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代表作
1、萧红全集共四册,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等。
2、萧红的语言是新鲜自然,清新活泼,它反映着作者直觉思维的纯朴心境。比如《后花园》里的一段文字:“这花园从园主一直到来游园的人,没有一个人是爱护这花的。这些花从来不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可是却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把园子炫耀得闪眼,把六月夸奖得和水滚着那么热。”从语言的组织上看,单单就“水滚”两字就把六月的天气表现得淋漓尽致,把六月的特征自然而然地就随手描绘了出来,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纯粹是如清水出芙蓉般纯真的语言,寥寥数笔就抒发出了作者的感受,给读者带来了新鲜感与美的享受
3、但以萧红本身为素材以及民国时代为背境拍了一部《黄金时代》。
4、长篇组诗:《砂粒》
5、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6、年后萧红创作了发表中篇《马伯乐》、长篇《呼兰河传》等。
7、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和香港影视界有将《生死场》《呼兰河传》和萧红本人拍成影视剧的计划和行动,结果却命运多舛。导致影视剧夭折或未能播出。
8、没有啊,萧红的许多如《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都是很好的素材,也有很多人想拍,但最后因多种多样原因,未能成功……。
9、萧红公认的代表作是《生死场》,发表后轰动了当时的文坛,不到两年即出到第十版。鲁迅先生为之作序,给以中肯的评价:“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10、清丽新鲜、纯朴自然的语言。
11、萧红,原名张乃莹,代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
12、萧红介绍:
13、原名张乃莹,代表做是《生死场》,《呼兰河传》。
14、萧红没有作品拍成电影。
15、萧红不是当代作家,萧红是民国时期的作家。
16、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乃莹(一说为: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成名作《生死场》
17、萧红,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
18、中国当代作家界定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国作家,流派众多,主要分为传统文学作家、新时期作家、中国先锋文学作家、中国自由作家和中国通俗流行文学作家等五大类。自二十世纪末期开始,具有独立思想的中国自由作家的出现,使得中国当代作家大踏步进入世界优秀作家群,成为引领世界文学的先锋,并使中国当代文学进入历史的鼎盛时期。
19、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20、:《弃儿》《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小城三月》《牛车上》、《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后花园、祖父和我》
21、散文:《孤独的生活》《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饿》《桥》《回忆鲁迅先生》《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
22、由于中国当代文学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大陆当代作家(1949年以后)大多数属于官方作家即所谓“体制内”作家。中国自由作家,又称中国平民作家、中国贫民窟作家,仅为极少数。其概念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自由作家实际上是社会底层平民作家,数十年扎根中国社会底层及贫民窟,极大的同情与关注社会底层贫民的生存状态,所创作的作品均表现中国社会边缘知识分子与社会底层贫民以及下层、乞丐、流浪者、拾荒者的生存状态与悲怆经历,为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作。
2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马伯乐》、长篇《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