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奋斗是圆梦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试验田”中勤恳耕耘,心有天地经纬、脚向浩瀚天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在反复试验求索中砥砺前行,在精益求精攻关下追求卓越,敢闯难关、勇开新路。一个个航天员在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中学经验、强本领,飞天遨游、出舱行走需要扎实的功底,需要他们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寒来暑往的刻苦训练让他们拥有超强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为了伟大的航天事业,航天工作者与航天员,将艰辛与曲折作为事业发展的“阶梯”,以志气锻造骨气,以骨气厚积底气,在接续奋斗中实现航天事业更高水平的创新与突破。
2、步入古代建筑展厅,构筑之美映入眼帘的是镂空隔扇门,带着木质古朴清香,一刻跨入千年古建筑时光掠影,探索古建筑之美。在这里你可以亲手体验古人智慧——能抵抗10级地震顶天立地的斗拱榫卯结构、防水防潮极尽奢华的琉璃瓦当、中国第一塔——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这些古代建筑元素一木一瓦一雕无不体现着古代人对美与趣味的极致追求,也体现了运营方中建三局的匠心。为了完美展陈,中建三局在全国实地寻访优秀古建筑,并请专业团队等比例缩放后制作,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3、从序厅走进开阔明亮的公共大厅,大厅采用透明玻璃凤尾天窗,公共大厅一侧是临展厅,正在展出的是“两山医院”建设纪实展览,不仅展示在抗疫期间以中建三局为代表的一支支逆行的铁军如星火般集结,一个个平凡的身躯挺起了中国脊梁,共克时艰汇聚起磅礴伟力的历程,更有深层技术解密,如装配式建造、BIM智能化建造、污水处理等数十项先进技术,全面解析介绍“中国速度”背后的“中国力量”。
4、月19日,国内首家以建筑科技为主题的展馆——中国建筑科技馆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开馆。
5、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回望航天事业发展史,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6、“神十二”发射时的轰然巨响是最震撼人心、激荡热血的音符,它的发射成功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相较以往,不但出舱时间大幅增加,多次出舱更为飞天增加了难度与挑战,任务的复杂性可想而知。从关键技术的攻克、元件材料的集成到整体构造的优化皆殊为不易,“神十二”的发射成功,背后浸透着几代航天工作者和航天员的辛勤汗水,也见证着中国航天人对航天事业的不懈奋斗。
7、神话故事里嫦娥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到苏轼笔下的“羽化而登仙”,从“弄玉吹箫,萧史乘龙”的典故到明代万户“升天”的探索……中国的飞天之梦越千年,但对太空的憧憬与向往没有变,逐梦九天的脚步没有停下。“上九天揽月”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标注于时间坐标上,也标刻在精神高度上,航天梦想代代相承,伟大精神生生不息。
8、从“神一”的发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业绩高度。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双脚踏出来的,即便是“天路”,也是由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1956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坚持,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关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9、未来建筑展厅的布展形态充满奇异的未来感。7个巨大的银白色管道从天顶坠下,站在管道下方的脚印上,即可触发上方关于未来建筑的影像。四周陈列着一些未来建筑理念模型,跟着它们一窥建筑师们的前人之思,后人之想。不论是行走城市、空中城市、水中城市还是插入城市都让人对未来生活环境无尽遐想。“好好玩,我下次还要来。”看完未来建筑影像,4岁的潘小名兴奋地说,“我长大了要当建筑师。”
10、月19日,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国内首家以建筑科技为主题的展馆——中国建筑科技馆开馆,采取预约制参观,游客提前一天预约,即可全方面了解中国各时期的建筑文化,畅游建筑科技的海洋。
11、现代建筑展厅集体验感和互动性一体的展厅。这些建筑模型背后透露出的是现代设计师们一次又一次追求建筑高度、跨度、深度和广度的努力和探索。无论是手绘画板的设置还是装饰设计的巧思,都能让逛展的你过一把设计师的瘾。似星河瀑布般的透光材料墙也会让你沉浸科技感探索中。智慧城市、智慧家居走廊仿佛时空隧道,银白色墙壁与荧光LED灯管的纵横交错构成未来科幻空间,极具科技感。
12、看完了天宫课堂。让我受益匪浅,知道了太空的奥秘:在太空中,人体转动困难,没了地心引力,宇航员无法正常行走,水可以飘在空中,甚至可以成“球”……老师的语言诙谐有趣,使我对太空更感兴趣,增加了与同学之间的探讨话题和生活情趣,感觉到祖国的伟大,让我叹为观止,非常期待下次的天宫课堂,不知道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和宇宙奥秘。
13、该科技馆由中建三局投资建设并运营,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由中国台湾著名建筑师李祖原先生主持设计,旨在传承中国建筑文化、促进建筑科技发展,打造中国建筑文博、展览、科普领域影响力最大的文化传播平台,成为中国建筑科技和建筑文化的形象展示窗口。
14、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十二”的发射为“梦圆九天”树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迈出我国探秘浩瀚太空征程的重要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15、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回望航天事业发展史,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16、走进序厅,仰头就能看到圆形天顶中央的《天文图》,标注天文图像;脚下则是铜刻的现存最早、最完整、精度最高的中国全国性地图——《禹迹图》。站于其中,仿佛忽然穿越到千百年前的浩瀚宇宙,漫漫星辰,感受到古时人们天圆地方的宇宙探索。“得知开馆消息,我第一时间就在‘建筑科技馆’公众号上预约,凭身份证就能进来参观,看了震撼的序厅就知道不虚此行。”家住光谷的陈先生拿着《导览手册》,幸运地成了第一批入馆的游客。
17、荆楚建筑展厅,展示了自古至今楚人对天、地、人的探求,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荆楚大地上的建筑有融合四方的特点。自1861年汉口开埠,武汉从传统封建城市向近代都会转型,各类型西式近代建筑星罗棋布于三镇间,武汉的城市面貌悄然发生改变。这里陈列的江汉关大楼模型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汉口租界的核心建筑,承载着几代武汉人的城市记忆。位于武汉汉口的古德寺糅合了哥特式基督教教堂、罗马式天主教教堂、拜占庭式东正教堂、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风格,是典型的“中西杂糅”建筑。利用全息影像技术,全方位了解我们身边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是城市的百变面孔,也是城市的五彩华裳。
18、从“神一”的发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双脚踏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坚持,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关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19、奋斗是圆梦的翅膀。中国的航天工程起步较晚,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试验田”中勤恳耕耘,心有天地经纬、脚向浩瀚天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在反复试验的求索中砥砺前行,在精益求精的攻关下追求卓越,敢闯难关、勇开新路,向实践要驱动力;一个个航天员在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中学经验、强本领,飞天遨游、出舱行走需要扎实的功底,训练的时长与难度需要他们具备过硬的心里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寒来暑往的刻苦训练让他们拥有超强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为了伟大的航天事业,航天工作者与航天员,将艰辛与曲折作为事业发展的“阶梯”,以志气锻造骨气,以骨气厚积底气,在接续奋斗中实现航天事业更高水平的创新与突破。
20、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十四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21、展馆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包括常设展、主题展、临展。其中常设展厅分为古代、荆楚、现代及未来四大展厅,全面展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荆楚建筑成就、现代建筑科技及未来建筑展望。
22、展馆按国家一级博物馆、5A级景区标准建设,有料又有趣。展馆配套了科普教育区,不定期举办社教活动,促进亲子互动,让参观的儿童寓教于乐,畅享科技魅力、普及建筑知识,推动了武汉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填补武汉以及国内建筑科技博物馆的空白,为武汉市文化旅游提供一个“打卡”场所