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2、《白杨》、《莘莘》、《新生代》、《联声》、《世界晨报》、《联合晚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散文世界》、《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风帆》、《第十个春天》、《江湖集》、《花环》、《丁丁游历北京城》、《篝火燃烧的时候》、《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胡伯伯向你们问好》、《唱一唱北京》、《报告文学》、《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华夏二十世纪散文精编》(八卷)、《新文学大系(1949—1976年)散文卷》其中《白杨》选进小学五年级下册的课文。
3、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大戈壁的列车上,一位父亲与他的孩子们的对话,父亲望着窗外的白杨,借助白杨,热情讴歌了祖国边疆的建设者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4、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5、“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6、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7、出版散文集有《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风帆》、《悲欢》、《天涯》、《运行》、《京华小品》以及《袁鹰散文选》等。袁鹰散文题材广泛,感情激越,思想深邃,作品中描述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反映了社会的人情风貌,跳动着时代脉博。在艺术方面,他的散文深含着诗的因子,具有诗的联想、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充溢着诗情画意。
8、“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9、本文作者袁鹰。
10、“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11、如果只是白杨不是白杨礼赞的话应该是袁鹰,很高兴你喜欢这篇文章,因为这不是重点课文,但是是一篇很好的文章。袁鹰,原名田钟洛,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生于一个破败的地主家庭。1943年考入之江大学教育系,在校期间即参加《莘莘》、《新生代》、袁鹰《联声》报刊的编辑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被分配在学生运动、文艺和宣传部门工作,长期在报社当记者、编辑。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历任《世界晨报》、《联合晚报》副刊编辑。建国后,《解放日报》文教组组长,《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主任,《散文世界》主编
12、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13、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14、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
15、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16、课文白杨树概述了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17、在上海读完中学、大学,一度担任中学教员,长期从事新闻工作。1945年末进入上海《世界晨报》,1947年为上海《联合晚报》副刊编辑,同年底又任上海《新民报》特约记者,其间写了很多杂文、散文、小说、诗歌。建国初期任《解放日报》记者、编辑,1952年调北京《人民日报》,任文艺部编辑、副主任、主任,并为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四届主席团委员。迄今为止,已出版文学创作、评论随笔的集子约四十多种,散文集、儿童文学作品多次获全国性的优秀文学奖。
18、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9、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20、白杨-小学五年级
2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22、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县人。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影响最大。
23、“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24、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25、“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26、“哪有这么大的伞!”
27、《白杨》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这篇课文是我国现代作家袁鹰60年代初的作品。当年大批内地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开发大西北,艰苦创业。作者通过对白杨的赞美来歌颂这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崇高品格。
28、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29、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在江苏淮安出生,华业于之江大学。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政治家。代表作《白杨》《筏子》《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