽然受和诗的限制,但他却善于运用这种诗体。这种诗体本不必须遵用诗律,五七言皆可,但卢纶凭他出色的文才,以六首精巧的五绝组成了这部如画的佳作。这六首诗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
44、《塞下曲》(其二)
45、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卢纶《晚次鄂州》
46、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47、没在石棱中。
48、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49、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50、清人吴乔曾形象地以米喻“意”,说文则炊米而为饭,诗则酿米而为酒(见《围炉诗话》),其言甚妙。因为诗须诉诸读者的情绪,一般比散文形象更集中,语言更凝炼,更注重意境的创造,从而更令人陶醉,也更象酒。在《史记》中才只是一段普普通通插叙的文字,一经诗人提炼加工,便升华出如此富于艺术魅力的小诗,不正有些象化稻粱为醇醪吗?
51、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5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53、什么时候才能打败敌人,然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呢?
54、后二句写“没石饮羽”的奇迹,把时间推迟到翌日清晨(“平明”),将军搜寻猎物,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读之,始而惊异,既而嗟叹,原来箭杆尾部装置着白色羽毛的箭,竟“没在石棱中”,入石三分。这样写不仅更为曲折,有时间、场景变化,而且富于戏剧性。“石棱”为石的突起部分,箭头要钻入殊不可想象。神话般的夸张,为诗歌形象涂上一层浪漫色彩,读来特别尽情够味,只觉其妙,不以为非。
55、月氏:也作月支,古代西域城国名。见《汉书·西域传》。这里泛指西北边境诸胡。
56、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卢纶《晚次鄂州》
57、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卢纶《长安春望》
58、从:任随;任凭。
59、横曳戈矛前往战场,身经百战,只是因为受皇恩眷顾太深了。
60、塞下曲——卢 纶
61、《塞下曲·其二》是唐代卢纶创作的诗。不是唐代胡伦。这首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
62、卢纶所写《塞下曲》组诗共6首,第二首写的是将军夜猎的故事:汉代名将李广善射,一次夜猎,本来是草中的一块石头,他却看成了一只虎,于是一箭射去。天亮一看,箭头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之中了。
63、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
64、作者:李白
65、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卢纶《李端公》。
66、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67、唐代:卢纶
68、扩写: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动,将军在夜色中连忙开弓射箭。
69、《塞下曲》其二是唐代诗人、大才子卢纶所作。
70、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71、简析:此诗写戍边将士的爱国思想。
72、夜里林深草密,忽然刮来一阵疾风;是猛虎吧?将军从容不迫搭箭引弓。
73、王昌龄所作,其一:表达了诗人反战思想。其二:通过追忆薛讷大破吐蕃故事,展现了战争的悲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